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宇宙探索的发展①古代幻想阶段古代幻想阶段②②开创新时代开创新时代----原苏联原苏联19571957年年1010月月发射卫星发射卫星③③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开始进入年代开始进入太空时代太空时代宇宙探测的发展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成就:发现了地球大气层外还有磁层;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X射线Y射线。还测量了许多行星表面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人对月球、行星的逼近观测和直接取样观测...
注:本文参加2005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论文案例教学资源包评比中教学论文类别评比。已在番禺区2005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论文案例教学资源包评比获奖。〖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提出了“激趣”“探索”“互动”“致用”“创新”的教学设计方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巧妙的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探索完成任务;以全方位互动为手段追求多层面的成功;让学生“用”;创设学生...
规律型:反比例函数专题(无答案版)例一、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有一系列点A1、A2、A3、、An、An+1,若A1的横坐标为2,且以后每点的横坐标与它前一个点的横坐标的差都为2.现分别过点A1、A2、A3、、An、An+1作x轴与y轴的垂线段,构成若干个矩形如图所示,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记为S1,S2,S3,,Sn,则S1=,S1+S2+S3++Sn=.(用n的代数式表示).例二、如图所示,在x轴的正半轴上依次截取OA1=A1A2=A2A3=...
第八课新的探索——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的①了解并感受外国现代绘画、现代雕塑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对于这些新变化、新特点,能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与分析。②对西方现代前卫艺术及其思潮有一定的分辨能力。③对新兴的工业设计有一定的了解,并初步懂得一些评价工业产品设计的方法。2.内容结构本课分成现代绘画、现代雕塑和工业设计三部分,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所选作品都是在美术发展史上...
课题名称7.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课时安排第9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动手操作、观察、归纳等过程,进一步提高动手操作、空间想象及逻辑思维能力.2.会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3.会利用同位角及其推论判断两直线平行。教学重难点重点:平行线的判断难点:平行线的判断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新课有两条直线相交引申到三条直线相交,理解三线八角。自学讨论合作探究一、自学设计1.动手操作一下:分别将木条a,b与木条c钉在一起...
2019-2019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章探索水世界章节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电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他们可能是〔〕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C.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D.两种不同的分子2.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淡蓝色液体,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A.氧分子的体积B.氧分子的间隔C.氧气的化学性质D.构成氧分子的原子3.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
课题名称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课时安排第10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经历平行线判定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转化的思想和研究平行线判定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难点:探究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新课有两条直线相交引申到三条直线相交,理解三线八角中的内错角和同旁内角。自学讨论合作探究一、自学设计1.如图,请填空:〔1〕∠1与∠2是直线和直线被直线所截而成的角;〔2〕∠3...
六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学设计1.连通器一、教学目的1.通过以“连通器原理及应用〞为内容的实验探索活动,提高学生对物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能提高人们生产实践活动水平的体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2.通过用连通器原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3.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知道连通器的道理及应用方面的有关知识。二、课前准备1.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2.做好相关实验的准备...
全等三角形双基训练一、选择题1.一块三角形玻璃样板不慎被小强同学碰破,成了如下图的四块,聪明的小强经过仔细的考虑认为只要带其中的两块碎片去玻璃店就可以让师傅画一块与以前一样的玻璃样板,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A.带其中的任意两块去都可以B.①②②③带、或、去就可以了C.①④③④带、或、去就可以了D.①④①③带、或、去就可以了2.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那么∠1+∠2+∠3=〔〕A.90°B.135°C.150°D.180°3...
《二次函数实践与探索》1某公园要建造一个圆形的喷水池,在水池中央垂直于水面竖一根柱子,上面的A处安装一个喷头向外喷水。连喷头在内,柱高为0.8m。水流在各个方向上沿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路径落下,根据图纸可知,水流喷出的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满足关系式y=-x2+2x+0.8(1)喷出的水流距水平面的最大高度是多少?(2)如果不计其他因素,那么水池的半径至少为多少时,才能使喷出的水流都落在水池内?AOB2AOAOyxy=-x²...
12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能够认识分子的特征。2.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3.了解水的天然循环3继续4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是如何变化的?问题15加热封闭在注射器中的少量水1.注射器中的水受热后活塞向哪移动?为什么2.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6水分子本身变大了?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了?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另一端去了?7图一:冰图三:水蒸气图...
22.3实践与探索(1)1一、练习2二、学习问题1:学校生物小组有一块长32cm,宽20cm的矩形试验田,为了管理方便,准备沿平行于两边的方向纵、横各开辟一条等宽的小道。要使种植面积为540m2,小道的宽是多少?3分析:设小道宽为xcm,两条小道的面积分别为32xm2和20m2,重叠部分小正方形的面积为x2m2。4如果设想把小道平移到两边,如图所示,小道所占面积不变。种植面积就是一个矩形,矩形的长为(32-x)m,宽...
1学习目标:1、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初步学会人工净化的方法2、掌握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会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3、掌握硬水、软水的定义﹑区分及转化2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分布3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如净化黄泥水分离可溶性固体与液体如分离食盐水中的食盐蒸馏蒸发分离液体和液体如分离酒精和水4出示一杯天然水,请小组同学合作猜想这里面都有哪些物质?如何使这杯天然水变得更加纯净?51、沉降:①...
实践与探索1问题3画函数的草图,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是什么?(2)不看图象你能求出交点坐标吗?这里x的取值与方程有什么关系?223yxx2230xx(3)当x取何值时,y<0?当x取何值时,y>0?(4)能否用含有x的不等式来描述(3)中的问题?2能否利用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寻找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不等式ax2+bx+c>0(a≠0)或ax2+bx+c<0(a≠0)的解?3已知二次函数y=-x2+3x+4的图象如...
11、探究氢气燃烧的产物。2、了解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3、了解物理(化学)性质学习目标:2探究:水通电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是否还能生成水?(结合P39“活动天地”设计实验方案)34氢气燃烧,产生____色火焰,烧杯壁上有____出现用手触摸烧杯,烧杯___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___反应的文字...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12.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在加热的条件下,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分子间的间隔,水由态变为态。在这一过中,水分子,不变因而属于变化。水受热沸腾加快变大液气数目和大小物理知识回顾:1.净化黄泥水的步骤: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杀菌自来水蒸馏蒸馏水2创设情景:我们已经知道,水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间隔改变。而“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没变。那...
22.3实践与探索(1)1有一个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开始有一人患了流感,第一轮的传染源就是这个人,他传染了x个人,用代数式表示,第一轮后共有_______人患了流感;第二轮传染中,这些人中的每个人又传染了x个人,用代数式示,第二轮后公有________人患了流感.分析: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1xx1x探究12列方程1+x+x(1+x)=121解方程,得x1=_____,x...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1一、水的三态变化2水从固态到气态的变化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导致水蒸汽的体积变大反之,水从气态到固态的变化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导致水蒸汽的体积变小3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2.分子之间存在间隔3.分子在不停的运动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4二、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