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形态构造群体形态主要内容:菌落形态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器细胞核酵母菌细胞直径一般约是细菌的10倍,是典型的真核微生物。细胞大小:(2.5~10)m×(4.5~21)m一、个体形态构造1.形态椭球形球形卵形梨形圆柱形腊肠形酵母菌细胞形态2.构造1)细胞壁三层:内外两层是电子致密层,中间为电子稀疏层。厚度为0.2m。外层甘露聚糖中间层蛋白质内层葡聚糖酵母菌细胞壁的三明治结构:外层甘露聚糖30%中间层脂质、蛋...
单细胞,大多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菌丝直径与杆菌类似,约1μm;细胞壁组成与细菌类似,革兰氏染色阳性(少数阴性);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1.放线菌结构特点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营养、气生和孢子丝三种。1.营养菌丝营养菌丝(基内菌丝):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吸收营养,也称基内菌丝。一般无隔膜,直径0.2-0.8mm,长度差别很大,有的可产生色素。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伸向空间形成气生菌丝,叠生于营养菌丝...
细菌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一)个体形态和排列球状杆状螺旋状基本形态1、球状•细胞个体呈球形或椭圆形,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裂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化脓性炎症、毒素性疾病淋病奈瑟氏球菌肺炎链球菌(大叶性肺炎)2、杆状•细胞呈杆状或圆柱形,一般其粗细(直径)比较稳定,而长度则常因培养时间、培养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变化。•杆状细菌的排列方式常因生长阶段和培养条件而发生...
螺旋菌球菌杆菌细菌的形态细胞个体呈球形或椭球形,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裂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1.球菌细菌的形态球菌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根据球菌在细胞分裂时形成的不同空间排列方式可分为:细胞沿一个平面进行分裂,分裂后的子细胞分开单独存在。单球菌藤黄微球菌双球菌细胞沿一个平面进行分裂,分裂后的子细胞成双成对排列。脑膜炎奈瑟氏球菌链球菌细胞沿一个平面进行分...
生命科学学院霉菌气生菌丝体的特化形态气生菌丝体主要特化成各种形态的子实体。导入指在其里面或上面可产生无性或有性孢子,具一定形状和构造的菌丝体组织。子实体(fruitingbody,sporocarp)一、结构简单的子实体1.产生无性孢子的简单子实体曲霉属、青霉属等分生孢子头:孢子囊:根霉属、毛霉属等是生于细胞外的孢子,又称外生孢子。菌丝顶端或分生孢子梗出芽或缢缩而形成。一、结构简单的子实体分生孢子(conidiospore或con...
导入菌丝体由许多菌丝相互交织而成的一个菌丝集团。菌丝体分类营养菌丝体密布在固体培养基质内部,主要执行吸取营养物功能的菌丝体。气生菌丝体伸展到空间的菌丝体,主要执行繁殖功能的菌丝体。又称匍匐菌丝,根霉属、毛霉属真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与表面平行、具有延伸功能的菌丝。功能:延伸霉菌营养菌丝体的特化形态根霉菌1.假根(rhizoid)是根霉属等低等真菌匍匐菌丝与固体基质接触分化出来的根状结构。功能:固着、吸附养料...
霉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步骤常见霉菌形态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产黄青霉(Penicilliumchrysogenum)毛霉(Mucor)根霉属(Rhizopus)实验方法载玻片湿室培养观察法菌丝直接观察法GB4789.16简易观察法载玻片湿室培养观察法1.准备湿室•在培养皿底部铺一张圆形滤纸片,滤纸片上依次放上“U”形载玻片搁架、载玻片、盖玻片(两片),盖上皿盖,外用纸包扎,高压灭菌后,60℃烘箱干燥,备用。2.取菌接种•用接种环挑取少量待观察的...
霉菌的形态观察验证型1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2.初步了解霉菌的形态特征及鉴别依据。2实验原理•霉菌可产生分支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的菌落•由于霉菌的菌丝较粗较长,菌丝体疏松,因而形成的菌落也比较疏松,呈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松•菌...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印片法插片法搭片法液体培养观察法印片法1.取清洁的载玻片一块,在火焰上微加热;2.在菌落上面轻轻按压一下;3.取出将印有痕迹的一面朝上,滴加齐氏石碳酸复红染液,染色1-2min;4.水洗,镜检观察。插片法插片法•将融化的高氏合成1号培养基无菌操作倾倒平板。倒平板•将无菌的盖玻片以大约45°角插入培养基中,8片/皿。插片•无菌操作取放线菌菌株划线接种于插片和培养基接触处。接种•将插片...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1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观察放线菌的基本方法2.初步了解放线菌的形态特征2实验原理•放线菌是指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营养菌丝(基生菌丝):潜入培养基中。•气生菌丝:生长在培养基的表面。•孢子丝:由气生菌丝分化形成。成螺旋形、波浪形或分枝状等。•孢子:常呈圆形、椭圆形或杆形。气生菌丝、孢子丝和孢子的形态、颜色常作为放线菌分类的重要依据。•菌落特征:干燥、不透...
2009年11月第28卷第11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MianyangNormalUniversityNov.2009Vol.28No.11收稿日期:2009-04-05作者简介:杨红文(1975-),男,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链霉菌分子生物学,动物功能基因组学及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链霉菌次生代谢和形态分化调控研究进展杨红文1,2,程彦伟3,张敬虎1(1.漳州师范学院生物系,福建漳州363000;2.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3.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南洛阳4...
微生物学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真核微生物概述•第二节酵母菌•第三节丝状真菌———霉菌•第四节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第一节真核微生物概述一、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二、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三、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二、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真菌是最重要的真核微生物,故是本章的重点,它们的特点是:–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微生物学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根据微生物的进化水平和各种性状上的明显差别,可把它分为原核生物(prokaryotes,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真核微生物(eukaryoticmicroorganisms)和非细胞微生物(acellularmicrorganisms)三大类群。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原核生物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nuclearregion)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生...
www.16gt.com上海麒麟上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短线之王短线之王123123KK线形态短线篇线形态短线篇主编:主编:短线之王123选股之一一、赛选条件。1、大势向上走好的环境中。2、短线之王123页面中“刚刚”出现排序在前列个股。(大盘股除外)3、昨日K线走势;(1)、涨幅。昨天上涨的幅度必须超过6%的幅度。当天涨幅越大则代表趋势越强,对今天走势则越有利。(2)、放量。上涨一定要“放量”。资金频率中出现增量资金则最佳。今日...
第11卷第6期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1No.62010年12月Journalof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Dec.2010马克思社会主义农业形态理论述要刘新春a,吕志b(湖南农业大学a.人文学院;b.宣传部,湖南长沙410128)摘要:马克思认为,小农经济取代农奴制封建经济,资本主义大农业取代传统农业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小农经济是落后反动的经济形式,资本主义农业不代表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农业形态,在价...
4.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选择题营造地貌的力量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据此回答1~3题。1.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力作用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能B.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也属于外力作用C.内力作用的进行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D.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2.关于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是流水堆积而形成的B.“U”型谷是风化作用形成的C.冰川沉积物颗粒...
4.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3.掌握各类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二、能力目标1.能够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2.学会利用多幅景观图和示意图来比较说明不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及形成原因;三、德育目标1.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学习目标】1.说出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2.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说出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学重难点】1..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说出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外力作用主要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小组探究一】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及其实践意义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褶皱的形成一般受到水平方向什么力的作用?___...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能够判断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2.扎实掌握三大类岩石及其形成过程,能够判断主要岩石的分类;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及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预习案】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2.外力作用的能力来源及表现方式?3.地壳运动的分类?4.外力作用主要通过哪些媒介来实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