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及变换第1章1.3.3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1学习目标1.理解y=Asin(ωx+φ)中ω、φ、A对图象的影响.2.掌握y=sinx与y=Asin(ωx+φ)的图象间的变换关系,并能正确地指出其变换步骤.2题型探究问题导学内容索引当堂训练3问题导学4知识点一φ(φ≠0)对函数y=sin(x+φ),x∈R的图象的影响思考1如何由y=f(x)的图象变换得到y=f(x+a)的图象?答案向左(a>0)或向右(a<0)平移|a|个单位.答案...
第1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第1课时)1新课导入现在地球上的人口已经突破70亿,你知道70亿人口意味着什么吗?2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2.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31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4人口数达到的大致时间每增加一个10亿所需时间第1个10亿1800年几乎全部人类历史第2个10亿1930年130年第3个10亿1960年30年第4个10亿1975年15年第5个10亿1987年12年第6个10亿1999年12年人口数量增加1倍所需...
语文必修②人教版新课标导学1语文必修②人教版感遇十二首(其一)【唐】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阅读欣赏2语文必修②人教版【赏析】此诗是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汲汲于仕途的情感。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四两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
第一章2.2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第1课时分层抽样11.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2.会用分层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3.能用分层抽样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目标2知识梳理自主学习题型探究重点突破当堂检测自查自纠栏目索引3知识梳理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分层抽样的概念将总体按其属性特征分成若干类型(有时称作层),然后在每个类型中按照所占比例随机抽取一定的样本.这种抽样方法通常叫作分层抽样,有时也称为类型抽样.分层抽样具有如下特点:(1)适...
语文必修③人教版新课标导学1第三单元9.劝学《荀子》2语文必修③人教版学习目标3语文必修③人教版1.掌握课文出现的“有(又)、暴(曝)、生(性)、知(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2.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持态度的论述;3.理清本文思路,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4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整体感知51课前预习2课内动脑6语文必修③人教版课前预习7语文必修...
第3节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11.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不同,即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2.比热容(1)概念: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与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热量吸收的热量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的乘积2(2)单位:,符号为。注: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比热容与物质种类有关,与物态有关,与热量、质量、温度等因素无关。3.自然界的常见物...
第1课时集合的含义第一章§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学习目标1.了解集合与元素的含义.2.理解集合中元素的特征,并能利用它们进行解题.3.理解集合与元素的关系.4.掌握数学中一些常见的集合及其记法.2题型探究问题导学内容索引当堂训练3问题导学4思考知识点一集合的概念有首歌中唱道“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在这句话中,谁是集合?谁是集合中的元素?答案答案“某人的舅”是一个集合,“某人的大舅、二舅”都是这个集合中的元素.5元...
九年级数学下册(BS)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Module4Theworldaroundus第1课时:LookandlearnPlayagameUnit10Numbers1Singasong2Howmanyapples?oneLookandlearnOneapple.3Howmanyapples?twoLookandlearnTwoapples.4Howmanypears?threeLookandlearnThreepears.5Howmanypears?fourLookandlearnFourpears.6Howmanypears?fiveLookandlearnFivepears.7Howmanybananas?sixLookandlearnSixbananas.8Howmanybananas?sevenLookandlearnSevenbananas.9Howmanyoranges?eightLookandlearn...
语文必修③人教版新课标导学1第二单元4.蜀道难李白2语文必修③人教版学习目标3语文必修③人教版1.解析状“难”之法,体会李白雄放诗风。2.研习意象,体验讨论,品析蜀道之“难”,感悟诗人情感。3.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掌握本诗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和用典。4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整体感知51课前预习2课内动脑6语文必修③人教版课前预习7语文必修③人教版一、文学常识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________”,是唐代伟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