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平衡”的相关文档,共525条
  • (1.4.2)--5.4 凝聚相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1.4.2)--5.4 凝聚相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5.4凝聚相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凝聚相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内容概要•液态或固态混合物中的化学反应•溶液中的化学反应1、液态或固态混合物中的化学反应平衡条件BBRTlnBa—惯例Ⅰ参考状态的化学势。系统温度和压力下,纯液体或固体B的化学势。B热力学标准状态是系统温度下压力为的纯液体或纯固体。opoeqBBBBBBBBl,sRTlnaBoeqBBlnln()0RTKRTa0oBBB(l,s)(l,s)dp...

    2024-05-260154.61 KB0
  • (1.2.15)--3.4.2平衡条件物理化学

    (1.2.15)--3.4.2平衡条件物理化学

    平衡条件平衡特征热平衡平衡平衡化学平衡平衡特征?平衡条件热平衡条件,T,TdQ()()SSS()()dddSSS()()dddQQSTTTT•热平衡的条件为各相的温度相等,d0SUV平衡条件下进行热量传递()()ddd0QQSTTU和V不变平衡条件力平衡条件,p,p()dV()()(),)(dd0dTVpVpVApp•力平衡的条件为各相的压力相等,d0ATV平衡...

    2024-05-260631.7 KB0
  • (1.2.5)--3.3 热力学基本方程和平衡条件

    (1.2.5)--3.3 热力学基本方程和平衡条件

    I.界面热力学§8-3热力学基本方程和平衡条件•有界面相时的热力学基本方程内容提纲•有界面相时的平衡判据与平衡条件对于界面相不能忽略的系统,除指明物质量和两个独立的状态函数外,还必须指明界面的面积Ass12,,,,,...,KGGTpAnnns1s,,dddddiKiiiTpnGGSTVpAnA恒温恒压恒组成下:R-ddSWAddRGW基本方程s1dddddKiiiGSTVpAn基本方程s1dddddKiiiGSTVpAn...

    2024-05-260176.61 KB0
  • (1.1.11)--1.7.1平衡态处理法

    (1.1.11)--1.7.1平衡态处理法

    Ⅲ.反应机理§7.13反应机理与速率方程§7.13反应机理与速率方程内容提要•两大类反应机理•由反应机理建立复合反应的速率方程•中间物的鉴定实验数据反应机理动力学计算建立动力学方程化学动力学§7.13反应机理与速率方程动学力究积分法微分法半衰期法平衡态法恒稳态法理论方法两大类反应机理反应机理与速率方程反应机理是由基元反应组合成复合反应的方式或先后次序。并未涉及分子变化的微观机制和微观化学动力学,仍是宏观...

    2024-05-260460.49 KB0
  • (109)--9.6 配位解离平衡无机化学

    (109)--9.6 配位解离平衡无机化学

    第十章配位化合物10.6配位解离平衡配位解离平衡配位平衡常数配位平衡的移动[Cu(NH3)4]SO4在水溶液中配合物的外界和内界完全解离[Cu(NH3)4]SO4[Cu(NH3)4]2++SO42-配离子部分解离[Cu(NH3)4]2+Cu2++4NH310.6.1配位平衡常数Kf的大小反映了配位反应完成的程度,在一定温度下是一个常数。同类型的配离子可用Kf来比较它们的稳定性,Kf越大,配离子越稳定。2θ34f243[Cu(NH)](Cu)(NH)cKcc()24332)C(4uN...

    2024-05-220356 KB0
  • (51)--4.6 两性物质的解离平衡

    (51)--4.6 两性物质的解离平衡

    酸碱质子理论水的解离平衡和离子积pH值共轭酸碱对的关系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两性物质的解离平衡缓冲作用原理和pH的计算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配制酸碱平衡两性物质是指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一类物质。两性物质:两性阴离子HCO3-;H2PO4-弱酸弱碱盐NH4Ac;氨基酸NH2CH2COOH两性物质溶液的解离平衡以NaHCO3水溶液为例22113a233(H)(CO)(HCO)4.6810(HCO)ccKc...

    2024-05-228469 KB0
  • (50)--4.6 两性物质的解离平衡

    (50)--4.6 两性物质的解离平衡

    酸碱质子理论水的解离平衡和离子积pH值共轭酸碱对的关系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两性物质的解离平衡缓冲作用原理和pH的计算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配制酸碱平衡两性物质是指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一类物质。两性物质:两性阴离子HCO3-;H2PO4-弱酸弱碱盐NH4Ac;氨基酸NH2CH2COOH两性物质溶液的解离平衡以NaHCO3水溶液为例22113a233(H)(CO)(HCO)4.6810(HCO)ccKc...

    2024-05-220469 KB0
  • (49)--4.5 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49)--4.5 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酸碱质子理论水的解离平衡和离子积pH值共轭酸碱对的关系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两性物质的解离平衡缓冲作用原理和pH的计算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配制酸碱平衡多元弱酸HCOHO2422-423HOHCOHOHCO224-2-423COHOCO)(H(HCO)(H)CO)(H422424221cccKa-O)(HC)(CO(H)CO)(H422424222cccKa多元弱碱HOS22---HSOHHOHS2-HSOH2-)(S(HS)(OH))...

    2024-05-220550 KB0
  • (48)--4.5 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48)--4.5 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酸碱质子理论水的解离平衡和离子积pH值共轭酸碱对的关系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两性物质的解离平衡缓冲作用原理和pH的计算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配制酸碱平衡多元弱酸HCOHO2422-423HOHCOHOHCO224-2-423COHOCO)(H(HCO)(H)CO)(H422424221cccKa-O)(HC)(CO(H)CO)(H422424222cccKa多元弱碱HOS22---HSOHHOHS2-HSOH2-)(S(HS)(OH))...

    2024-05-221550 KB0
  • (47)--4.4 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47)--4.4 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酸碱质子理论水的解离平衡和离子积pH值共轭酸碱对的关系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两性物质的解离平衡缓冲作用原理和pH的计算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配制酸碱平衡(H)(A)(HA)(HA)accccKcc-HOHA2H3OA-HOA2-HAOH-(OH)(HA)(A)(A)bccccKcc—--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酸碱的解离常数Kaθ和Kbθ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力无关。酸碱的解离...

    2024-05-220846 KB0
  • (46)--4.4 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46)--4.4 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酸碱质子理论水的解离平衡和离子积pH值共轭酸碱对的关系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两性物质的解离平衡缓冲作用原理和pH的计算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配制酸碱平衡(H)(A)(HA)(HA)accccKcc-HOHA2H3OA-HOA2-HAOH-(OH)(HA)(A)(A)bccccKcc—--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酸碱的解离常数Kaθ和Kbθ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力无关。酸碱的解离...

    2024-05-220846 KB0
  • (43)--4.2 水的解离平衡

    (43)--4.2 水的解离平衡

    酸碱质子理论水的解离平衡和离子积pH值共轭酸碱对的关系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两性物质的解离平衡缓冲作用原理和pH的计算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配制酸碱平衡H3O++OH-H2O+H2O水作为最重要的溶剂,既可以作为酸给出质子,又可以作为碱接受质子。该反应称为水的质子自递反应,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称为水的质子自递常数,也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其表达式为:(OH)(H)(OH))(3...

    2024-05-220584 KB0
  • (42)--4.2 水的解离平衡

    (42)--4.2 水的解离平衡

    酸碱质子理论水的解离平衡和离子积pH值共轭酸碱对的关系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两性物质的解离平衡缓冲作用原理和pH的计算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配制酸碱平衡H3O++OH-H2O+H2O水作为最重要的溶剂,既可以作为酸给出质子,又可以作为碱接受质子。该反应称为水的质子自递反应,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称为水的质子自递常数,也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其表达式为:(OH)(H)(OH))(3...

    2024-05-220584 KB0
  • (38)--8.3 配位化合物 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平衡

    (38)--8.3 配位化合物 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平衡

    配位平衡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平衡1实验现象:CuSO4氨水蓝色沉淀氨水深蓝色溶液深蓝溶液稀NaOH无现象Na2SCuS溶液中的铜主要以配离子的形式存在,Cu2+浓度非常低;氮是以NH3的形式存在,而非NH4+。说明配离子、Cu2+与NH3之间存在化学平衡。即:BaCl2BaSO4NH3()223344CuNHCuNH+++2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定义配离子的总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稳定常数,用表示。K稳配合物生成反应1、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32+34243[Cu(NH)](Cu...

    2024-05-2201.54 MB0
  • (27)--电离平衡和沉淀反应

    (27)--电离平衡和沉淀反应

    电离平衡和沉淀反应无机化学实验掌握同离子效应对离解平衡的影响1了解盐类的水解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2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并了解其缓冲作用3了解沉淀生成和溶解的条件及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4实验目的一1.同离子效应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加入含有同离子的另一强电解质时,使弱电解质的电离秳度减小,这种效应叫同离子效应。实验原理二降低HAc的电离度增加更多的Ac-(比如加入NaAc)或H+平衡向左方秱动同离子效应HAcH++Ac-k=[H+][Ac-...

    2024-05-2203.89 MB0
  • (21)--6.2 酸碱平衡的移动

    (21)--6.2 酸碱平衡的移动

    课程引入第一部分生理学上是指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动脉血pH值稳定在7.35~7.45(平均7.40)之间的稳定状态。体内酸、碱产生过多或不足,引起血液pH值改变,此状态称为酸碱失衡。酸碱平衡忽悠!平衡是动态的Knowledge1:了解酸碱平衡的定义,掌握弱电解质的离解度α的概念。掌握稀释定律的公式及稀释对酸碱反应的平衡、离解度α和pH的影响。Knowledge2:掌握酸碱平衡中的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的定义,及其对酸碱反应的平衡、离解度α...

    2024-05-2202.68 MB0
  • (13)--3-5酸碱平衡的移动

    (13)--3-5酸碱平衡的移动

    酸碱平衡的移动稀释定律与同离子效应1活度、离子强度与盐效应2随堂测试3目录CONTENTS一.稀释定律与同离子效应1.离解度离解度=离解部分的弱电解质浓度离解前弱电解质总浓度=xc2.稀释定律HA+H2OH3O++A初始浓度/molL1c00平衡浓度/molL1c2aK=(1-)1-cccc×100%ccc当弱电解质总浓度较大,离解常数较小时,a=Kc稀释定律:浓度越大,弱电解质的离解度越小离解度随溶液的稀释而增...

    2024-05-220228.95 KB0
  • (12)--4.2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12)--4.2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1一、沉淀的生成根据溶度积规则,沉淀生成的必要条件是spJK【例1】在0.050L3.0×10-4molL-1Pb2+溶液中加入0.10L0.0030molL-1的I-溶液后,能否产生PbI2沉淀?9sp7.110K−=解:混合溶液的总体积为0.15L,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为:412410.050L3.010molL(Pb)1.010molL0.15Lc−−+−−==1310.10L0.0030molL(I)2.010molL0.15Lc−−−−==22432(Pb)[(I)]1.010(2.010)J...

    2024-05-220638.48 KB0
  • (12)--3-1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

    (12)--3-1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

    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酸碱电离理论1酸碱质子理论2酸碱离解常数及酸碱的强度3目录CONTENTS随堂测试4酸碱电离理论缺陷缺陷酸: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离子的物质;碱:在水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离子的物质。1.难以解释为什么有些物质虽然不能完全电离出H+和OH‾,却具有明显的酸碱性。酸碱电离理论的定义与缺陷2.将酸碱限制在水溶液中,不能适用于非水体系。定义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酸:任何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

    2024-05-2202.9 MB0
  • (12)--2.13 标准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12)--2.13 标准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标准平衡常数12多重平衡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一个反应系统在指定温度下达到平衡,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或分压)间具有确定的关系。通过实验测定和计算得到的平衡常数称作实验平衡常数,用Kc或Kp表示;根据热力学函数计算得到的平衡常数称为标准平衡常数,用K表示。①气相反应,物质的分压用相对分压(p/p)表示。2SO2(g)+O2(g)=2SO3(g)②液相反应,物质的浓度用相对浓度(c/c)表示。HAc=H++Ac-KӨ=[c(H+)/cӨ][c(Ac-)/cӨ][c(HAc...

    2024-05-220467.5 KB0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