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1.从19世纪的政治、经济状况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2.理解《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巴黎公社的措施,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意义。3.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巴黎公社之间的关系。[目标导航]第五...
第2课时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11.了解硫酸的制备方法。2.掌握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了解不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2阅读教材P90~P94,思考并填空。1.写出用硫铁矿(主要成分FeS2)为原料制硫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可用作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直流电路第2节电阻定律1第二章直流电路1.知道什么是导体的电阻和电阻率,理解公式R=U/I的意义.2.知道公式R=U/I及R=ρlS的区别,掌握电阻定律.(重点和难点)3.了解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特点和用途.2一、探究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1.探究方法:__________法,例如探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之间的关系时,需要保持其他条件__________,而只改变导体的__________,进而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2.探究结果: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_...
习题课牛顿第二定律综合的应用第六章力与运动11.动力学的两类问题(1)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先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再由运动学公式求运动情况.(如v0,v,s,t等)(2)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先由运动学公式求出a,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力.22.处理两类问题的思维过程33.解题的常用方法(1)矢量合成法: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加速度...
Module1BritishandAmericanEnglish1Ⅰ重点单词1._____________adj.显然的,显而易见的obviouslyadv.显然地,明显地beobvioustosb.对某人来说很清楚2._____________adj.令人困惑的;难懂的(1)confusevt.使困惑;使难以理解confuse...with...把与混淆(2)confusedadj.困惑的;迷惑不解的beconfusedabout...对迷惑不解(3)confusionn.困惑;混淆inconfusion困惑地;迷惑地obviousconfusing23._____________vt.比较,对照;比作n.比较...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1.了解俄国20世纪初的社会状况和十月革命的进程。2.掌握二月革命的性质,通过与十月革命的比较,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3.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及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目标导航]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
第二章直流电路第7节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1第二章直流电路1.了解欧姆表测电阻的原理.2.通过实验操作学会使用多用电表测电压、电流和电阻.(重点)3.掌握多用电表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测电压及电流的方法,会用来判断电路故障.(重点和难点)2一、认识多用电表1.欧姆表(1)内部构造: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2)原理:如图所示电池表头G可变电阻R0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0+Rg+Rx得...
第一章统计§1从普查到抽样问题导航(1)若要统计你所在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你认为采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2)若要调查你所在的城市有多少成年人吸烟,请你思考一下如何进行抽样?(3)若要调查你所居住的小区在周末有多少人外出,可在周末时打电话到某些人家里进行调查,在这个题目中,总体与样本分别是什么?1.普查的特点普查主要有两个特点:(1)所取得的资料更加__________;(2)主要调查在特定时段的社会经济现象____的数量.全面...
单元优化提升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阶段阶段特征表现原因(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初步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标志着新中国政治制度构建的完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磋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组成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的成立;《配合纲领》及1954年宪法的颁布阶段阶段特征表现原...
第二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时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流行病的危害与预防1第二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描述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重点)2.概述流行病的危害与预防。2再次特异记忆一、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超敏反应(变态反应)(1)实质:非正常的、病理性的免疫应答。(2)类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3)特点:①________接触相同变应原时发生;②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3肥大细胞致敏炎症介质自身(4)作用机理:变应...
第4节摩擦力第二章力1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2.会判断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3.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4.知道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第二章力2一、摩擦力1.概念:两个__________并发生________的物体之间产生的阻碍__________的力.2.分类: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性质:摩擦力是接触力,属于除重力、弹力之外的另一种性质的力.相互接触挤压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3二、...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2.2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函数的表示法1.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2.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方法表示函数.函数的表示法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任何一个函数都可以用解析法表示.()(2)函数f(x)=2x+1不能用列表法表示.()(3)函数的图象一定是定义区间上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2.y与x成反比,且当x=2时,y=1,则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A.y=1xB...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6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知道v-t图像中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2.了解位移公式的推导方法,理解位移公式x=v0t+12at2.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会应用此关系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4.理解x-t图像,能根据x-t图像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2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1.位移在v-t图像中的表示:做匀变速直线运...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2.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1.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主要内容,认识其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所产生的影响。2.简述“三个...
1Module2MyNewTeachers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阶,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呢?2Module2MyNewTeachersGoodteachersaregoodatexplainingthings.Doyouliketoexplainhowsomethingworks,orhowsomethinghappens?Beingcomfortablewithexplainingcontent(内容)tostudentsisanessential(基本的,根本的)skillforteachers.3Module2MyNewTeachersGoodteachershaveasenseofhumou...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并集、交集1.理解交集、并集的定义.2.了解集合的并、交运算的含义.3.能利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运算.并集与交集并集交集定义文字语言由所有属于集合A___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______(读作“A并B”)由属于集合A___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_____(读作“A交B”)或A∪B且A∩B并集交集定义符号语言A∪B={x|x∈A,或x∈B...
4.1.2圆的一般方程第四章圆与方程1.正确理解圆的方程的形式及特点,会由一般式求圆心和半径.2.会在不同条件下求圆的一般式方程.第四章圆与方程1.方程当D2+E2-4F>0时,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圆的一般方程,其中圆心为___________,半径为_______________.x2+y2+Dx+Ey+F=0-D2,-E212D2+E2-4F2.说明(1)方程x2+y2+Dx+Ey+F=0不一定表示圆,当且仅当_________________时表示圆.(2)当______...
第二章数列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第二章数列1.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学会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体会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二次函数之间的联系.1.数列前n项和的概念a1+a2++a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作____.a1+a2+a3++an-1=Sn-1(n≥2).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已知量首项、末项与项数首项、公差与项数求和公式Sn=___________Sn=_______________Snn(a1+an)2na1+n(n-...
第三章概率§1随机事件的概率1.1频率与概率1.2生活中的概率1.问题导航(1)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都是随机事件吗?(2)“频率就是概率”这种说法正确吗?(3)概率为1的事件是否一定发生?概率为0的事件是否一定不发生?为什么?2.例题导读P123问题1.通过本问题的学习,理解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学习本问题时需注意,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概率趋近于相等.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确定事件和...
小专题突破(五)气体形成喷泉的条件及喷泉实验的实验原理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气体形成喷泉的条件及原理形成喷泉最根本的原因是瓶内外存在压强差。当烧瓶内气体溶于液体或与之反应时,瓶内气体大量减少,压强降低,外界的大气压将液体压入烧瓶内,形成喷泉。2.喷泉现象产生的两种方式(1)减小上部压强——吸入式。(2)增大下部压强——压入式。实质:短时间内在导管上、下部产生明显的压强差(p下>p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