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人单位在职业卫生防治中应承担的责任:我国《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多部法律都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防治责任做出规定,明确用人单位对本单位职业卫生防治工作负全面责任,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依法承担职业卫生防治责任:(1)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职工交纳工伤保险费用。(2)履行职业危害告知和培训教育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对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
一、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毒物特性,采取防尘防毒通风措施控制其扩散,使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达到《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产生粉尘、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有冲洗地面、墙壁的设施。产生剧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其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时加设保护层,以便清洗。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清扫。经常有积液的地面应不透水,向...
一、重点职业危害行业企业有哪些?1、粉尘危害行业:粉尘危害行业主要包括矿山开采、石英砂加工、宝石加工、石材加工、水泥制造、箱包加工、玩具制造、家具制造等。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长期吸入粉尘可导致尘肺病等职业病,严重损害劳动者的肺功能。2、高毒物品危害行业:高毒物品危害行业涉及冶炼、五金电镀、电子制造、装饰材料加工、皮革加工、制鞋等行业。这些行业使用的原料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往往含...
一、初步调查与问题提出:1、迅速进入现场: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发生后,首要任务是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进入现场,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尽快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这包括确认事件性质、规模、危害程度以及受影响的人群等。2、确定事件性质与类别:通过初步观察和分析,迅速确定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类别,为后续的调查处理提供方向。例如,事件是由于化学物质泄漏、物理因素(如噪音、辐射)还是生物因素...
一、严格执行职业卫生培训和劳动安全管理制度:1、加强教育培训:(1)企业法人是职业病和职业危害防治的第一责任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要落实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防护用品管理的具体工作。需要制定职业病和职业危害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厂部、车间、班组层层有人抓,将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人。(2)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主动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掌握正确使用职业防护设备和个人使...
职业卫生劳动安全监督检察是指国家授权的行政机关或专门机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执行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依法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职业卫生劳动安全监督检察是保障劳动者健康与安全的重要环节,它涉及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安全卫生措施的执行情况。一、职业卫生劳动安全监督检察的目的:职业卫生劳动安全监督检察的主要目的包括:1、...
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的方法:1、资料查阅:通过查阅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资料、职业卫生培训档案、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危害项目申报资料、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控检测资料、劳动合同等,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状况。2、现场检查:重点检查现场职业危害因素来源、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及使用情况,警示标志、警示说明、公告栏的设置情况,以及生产现场的实际生产状况和职业病危害因素。3、随...
一、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前期要求:1、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2、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要求:企业在设立时,除了需要...
一、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管理原则:1、现场作业人员在正常作业过程中,必须规范穿戴和使用本岗位规定的各类特种防护用品,不得无故不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每次使用前应由使用者进行安全防护性能检查,发现其不具备规定的安全,职业防护性能时,使用者应及时向安技部提出更换,不得继续使用.3、对于接触粉尘,噪声,毒物,高温,射线,电磁辐射等职业病危害,或者可能发生触电,起重伤害,高空坠落,刺割伤,酸碱灼伤等危险的作业...
职业卫生安全检查的依据是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政府、上级部门和本单位有关职业卫生安全的各项规定、制度等,进行危害识别,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为,提出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的方法和纠正不安全行为的措施,增强职工的职业卫生安全意识,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现象的发生,及时消除职业卫生事故隐患,确保员工身心健康和安全。一、检查人员职责为:1、制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者。...
1、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1)用人单位法人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应指定一名责任人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并要落实专职或兼职的人员负责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需要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厂部、车间、班组层层有人抓,将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人。(2)一般公司应建立一个安全委员会组织,总管职业健康、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等。按管生产必须管安全、总经理应是安全主要责任人,以下再...
一、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1、法律法规遵循性:企业应确保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完全符合国家及地方关于职业安全与卫生的法律法规要求,这是体系构建的基础。2、预防为主:体系应强调风险的提前识别与评估,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或消除潜在的职业安全卫生危害。3、全员参与:鼓励所有员工参与到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设与维护中,形成上下联动、全员负责的良好氛围。4、持续改进:体系应是一个...
一、职业卫生培训方面:1、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3、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
一、核查的依据及方案:1、法律法规与政策依据:核查前,需充分了解并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行业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等,确保核查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2、组建专业核查小组:核查小组应包含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安全工程师、医护人员以及具备相关经验的专家,确保核查工作的专业性和全面性。3、制定核查计划与方案:明确核查的目的、范围、内容、方法...
一、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中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中的地质勘探、钻井、测井、采油、井下作业以及石油地面工程建设等均属于野外作业,劳动条件较差,许多生产工艺环节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钻井、测井要接触到放射源,如不重视放射卫生与劳动保护工作,可因接触放射性物质过量辐射而导致放射性职业病。2、石油开采的基本生产过程分为采油与修井两部分。在采油生产作业区域,空气中一般均含有石油蒸...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责任主体,是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应该切实落实好个体防护用品的管理。个体防护用品是保护从业人员身体健康、避免遭受职业危害的一种特殊的劳保用品,在无法将作业场所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降低到最高容许浓度以下或无法完全消除危害因素时,从业人员就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1、设立管理部门,落实相关责任:生产经营单位应由安全与职业卫生管理部...
一、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负责职业卫生培训与宣传教育: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开展职业病防治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职工和公众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能力。这包括:(1)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要落实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防护用品管理的具体工作。需要制定职业病和职业危害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厂部...
一、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内容:教育培训与应急救援机制的有效运作是职业卫生防护管理体系能否落实到位的关键所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在职业卫生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开展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内容和要求为:1、用人单位法人是职业病防治的第一责任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要落实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需要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厂部、车间、班组...
一、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汞、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振动、射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肤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
一、企业职业危害调查处理的方法:1、确定调查目标:企业职业危害调查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调查目标。调查目标应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行业规范及历史职业病发病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而言,调查目标包括识别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评估其危害程度、了解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及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有效性等。2、制定调查计划:在明确调查目标后,应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调查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范围:明确调查覆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