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第二讲1研细高考——这是命题之“样板”No.2No.3研明热点——这是命题之“视野”No.1No.1研清教材——这是命题之“根源”课时跟踪检测2NO.1研清教材——这是命题之“根源”3抓住要点>>>温教材一、寒潮1.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1)发生时间:季节。(2)发生现象:入侵,造成剧烈降温,伴有、____、雨雪等天气。(3)成因:冬半年,地区因气温很低形成的密度较大的冷气团从源地向流动形成。秋冬强冷空...
微专题16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专题四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1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研读设问明知考向当堂巩固限时自测2一基础知识基本原理31.自然资源利用——以煤炭为例(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时期主要能源煤炭地位前煤炭时期(木柴时代)木柴(居首位)、水力开发利用程度很低煤炭时期(煤炭时代)煤炭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建立了煤炭工业和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后煤炭时期(石油时代)石油和天然气煤炭优势地位逐渐被取代4(2)能源消费...
类型一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典例剖析典例剖析1知识梳理类型一┃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梳理典例剖析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2)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背风坡降水稀少。(3)地形对气候类型分布的影响:南北走向的山地,对海陆之间的气流交换有阻碍作用,使沿海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呈狭长带状。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第17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热点事件为载体,利用各种统计图表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对策。考查频度较低,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1一、全球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1)含义: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的气候改变。(2)衡量指标:、降水量、风等。长时间温度2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时期图示变化特点地质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①变化②相互交替③变化周期__________历史...
类型三世界主要河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部分专题分类攻略专题二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1知识整合一、世界主要河流、湖泊1.世界的主要河流位置特点注入水域尼罗河非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地中海刚果河非洲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非洲第二长河大西洋2位置特点注入水域亚马孙河南美洲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大西洋密西西比河美国世界第四长河,北美洲第一长河墨西哥湾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欧洲第...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自身发展规律。2.掌握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一、区域地理环境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内容索引课堂训练专项提能2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3一、区域地理环境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
高中同步新课标地理1.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和类型。2.自然灾害的危害。3.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高中同步新课标地理一、自然灾害的概述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系统中,能造成人们损失的自然事件。生命和财产地球表层2高中同步新课标地理2.分类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分为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地质地貌3高中同步新课标地理3.特征复杂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
11新情境激趣引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差异很大,这种差异的形成既与生产技术手段方面的差异有关,又与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有关。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分别有哪些特征?它们是怎样发展和演变的?这些认识对当时的人类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怎样才能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呢?这些都是我们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22新知识预习探索学习目标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明确人...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课时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了解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2.从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通过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采、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和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影响,理解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3.学会辩证地分析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能力。1本课时与前面第二节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区域人地关系的两...
第1节人类的食物1知识点1知识点2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1.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营养成分检测方法实验现象水烘烤试管内壁上出现水珠,食物变轻了无机盐燃烧燃烧后剩下一些灰分脂肪在白纸上挤压白纸出现油迹,变得半透明淀粉碘液淀粉遇碘变蓝蛋白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维生素C加碘的淀粉溶液呈现褪色反应2知识点1知识点2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3知识点1知识点2【例1】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实验中,...
11.歌诀法记忆水资源的特征与分布资源类型要分清,依靠循环可再生。合理利用保环境,时空分布不均衡。南多北少在夏秋,四大古国靠河流。利用广泛不可替,水利水害双重性。2.数字法记忆我国水资源特点三多:南部多、东部多、夏秋多。三少:北部少、西部少、冬春少。一个大:各年之间变率大。231.自然资源的含义(1)概念:人类从中直接获得,并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自然界4(2)分类①资源:土地资源、气...
11新情境激趣引航21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要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与发展无公害农业结合起来,把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践证明,生态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生态农业有何意义?22...
1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21.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差异表现。2.我国不同区域的区域差异,西部大开发的优、劣势及其影响。3.利用区位分析理论比较区域发展差异的基本方法。3一、东、中、西差异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1)划分依据:、经济基础、和对外开放程度。(2)范围(未包括港、澳、台)自然条件发展水平45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范围(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辽、冀、京、、鲁、苏、沪、、闽、粤、、...
第14讲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高考常以某种资源为切入点,考查自然资源的分布,资源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11.水资源的组成及其特征读自然资源与资源、物质与能量包含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2(1)自然资源概况。①概念: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并能______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③与环境的关系: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相关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表现出__...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讲1研细高考——这是命题之“样板”No.2No.3研明热点——这是命题之“视野”No.1No.1研清教材——这是命题之“根源”课时跟踪检测2NO.1研清教材——这是命题之“根源”3抓住要点>>>温教材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1.地形对城市的影响(1)平原分布特点:海拔200m以下的濒海、濒湖或沿河地区原因:利于建设,也利于城市的进一步扩大发展...
1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1课时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目标1知道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目标2通过分析地形条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进一步巩固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文资料的技能,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3重点难点学法指导重难点: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案例分析法45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的概念:人类从事①而聚居的场所。2.分类:②,非农业人口2万以上;③,非农业人口2万以下。3.分布(1)...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第八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考点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考点二|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地域差异课时分层集训栏目导航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对应学生用书第143页)[识记—基础梳理]1.全球气候变暖(1)表现过去的100多年中气温明显______,到目前已升高了0.3~0.6℃。(2)主要原因①人类大量燃烧_________,向大气排放了大量_________等温室气体。②毁林。上升矿物燃料二氧化碳...
专题二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类型一世界的地形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部分专题分类攻略1知识整合一、七大洲的地形地形特征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多高原、山地,四周为平原欧洲以平原、山地为主,南北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非洲以高原为主,东南部为高原,中部和西部为盆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2地形特征南美洲东部高原与平原南北相间分布,西部为山地北美洲以山地、平原、高原为主,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
1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区域特征及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了解区域和区域差异的含义,理解区域的主要特征。2.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掌握分析区域自然差异的基本方法。3.比较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分析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差异及成因的基本思路。2本课时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区域的含义和特征,本部分要从区域的概念入手,结合《主题1》来理解,要抓住概念中的“一定范围”“一定的地理位置”“可度量”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