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制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时限:40分钟)一、填空1、人体的支架叫,它由块形状不同的骨组成。2、骨骼具有、、的作用。3、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它能制造。5、人不运动时,负责、的肌肉仍在继续工作。3、蚕蛾的身体分为部分,有对足,它的触角是形状的。4、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传说是五千年前的教人们养蚕抽丝的。5、一个蚕茧的蚕丝最长达米,一个蚕蛾一般产卵多粒。6、蚕是通过或...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检测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B.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C.加工门窗的铝合金D.部分结冰的蒸馏水2.下列物质中不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A.单质B.纯净物C.化合物D.混合物3.将洁净的铁丝浸入含有AgNO3和Zn(NO3)2的电镀废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物质,这层物质是()A.Ag、ZnB.AgC.ZnD.Ag、Fe4.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
一年级下册科学《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目标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3.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4.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教学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
ABCD称量纸点燃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甲乙丙丁2019年中考模拟测试(一)科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5.如需画图作答,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
1.4植物的一生(3)对应学生用书P23—P241.果园里,果农每年都要对果树的枝条进行修剪,使果树形成良好的树冠,这样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能方便果实的采摘。果农剪去和保留的分别是(A)A.顶芽和侧枝B.花芽和顶芽C.侧枝和顶芽D.侧枝和花芽2.为了进一步认识樱桃花的结构,小明结合如图所示的樱桃花实物进行认真观察,下列不可行...的是(D)(第2题)A.数清花瓣、花萼的数量B.准确描述樱桃花各结构的颜色C.利用放大镜辅助观...
第1节食物与营养(一)食物与能量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七大类,其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2.同等质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脂肪>蛋白质=糖类3.由于年龄、性别、体质和日常活动的激烈程度不同,人每天所需能量也不同,一般人处于婴幼儿期和青春期等快速生长期时,需要补充更多的能量(二)营养素的作用A.水1.功能:水不提供能...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4节科学测量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A夯实基础练一、选择题1.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A.长度单位B.质量单位C.时间单位D.温度单位2.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那么,在这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2.了解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3.能结合生态系统的特征正确书写出食物链,并知道食物链与食物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相关关系。2.食物链与食物网。教学难点区分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的书写。教学准备课件,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设计。设计思路1.关于对本课时内容的地位认识...
1.4植物的一生(2)对应学生用书P20—P211.甲、乙两组菜豆种子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种子萌发,而乙组种子不萌发。乙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缺乏(A)(第1题)A.适宜的温度B.适宜的光照C.充足的空气D.充足的水分2.家庭常用花生油,因为用它炒菜味道鲜美,所以深受人们喜爱。花生油主要提炼于花生种子中的(D)A.胚乳B.种皮C.胚芽D.子叶3.下列图中的玉米种子(阴影部分表示受损伤部分)能正常萌发的...
六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二、学习目标(一...
第7节压强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图中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C.斧刃磨得很锋利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2、我们在宾馆常会用到旅行用的牙膏(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牙膏盖子中间的尖锐物是为了增大压强B.这支新牙膏受到的重力是3NC.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3、如图...
《高等工程数学》――科学出版社版习题答案:第一章习题(P26)1.略2.在R4中,求向量a=[1,2,1,1]T,在基a1=[1,1,1,1]T,a2=[1,1,-1,-1]Ta3=[1,-1,1,-1]Ta4=[1,-1,-1,1]T下的坐标。解:其坐标为:x=(5/4,1/4,-1/4,-1/4)T3.在R2×2中,求矩阵,在基,,,下的坐标。解:其坐标为:x=(3,-3,2,-1)T4.试证:在R2×2中,矩阵,,,线性无关。证明:设k1B1+k2B2+k3B3+k4B4=,只要证明k1=k2=k3=k4=0即可。余略。5...
第8卷第2期2009年6月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的发展理论孙肖远(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3)摘要:20世纪有影响的发展观大都产生于国外,而科学发展观产生于21世纪初的中国,堪称发展观演化史上的最高阶段。科学发展观涵盖了各个阶段发展观的所有主题内容,体现了这些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如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思想、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
第2章练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的特征()A.能生长和繁殖B.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C.会呼吸和排泄D.能运动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物像变模糊了,此时应()A.调节粗准焦螺旋B.调节细准焦螺旋C.移动装片D.更换装片3、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是因为生物能()A、运动B、生长C、繁殖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4、猪...
3.3物质的密度课时2密度的测量与应用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________,所以热空气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2.测量大米密度时,小华发现米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成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________。于是,她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
摩擦力请同学们注意: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1.考试时,许多同学有一个不良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转圈,笔会经常掉到地面或桌面上发出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笔在下落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B.笔停在静止的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C.笔在手指拨动时才会连续转圈,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手指不拨动笔,笔也会在手指上继续转动一段时间,说明笔与手指间不存在摩擦力2...
七年级上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单元课堂笔记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一、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的定义: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答案),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能引发科学发现。2、学习科学的方法: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二、实验和观察3、单凭我们的感觉对某些事物的判断也许是不准确的,感觉器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经常要接住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