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班级线姓名封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一、选择题1、炊烟朝西飘动,这时的风向标指向〔A〕A、东B、西C、南D、北2、以下物质,能在水中溶解且溶液呈紫色的是〔B〕A、食盐B、高锰酸钾C、食用油D、面粉3、我们耳朵里有一个承受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的器官是〔D〕A、听小骨B、耳蜗C、耳道D、鼓膜4、以下...
1《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4课,本课在课程标准里的学段目标是:12.1举例说出常见的栖息地为生物供给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根本需要。通过前面3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植物的生存需要确定的环境条件,把握了比照试验的设计流程和试验实施过程。本节课中,学生将针对“蚯蚓宠爱黑暗还是光明的环境”“蚯蚓宠爱枯燥还是潮湿的环境”这2个问题进展比照试验争论...
第一单元教学打算〔上册〕科目:科学年级:四年级教师:教学内容天气单元分析单元目标《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生疏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头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看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看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转变着的,激发学生争论天气...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做一顶帽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做一顶帽子》是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其次单元《材料》单元的第6课,也是单元总结课。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的活动,深化学生对材料特点的生疏,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价学生在这一单元中科学概念的形成状况、探究力量和描述物品力量的进展状况。教材由三局部组成:第一局部——聚焦。通过问题“你能用不同材料做出不同功能的帽子吗”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
第一单元天气1-1我们关心天气【教学目标】科学学问: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过程与方法: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展分类。2.运用感官观看天气,并学会用简洁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预备】1.用...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学问点1.我们完成一项活动所使用的物品都可以称之为工具,工具一般能够使我们省力或便利。2.承受不同的方式取出核桃仁(1)留意:使用工具时,要格外留神,防止手被砸伤或压伤。(2)不使用工具时,很费力而且很难取出核桃仁;使用锤子、砖块等工具时,能取出核桃仁,但根本上都是碎块、碎渣。使用核桃夹时,既省时又省力,娴熟后还可以取出完整的核桃仁。3.工具的选择和使用(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小电动机内的转子实际上是〔〕。A.铁块B.磁铁C.电磁铁2.以下属于能源的是〔〕。A.煤B.沼气C.石油3.小王观看着螺丝钉上的螺纹,如下图,螺丝钉的螺纹运用的是斜面原理,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严密。拧起来()A.越省力B.既不省力也不费力C.越费力4.以下变化对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有影响的是〔〕。A.将铁钉的和钉帽位置互换B.将电池的正负极对换连接C.转变线圈缠绕方向D...
《感受空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感受空气》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其次单元中的第1课。本课共三个教学环节:我们知道的空气、空气存在吗、比较空气和水。在第三个环节当中涉及到了水,本课又是空气局部的开头一课,所以它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单元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二、学生分析“空气”这是一既生疏又抽象的东西,它与我们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空气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所以儿童常常无视它的存在。空...
1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2生疏气温计教案教学设计2.生疏气温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三上《天气》单元的其次课时。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对天气现象有了粗浅的生疏;对天气的变化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意识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本节课转入对“气温”这一具体的天气特征的观测,重点是气温计的争论与生疏。聚焦局部,先直述“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从宏观的视角,理解太阳热量与气温的关系,...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要点一、聚焦〔5分钟〕谈话:生活中,我们能安全、便利的使用各种电器,是由于有一个重要的元件掌握着电流的通和断,这个元件就是开关。提问:电路中的开关是怎样掌握电流的通和断的?倾听、思考将话题聚焦到:电路种的开关是怎样掌握电流的通和断的二、探索〔25分钟〕1.观看小开关观看开关,并把这个小开这个开关的制作使用了哪些材料,这些关连接到电路里,观看开关是怎材料有什么作用...
1试验结论:膈肌收缩时,位置下降,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过程;试验十六:建议利用肺活量测量袋测量我们自己的肺活量。〔1〕试验步骤:①开放测量袋。②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③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开空气跑出。教科版四上其次单元试验报告呼吸和消化单元试验报告试验十五:借用装置模拟人体的呼吸。(1)试验材料:塑料管、小气球、玻璃瓶、橡皮膜或气球皮。(2)试验步骤:①向下拉动皮球皮...
四上《呼吸与消化》单元教学设计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材简析】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充分生疏了食物、食物的养分与人体安康之间的关系。吃进去的食物在人体内还会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转化成养料和能量供人体吸取,这个过程叫消化,担当消化工作的器官叫消化器官。本节课要争论食物在消化第一站——口腔中的变化。聚焦板块通过回忆一天的食物,并思考“吃下去的食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引出学生对消化器官的探究。探究板块...
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第七章力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生疏: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3、力的作用效果:一、力可以转变物体的外形,二、力可以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转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转变〔速度大小的转变,比方:物体由静止到运动、物体由运动到静止、物体运动速度由快变慢、物体运动速度由慢变快。〕和物体的运动方向...
1、试验名称:影子的观看试验目的:引导学生用比照的试验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解释影子产生的过程。试验原理:光源发出的光被遮光物体挡住,从而在背景墙上形成了影子试验器材:手电筒、橡皮擦、魔方、瓶子试验步骤:选择背景墙;选择遮光体;翻开光源,观看影子的状况,做好记录;更换遮光体,比照试验。试验结论:光源发出的光被遮光物体挡住,从而在背景墙上形成了影子。2、试验名称:照亮目标试验目的:让学生学会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其次单元《空气》测试卷〔总分值:100分时间:4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分数5.在给自行车打气时不能始终打气,会爆胎。〔〕6.开油汀取暖不会形成风。〔〕7.在高山的山顶没有空气,所以登山员要带氧气瓶。〔〕8.水里没有空气,所以潜水员要携带氧气瓶。〔〕_线_线______○_○__:号考_订_订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1.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占据。2.压缩的...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以下状况中,不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是〔〕。A.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B.用铜丝靠近指南针C.用铁丝靠近指南针D.用磁铁靠近指南针2.对于斜面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斜面无论是向下搬运物体还是向上搬运物体都需要用力B.斜面不仅可以省力还能节约搬运的距离C.螺丝能轻松的转进木板中,是由于它的螺纹也是斜面D.斜面不肯定会省力,也有可能费力3.以下对应错误的选项是〔〕...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学问点整合〕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由于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四周的一切。2.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灯泡、萤火虫、发光鱼等。3.有些物体自身不能发光,但能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给人感觉很亮,这样的物体不是光源。例如:月亮、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等。4.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5.夜空中的星星很多,大多是恒星,恒星能自己发光,...
二下《磁铁》单元教学设计5.做一个指南针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徐侠侠【教材简析】人类对磁铁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利用它制造了指示方向的仪器,特别是用于航海的指南针,对促进古代世界贸易和沟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制造之一,由我国传到世界各地,对人类的进步和进展做出了重要的奉献。经过第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磁铁具有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并生疏和使用了指南针。他们会觉察,条形磁铁指...
第1页共6页A.肯定能B.不肯定C.肯定不D.无法推断A.餐厅的背景音乐B.电视里主持人的讲话C.走廊里的尖叫声A.空气不能传播声音B.空气能传播声音C.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无关A.温度B.物质C.环境A.机器的轰鸣声B.睡前的轻音乐C.汽车的喇叭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答案〔十〕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2.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得越慢,声音越〔〕。A.大B.响C.低3.以下声音属于噪...
《惊奇的纸》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4课。本课教学以纸为载体,通过改造一张纸,比较和体验纸改造前后性能的变化,沟通纸的这种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激发学生连续改造材料、觉察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本课教材包括以下几局部:第一局部——聚焦,承接第3课的内容,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原有认知阅历说说一般纸的特点,引发学生思考有什么方法让纸具有更多的本领。其次局部——探究,用“折叠”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