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宇宙航行6.5宇宙航行1复习回顾:1、万有引力定律的两类问题?2、万有引力定律问题的应用?2一、300多年前牛顿的设想牛顿就曾设想,从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则落点一次比一次远,如不计空气的阻力,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来.1、牛顿对人造卫星原理的描绘。3探究问题一:以多大的速度抛出这个物体,它才会绕地球表面运动,不会落下来?(已知G=6.67×10-11Nm2/kg2,地球质量M=5.89×...
第5章习题课2变轨问题双星问题1学习目标1.理解赤道物体、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的区别.2.会分析卫星(或飞船)的变轨问题.3.掌握双星的运动特点及其问题的分析方法.2内容索引Ⅰ重点知识探究Ⅱ当堂达标检测3重点知识探究Ⅰ4一、“赤道上物体”“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的比较例1如图1所示,A为地面上的待发射卫星,B为近地圆轨道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三颗卫星质量相同,三颗卫星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vC,角速度大小分别为ω...
当每个人都认为月亮不往下掉的时候,只有牛顿这样的人才能看到月亮正在往下掉。瓦莱里11666年夏末的一个温暖的傍晚,在英格兰林肯郡乌尔斯索普,一个腋下夹着一本书的年轻人走在他母亲的花园里,坐在一棵树下,开始埋头读他的书,当他翻动书页时,他头顶的树枝中有样东西晃动起来。一个历史上最著名的苹果落了下来,打在23岁的伊萨克牛顿的头上。恰巧在那天,牛顿正苦苦思索着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月亮在保持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4节1课前回顾基础速串课堂提能考点全通课后演练逐级过关2312宏观整合,微观提醒,回顾旧知短平快课前回顾基础速串3知识体系理一理4易混易错判一判(1)所有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椭圆。()(2)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速率是变化的,离太阳越远,运行速率越大。()(3)只有天体之间才存在万有引力。()(4)只要知道两个物体的质量和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由F=Gm1m2r2计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5)地面上的物...
第六章5宇宙航行1学习目标1.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2.认识同步卫星的特点.3.了解人造卫星的相关知识和我国卫星发射的情况以及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历程.2内容索引Ⅰ自主预习梳理Ⅱ重点知识探究Ⅲ当堂达标检测3自主预习梳理Ⅰ41.牛顿的设想:如图1所示,把物体水平抛出,如果速度,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一、宇宙速度图1足够大人造地球卫星5数值意义第一宇宙速度km/s卫星在地球绕地球做的...
当每个人都认为月亮不往下掉的时候,只有牛顿这样的人才能看到月亮正在往下掉。瓦莱里11666年夏末的一个温暖的傍晚,在英格兰林肯郡乌尔斯索普,一个腋下夹着一本书的年轻人走在他母亲的花园里,坐在一棵树下,开始埋头读他的书,当他翻动书页时,他头顶的树枝中有样东西晃动起来。一个历史上最著名的苹果落了下来,打在23岁的伊萨克牛顿的头上。恰巧在那天,牛顿正苦苦思索着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月亮在保持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1第一节万有引力定律2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内容.2.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适用条件,并会用其解决简单的问题.3.了解引力常量G.4.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掌握天体质量求解的基本思路.重点1.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认识与理解.2.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3.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难点1.对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及其适用条件的掌握.2.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
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1学习目标2学习重点考查热度理解太阳与行星间存在引力★★★能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表达式★★★3基础梳理4一、推导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基本思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由行星的运动情况推导行星的受力情况.5设太阳质量是M,行星质量是m,行星的轨道半径是r,线速度是v,周期是T,推导过程如下:牛顿第二定律F=mv2r圆周运动规律v=2πrT开普勒第三...
高考研究(一)万有引力定律的三类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由于重力是因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因此会出现与重力加速度有关的问题;由于行星绕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二者间的万有引力,因此会出现估算天体质量和估算天体密度的问题;还会出现两个行星做圆周运动的物理量比较问题以及双星模型等问题。1题型简述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实质上重力只是万有引力的一...
1请同学们粗略的来计算一下两个质量为50kg,相距0.5m的人之间的引力?NrGmmF7112216710.625.050506710.6思考:为什么说是忽略?2◆那么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又是多大呢?已知:太阳的质量为M=2.0×1030kg,地球质量为m=6.0×1024kg,日地之间的距离为R=1.5×1011kmF=GMm/R23.5×1022N非常大,能够拉断直径为9000km的钢柱。=3.5×1022(N)而太阳对质量为50kg的人,引力很小,不到0.3N。当然我们感受不到太...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方法。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3、理解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方法,体会定律的意义。第四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1引入:在1781年3月13日,这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晴朗而略带寒意的夜晚,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1738~1822)跟往常一样,在其妹妹加罗琳(1750~1848)的陪同下,用自己制造的口径为16厘米、焦距为213厘...
32akT回开普勒三定律顾复习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都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动,太阳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每个行星来说,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扫过相等的面积;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太阳行星ba1•行星为什么绕太阳如此和谐而又有规律地做椭圆运动?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3回顾历史:•...
第1节行星的运动学习目标核心提炼1.了解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历程。2个学说——地心说、日心说3个定律——开普勒第一、二、三定律2.知道开普勒三定律的内容。3.能用开普勒三定律分析一些简单的行星运动问题。1一、地心说与日心说阅读教材第32页第1、2自然段,知道地心说、日心说,认识地心说、日心说的不足之处。1.地心说:_______是宇宙的中心,是__________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__________。2.日心说:______...
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学习目标核心提炼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2个应用——测天体质量、发现未知天体1个基本思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个重要关系——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3.掌握综合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GMmR2=mgGMmr2=mv2r=mω2r=m4π2T2r1一、天体质量的计算阅读教材第41~42页“科学真是迷人”及“计算天体的质量”部分,知道利用g、...
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学习目标核心提炼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过程和思路。1种方法——月—地检验1个定律——万有引力定律1个常量——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内容、含义及适用条件。3.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万有引力,且遵循相同的规律。1一、月—地检验阅读教材第39~40页“月—地检验”部分,知道计算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合这一检验的过程。1.猜想: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得苹果下落的力是同...
第1节行星的运动11.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用了20年的时间研究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2.开普勒第一定律指明行星绕太阳的轨道为椭圆轨道,而非圆轨道;第二定律可导出近日点速率大于远日点速率;第三定律指明了行星公转周期与半长轴间的定量关系。3.近似处理时,可将行星绕太阳运动或卫星绕地球运动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且对同一中心天体的行星或卫星,a3T2=k中的k值均相同。2一、地心说与日心...
1古人的飞天梦2牛顿的设想:要成为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个速度至少应该有多大呢?3616.37109.8m/s7.9km/svgR21vmgmR人造地球卫星最小发射速度计算方法:方法一:由于卫星在地球附近环绕时,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看作由重力提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这也是近地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课本P30第3题4方法二:卫星做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12vGMmmRR11...
1请同学们粗略的来计算一下两个质量为50kg,相距0.5m的人之间的引力?NrGmmF7112216710.625.050506710.6思考:为什么说是忽略?2◆那么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又是多大呢?已知:太阳的质量为M=2.0×1030kg,地球质量为m=6.0×1024kg,日地之间的距离为R=1.5×1011kmF=GMm/R23.5×1022N非常大,能够拉断直径为9000km的钢柱。=3.5×1022(N)而太阳对质量为50kg的人,引力很小,不到0.3N。当然我们感受不到太...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第四章第四讲万有引力与航天102核心考点探究突破03模拟演练稳基提能栏目导航01基础再现双击落实04课后回顾高效练习201基础再现双击落实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________,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________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________.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_____...
第2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学习目标核心提炼1.知道太阳与行星间存在引力。2种方法——建立物理模型法、逻辑推理法2.能利用开普勒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表达式。3.通过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体会逻辑推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1阅读教材第36~38页“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部分,了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特点。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v2r和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k,可得:F∝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