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方案和成员单位考核办法为扎实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全面加强节约用水,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贯...
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方针、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倒逼生产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水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等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
第1页共7页创建节水型校园工作汇报为了切实推进我单位节水型机关建设,充分发挥我单位机关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表率作用,根据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加强全省公共机构节水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单位机关实际,制定本方案。一、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合理用水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创建节水型单位,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建立节约用水长效管理...
第1页共7页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建设节水型社会经验交流材料乌鲁木齐市地处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降水量少,蒸发量高,蒸降比大于7,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城市。全市水资源量10.5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500立方米,仅为全疆的1/10,全国的1/4,处于极度缺水边缘。面对我市水资源短缺的形式,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坚持“开源、节流和保护水源并重,节流优先”的方针,坚持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1页共4页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县20xx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随着“生态立县、产业富县、项目强县、科教兴县”县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水是自治县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命脉显得更加突出,为保障自治县经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特制定****20xx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一、...
第1页共4页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随着“生态立县、产业富县、项目强县、科教兴县”县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水是自治县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命脉显得更加突出,为保障自治县经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特制定****2021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一、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一)水资源...
第1页共9页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自查报告3篇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自查报告第1篇根据《县水务局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为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快节水型单位建设,我乡以党的群众路线开展为契机,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以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保障,认真开展了节水型政府创建活动。现将我乡2015年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情况自查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节...
第1页共8页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请大家参阅。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xx省节水型社会申报与考评细则(试行)》的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一、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现实性和紧迫性近年来,随着我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生态、城市用水需...
第1页共7页创建节水型校园工作汇报创建节水型校园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学校在学生宿舍、公共浴室、绿地浇洒这三个方面的用水量大约占到学校总用水量的90%,是高校节约用水管理的重点,如果能在这3个方面通过行政管理、技术改造、宣传教育等手段加强节水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工艺,实行计划用水,减少和杜绝用水浪费,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科学的用水体系,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构建绿色可持续的生态校园。(一...
第1页共10页创建节水型学校自评报告创建学习型企业自评报告三年多来,公司坚持以理念灌输为先导,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科技知识的学习,广泛开展学习型组织基本理论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全员创建认识,为创建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坚持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管理,大力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每年有规划、有主题地扎...
第1页共5页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节水型社会建设1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背景1.1水资源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2200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北方地区只有99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值的八分之一,水污染严重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目前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其中灌区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全国66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近110座严重缺水,18个主要沿海城市就有14个...
第1页共5页创建节水型学校自评报告宝应县曹甸镇中心小学创建扬州市节水型学校自评报告为了进一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节水意识,根据省委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苏发[2021]1号)、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教基—[2021]2号)、教育部《关于建设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教发[2021]3号)、水利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
第1页共33页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省属我国北方缺水省份,全省水资源总量398.8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44.1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23.60亿立方米,重复量68.94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79.57亿立方米。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5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2/3,世界的1/5。从我省现实情况看,水资源状况堪忧,污染严重,用水浪费,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第1页共15页建设节水型社会经验交流材料乌鲁木齐市地处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降水量少,蒸发量高,蒸降比大于7,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城市。全市水资源量10.5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500立方米,仅为全疆的1/10,全国的1/4,处于极度缺水边缘。面对我市水资源短缺的形式,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坚持“开源、节流和保护水源并重,节流优先”的方针,坚持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走可持...
第1页共3页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节水型高校建设情况汇报材料、学校概况中国矿业大学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学校设有16个学院,56个本科专业;学校有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10个、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有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7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
第1页共8页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文章标题: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省属我国北方缺水省份,全省水资源总量398.8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44.1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23.60亿立方米,重复量68.94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79.57亿立方米。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5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2/3,世界的1/5。从我省现实情况看,水资源状况堪忧,污染严重,用水浪费,供...
第1页共7页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前言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决策的基础和依据是信息。因此,信息是管理活动的基础,是联系企业管理活动的纽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量越来越大,对信息的处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要想随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运行情...
第1页共3页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随着“生态立县、产业富县、项目强县、科教兴县”县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水是自治县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命脉显得更加突出,为保障自治县经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特制定****2021年一、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一)水资源现状。县域内水资源总量为6...
第1页共4页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2021年我市被确定为全国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以来,根据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按照地委、行署的统一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紧紧围绕《***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相关内容,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为重...
第1页共7页创建节水型校园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学校在学生宿舍、公共浴室、绿地浇洒这三个方面的用水量大约占到学校总用水量的90%,是高校节约用水管理的重点,如果能在这3个方面通过行政管理、技术改造、宣传教育等手段加强节水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工艺,实行计划用水,减少和杜绝用水浪费,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科学的用水体系,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构建绿色可持续的生态校园。(一)采取必要技术措施,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