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相关文档,共6条
  •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新人教版 (3)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新人教版 (3)

    1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庄子》一书,通行本有内篇七章:《逍遥游》第一,《齐物论》第二,《养生主》第三,《人间世》第四,《德充符》第五《大宗师》第六,《应帝王》第七。这七篇,思想深透,风格飘逸,而且十分连贯。3外篇共十五篇文章,大部分非庄子手笔。《天地》、《秋水》《达生》、《山木》...

    2024-04-270741.38 KB0
  •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新人教版 (2)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新人教版 (2)

    《左传》1《曹刿论战》•文学常识•背景介绍•课文朗读•内容感知•人物分析•文言字词•课堂巩固2•《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3•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

    2024-04-270878.3 KB0
  •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新人教版 (1)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新人教版 (1)

    1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施行“仁政”帮助、支持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指违背道义3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

    2024-04-270142.51 KB0
  •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新人教版 (4)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新人教版 (4)

    1筑墙的泥水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quănfùyuègéxī起,被任用田间、田地被举用,被选拔狱官集市在小贩海边21)这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哪几个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这六位人物。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才显露出不...

    2024-04-27095.92 KB0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习题[共3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习题[共3页]

    ,完成8-11小题(15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2024-04-150555.5 KB0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内容分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内容分析

    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摆出观点,提挈全文。摆出观点,提挈全文。天时: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孟...

    2024-04-1001.39 MB0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