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解剖学复习资料1.在横断面上,识别距状沟前部的标志A.禽距B.侧副隆起C.侧副沟D.海马E.海马傍回2.内囊前肢与内囊后肢分界的标志A.豆状核B.壳C.苍白球D.尾状核E.背侧丘脑3.在横断层面上,小脑延髓池两侧的脑组织A.小脑扁桃体B.小脑半球C.小脑蚓D.枕叶E.舌回4.半卵圆中心以上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E.楔叶5.胼胝体压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内囊B.外囊C最外囊D.第五脑室E.第六脑室6.胼胝体压部横断层面上的...
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GEOLOGY主讲人:刘岁海lecturer:LiuSuihai活断层工程地质研究Engineeringgeologystudyofactivefault主要内容•概述•活断层基本特征•活断层鉴别标志•活断层调查研究方法•活断层区建筑原则第一节概述•活断层(activefault):一般是指现今正在活动的断层,或近期曾活动过、不久将来可能重新活动的断层。后者也称为潜在活断层(potentiallyactivefault)。•断层是地壳构造运动的重要形迹。有的断层形成...
肝横断层解剖及CT、MRI图像一.肝脏解剖(一)肝形态:•(二)肝分叶,分段及肝内管道肝门VGlisson系统肝A肝管肝内管道肝左V肝中V肝V系统肝右V尾状叶V肝右后V(三)肝门区及肝外胆道解剖•二.肝横断层解剖(一)肝段在肝横断面上的划分1.肝裂交汇点:下腔V左前壁2.肝裂在肝横断面上的识别:(1)正中裂:分开段Ⅳ与段Ⅷ、段Ⅴ。上部:为肝中V长轴或中点至下腔V左前壁的连线下部:为胆囊窝中份至下腔V左前壁的连线•(2)背裂...
任务5:断层水的防治一、断裂带充水规律二、断层水的探放三、断层防水煤柱的留设四、断层的注浆堵水五、水闸墙封堵突水点六、工程实例一、断裂带充水规律(一)断裂带的划分(二)断裂带充水特征(三)断裂两盘含水层和煤层的对接关系类型(四)断层的“活化”2(一)断裂带的划分断裂内带断裂外带断裂中带断裂构造影响范围分带示意图3(二)断裂带充水特征破裂结构面力学性质显观构造断裂构造分带充水特征备注鳞片状挤压片理带内...
构造地质学第9讲生长构造(growthstructure)9.1底辟构造diapirstructures9.2生长背斜syn-sedimentaryfolds9.3生长断层syn-sedimentaryfaults9.3生长断层syn-sedimentaryfaults•一、基本概念•生长断层:边发生断裂运动,边发生沉积作用的断层,称为生长断层,又称同沉积断层。表现在沉积岩的岩性、厚度和岩相等均受断层控制。理想的生长断层演化模式图9.3生长断层syn-sedimentaryfaults•二、生长断层的基本特征•1、断层性质...
东风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关键词:隧道断层破碎带支护施东风隧道是朔黄铁路线上第四长大隧道,系双线隧道,全长3290m,我部施工出口端DIK47+610-DIK48+974段,长1364m.其中DIK47+880-Dm48+040段通过Ⅱ类围岩断层破碎带,岩性主要为片岩、页岩、砂岩且夹薄层泥灰岩,节理、层理及裂隙发育,层面交错,风化极为严重,呈压碎状态,致使围岩自稳能力极差,成型困难针对上述情况,结合施工生产要素及施工生产能力,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
断层的组合类型济阳凹陷横剖面示意图(据王秉海等,1992)目录一、平面组合类型二、剖面组合类型一、平面组合类型一、平面组合类型常见的断层平面组合类型a—平行式断层;b—雁列式断层;c—帚状断层;d—环状断层;e—放射状断层;f—斜交式断层二、剖面组合类型二、剖面组合类型断层剖面组合类型a—阶梯状;b—地堑;c—地垒;d—“Y”字型;e—叠瓦状;f—花状1、阶梯状断层指一系列倾向相同,而走向又相互平行的正断层,...
断层的分类目录一、根据断层走向与两盘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四、根据断层的力学性质分类二、根据断层走向与褶曲轴向的关系分类三、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关系分类一、根据断层走向与两盘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一、根据断层走向与两盘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向断层顺层断层走向断层断层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倾向断层断层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垂直斜向断层断层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斜交顺层断层断层与岩层面大致...
断层的识别目录一、断层存在的直接标志3、1、断层面和断层带上的标志2、岩层上的标志断层两侧的伴生构造标志二、断层存在的间接标志一、断层存在的直接标志1、断层面和断层带上的标志断层擦痕阶步断层滑面(镜面)断层构造岩构造透镜体野外观测的断层带1、断层面和断层带上的标志--①断层擦痕指断层两盘相对错动,在断层面上留下的平行细密而均匀的摩擦痕迹。钉头痕:粗而深的一端指向细而浅的一端,代表了对盘运...
断层节理湖大断层断层面倾角一般在45°以上正断层倾角较为平缓逆断层逆断层上盘向上推移一定距离后经过剥蚀形成的平移/走滑断层地垒地堑庐山与鄱阳湖叠瓦式逆断层组合示意图角砾岩擦痕阶步张节理剪节理类型张节理剪节理概念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产状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产状稳定,延伸远切穿能力绕砾而过,个别且而粗糙一般切砾砂,平整应力状态最大主应力平行张节理方向最大主应力与剪节理方向呈一定角度接触...
石郞山隧道断层破碎带专题施工方案一、编制根据及编制原则1.1编制根据省有关法律与规1.1.5我单位历年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技术积累及设备。1.2编制原则1.2.5重视各项准备工作,尤其重视施工旳外部条件,使施工计划建立在可行旳基础上。断层编号产状°断层性质宽度(m)位置断层特性走向倾向倾角F127518582约80约ZK4+077附近里程位置ZK4+077,据物探资料显示,低电阻率,通过隧道轴线,与隧道轴线相交157°,对施工有直接影响,经...
贵州能发高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高山煤矿回风斜井井筒过断层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名称:高山煤矿回风斜井工程编制人:薛意超技术负责人:王辛太项目负责人:肖桂华施工单位:河南煤炭建设集团高山工程项目部编写日期:2023年12月15日高山煤矿回风斜井井筒过断层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审批签字表审批人员审批意见署名编制人施工队长安检通风安全、技术经理生产经理机电经理项目经理安全技术措施报审表工程名称:高山煤矿回风斜井工程致...
安全技术措施编号:队别:队长:编制:日期:断层安全技术措施审批意见生产办技术组采掘副总质量组生产矿长安监处总工调度室21上308运顺、21上309运顺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我队在掘的活井21上308运顺和21上309运顺于2006年11月29日揭露预计的f31断层,为了生产过程中能够安全顺利地通过f31断层,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断层特征:依据当前查明的情况,该断层走向296º,倾向198º,倾角78º,落差约为1.5m,断层处煤层顶板较...
标准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2102—2024X射线安全检查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CT)校准规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X-rayComputedTomographySecurityInspectionDevices2024-02-07发布2024-08-07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标准下载X射线安全检查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CT)校准规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X-rayComputedTomographySecurityInspectionDevices...
第1页共2页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谈安全生产之断层现象在探讨和研究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时,都一致强调要全方位,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可事实上许多供电企业的领导又切实感到,违章违纪引发事故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安全生产不能真正一声喊到底;从上到下、从管理到现场出现安全生产的断层现象。这个断层到底断在什么地方。根据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分析和研究,笔者以为这个断层就断在我们现场的工作...
第1页共5页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建筑文化的缺失与建筑文化断层分析摘要。传统的古代建筑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无法满足人们对住房舒适度和美观的要求,一些古老的建筑因为其结构复杂,且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很难达到现代建筑效果。因此古建筑文化遭到现代人的抛弃,而人们更愿意追求西方建筑风格。独具一格的古建筑文化在中国正慢慢消逝,但现代人也无法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导致中国建筑文化出...
ICS13.280CCSC5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817—2023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标准Standardfortestingofqualitycontrolin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s(PET)2023-03-07发布2024-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WSWS817—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
浅谈地质勘探中的断层勘探技术文档信息主题:关于“论文”中“期刊戒会议论文”的参考范文。属性:F-0DU7AH,doc格式,正文3019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作为经济论文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适用: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目录目录.....................................................................................................................................1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