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语文”的相关文档,共39185条
  •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出错率达到90%的实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出错率达到90%的实词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爱】误:喜欢正:吝啬【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按】误:按照正:审理【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拜】误:拜见正:授予官职【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报】误:报告正:回复【译文】有关部门为...

    2025-03-24024.88 KB0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常考六大题型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常考六大题型

    诗歌鉴赏常考六大题型1.分析形象1.提问格式:⑴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⑵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⑶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解答分析:形象(意象):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⑴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⑵形象蕴含诗人的思想和情感。⑶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

    2025-03-24018.69 KB0
  • 高中语文诗歌的意象鉴赏

    高中语文诗歌的意象鉴赏

    诗歌的意象鉴赏雨愁思,是古典诗歌中雨意象的主要含义。这主要是因为绵绵雨丝常常能引起诗人的情感共鸣,便常用这一意象来写心中的不尽愁思。借助具体雨意象与抽象的心理活动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传达出了诗人的或离别之绪、或思念之情、或厌倦之心、或悔恨之意、或国破家亡之痛。“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李端《宿淮浦忆司空文明》)但有时,雨意象也传达...

    2025-03-24117.91 KB0
  • 高中语文考试易出错的成语总结

    高中语文考试易出错的成语总结

    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

    2025-03-24026.03 KB0
  • 高中语文考试新题型及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考试新题型及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词语的比较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2、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A、“××”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B、“××”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②不能,删掉“...

    2025-03-24019.14 KB0
  • 高中语文考试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高中语文考试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不:同“否”;不。副词。...

    2025-03-24015.3 KB0
  • 高中语文考试文言文常用词语与固定结构总结

    高中语文考试文言文常用词语与固定结构总结

    1.表时间的词语(1)朔:农历的每月第一天。(2)望:农历的每月十五。(3)晦:农历的每月最后一天。(4)少间、少时:稍过片刻,过了一会儿。(5)斯须:一会儿,一刻工夫。(6)未几:不久。(7)既而:一会儿。(8)俄、俄而:一会儿,不多久,片刻。(9)翼日、翌日:次日,第二天。(10)食顷:一顿饭工夫。(11)少顷:一会儿,一刻工夫。(12)逾时:过了一会儿。(13)有顷:过了一会儿。(14)顷刻:一会儿,不多久。...

    2025-03-24023.62 KB0
  • 高中语文考试文言文常见通假字总结

    高中语文考试文言文常见通假字总结

    1.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2.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5.被:通“披”,穿戴。动词。“被明月兮佩宝璐。”6.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7.敝:通“弊”,弱点。形容词。“秦有余力...

    2025-03-24016.1 KB0
  • 高中语文考试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考试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

    五礼古代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1)吉礼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

    2025-03-24020.26 KB0
  • 高中语文考试高频易错考点专题

    高中语文考试高频易错考点专题

    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高频易错点应对策略1.语法基础薄弱,复杂句子理解不透彻——析句子成分,明标点作用,抓关键词语2.选项整合力度大,对比不够严谨——看变与不变处,避免改变文意或断章取义3.段内层次不清,分析理解存在偏差——分析结构,列提纲,分析前后例证关系4.缺乏逻辑意识,判断推理出现错误——掌握三种条件关系,厘清句间逻辑5.不明论据作用,理不清论证过程——掌握论点、论据、论证及三者间的关系6.不知设误方式,干扰角度...

    2025-03-24029.21 KB0
  •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名著考点总结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名著考点总结

    《堂吉诃德》简述《堂吉诃德》中一个令你难忘的情景。1:堂吉诃德第一次远出游的第一天将一家客店当作城堡。要求“城堡主人”给他举行骑士受封仪式。店主是个爱开玩笑的人,他看堂吉诃德有点疯傻,入店后又打了骡夫,怕再出乱子,便赶快满足了堂吉诃德的要求。店主叫一男孩子点了蜡烛,又叫两个妓女跟着。他自己则拿了一本帐簿要堂吉诃德跪在他的面前。然后,他对着帐簿念念有词,在堂吉诃德的颈窝上狠狠打了一掌,又用剑在他的...

    2025-03-24031.93 KB0
  • 高中语文基本文体知识识总结

    高中语文基本文体知识识总结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对偶、反语三、表现手法、写作方法:象征、联想、想像、烘托、反衬、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借物喻理、状物抒情、、情景交融、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结合、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

    2025-03-24022.05 KB0
  • 高中语文红楼梦复习资料:林黛玉进贾府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红楼梦复习资料:林黛玉进贾府知识点总结

    1.《红楼梦》通过《林黛玉进贾府》向读者“初步展现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概貌”。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这一回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这一典型环境?这样写有何用意?答:《林黛玉进贾府》主要从外观、布局和陈设三个方面描绘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即外观宏伟富丽,布局十分讲究,陈设华贵之至。这样写的用意是:(1)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例如开头写贾府的“兽头大门”,门前的“两个...

    2025-03-24024.01 KB0
  • 高中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背诵

    高中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背诵

    《论语》(共十则)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

    2025-03-24043.13 KB0
  • 高中语文古诗词基础知识及意象大全

    高中语文古诗词基础知识及意象大全

    古诗词基础知识及意象大全【诗歌分类】体裁――――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题材内容――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咏怀诗表达方式――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每句字数――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写作风格――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李清照、柳永)【常用鉴赏术语】表达方式:抒情、描写(人、物、景)、叙述、议论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借代、对比、对偶、拟人、用典、化用、铺陈表现手法:比喻、起兴、...

    2025-03-24020.63 KB0
  • 高中语文常用新成语含例句

    高中语文常用新成语含例句

    【常用新成语(例句全是正确的)】【爱恨情仇】充满了恩爱与仇恨的复杂的感情纠葛。多用于影视等文艺作品的情节介绍。如:一流的制作,豪华的阵容,加上跌宕起伏的精彩剧情,扣人心弦的爱恨情仇故事,让很多电视观众大饱眼福。【暗箱操作】利用职权暗地里办事(多指不公正、不合法的)。如:著名影视剧作家王兴东炮轰金鸡奖评选的暗箱操作,引起媒体和观众的广泛关注。【凹凸有致】①形容女性身材曲线起伏。如:外表靓丽的她身材高...

    2025-03-24122.67 KB0
  • 高中语文常用词语总结

    高中语文常用词语总结

    1.表示“看”的字词:瞥、瞅、望、瞄、瞪、盯、观察、凝视、注视、看望、探望、瞻仰、扫视、环视、仰望、俯视、鸟瞰、俯瞰、远望、眺望、了望2.表示“说”的字词:讲、曰、讨论、议论、谈论、交流、交谈3.表示“叫”的字词:嚷、吼、嚎、啼、鸣、嘶、嘶叫、嚎叫、叫嚷4.表示“第一”的字词:首、元、甲、子、首先、冠军、魁首、首屈一指、名列前茅5.象声词(表示声音的):吱呀、喀嚓、扑哧、哗啦、沙沙、咕咚、叮当、咕噜...

    2025-03-24021.52 KB0
  • 高中语文常考文言文高频词、同类词总结

    高中语文常考文言文高频词、同类词总结

    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1.诣:到,去。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赋税),也可以做名词“税款”。4.风、化:教育感化。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

    2025-03-24072.07 KB0
  • 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

    2025-03-24043.94 KB0
  • 高中语文:古代官职变动文化常识总结

    高中语文:古代官职变动文化常识总结

    表授予官职1、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3、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4、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5、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6、除:任命...

    2025-03-24117.56 KB0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