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思想内容的一般方法(写什么内容,抒什么感情)1、审标题,搜取信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交待了很多信息。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幽:深远,僻静,隐蔽的,不公开的。这些都能帮助考生答题。2、看作者,知人论世高考大都选名家作品,这些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自...
(一)古代官职类别说明中央官职三省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六部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
一、思辨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A1.[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异:“爱财如命”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一毛不拔”偏重行为上的自私,语意轻一些。2.[安分(fèn)守已循(xún)规蹈矩(jǔ)]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异:“安分守己”偏重于拘守本分,不胡来:“循规蹈矩”偏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3.[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异:“安之若素”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随遇而安”强调能适应任...
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8...
1.题目:《青年择业,心系国家》①以国为本,为国挥洒汗水。②以社会为动力,替社会照亮前路。③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追求,极力展现近乎完美的自我状态。2.题目:《深植厚壤,头顶星空》①深植厚壤彰显的是时代青年的本分扎实。②头顶星空昭示的则是明日栋梁的赤诚情怀。③无论选择何种职业,都要全身心投入,目不窥园,扎实做精,同时反刍吐丝,哺育社会国家。3.题目:《选职业,少偏见》①选职业,少偏见,别让金钱蒙双眼。②...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每小题3分,共计150分,时间共60分钟)1、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及笄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指称的年龄分别是:()A、15岁、20岁、30岁、40岁B、女子15岁、男子20岁、50岁、60岁C、女子15岁、男子20岁、30岁、40岁D、13岁、20岁、30岁、50岁2、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寿联多为五字...
1.爱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3.被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
一、小说的情节结构1.小说情节概括1)基本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2)按时间: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高潮往往是矛盾冲突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最后一课》:上学路上——上课之后——上课经过——宣布放学。3)按空间(场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4)按线索:人、物、事、情等。《清兵卫与葫芦》,弃葫芦——痴葫芦——玩葫芦——卖葫芦(物...
《人民日报》《国风新奏,雅韵和鸣》《四季轮转,标注岁月》《用双脚丈量“无穷之路”》《奋斗驱萧索,不负少年时》《赓续历史文脉,展现文明风采》《南方日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让文艺的天空正气充盈》《河山成锦绣,国土绘丹青》《铁血今犹在,山河已无恙》《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光明日报》《捕捉最“弱”的光》《爱与尊严,让生命律动如歌》《纵在无声世界,亦要绽放光彩》《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
掌握常见的谦敬词语中华民族崇德尚礼,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卑己达人。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一些敬谦辞。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谦辞是表示谦虚或谦恭的言辞,一般对己。古代谦称一、王侯自称【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自称专用。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如《史记》:“朕为始皇帝。”【寡人】皇帝的谦称,译为“我”。如《...
1.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坦白无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诚待人。辨析:“开诚布公”和“推心置腹”;都有诚心待人的意思。但“开诚布公”偏重形容心地坦白、无私;“推心置腹”偏重在形容两人的交情很深厚。披肝沥胆: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辨析:“披肝沥胆”和“肝胆相照”;都形容对人...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正:吝啬。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正:授予官职。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
费尽心思→殚精竭虑齐心合力→勠力同心审慎选取→博观约取克服困难→攻坚克难温文含蓄→风流蕴藉风餐露宿→栉风沐雨前程远大→云程发轫勤奋谨慎→朝乾夕惕同舟共济→和衷共济国泰民安→海晏河清船只很多→轴轳千里隐恶扬善→激浊扬清条件艰苦→爬冰卧雪贪小失大→舍本逐末展翅高飞→振翮高飞沙场作战→横戈跃马凭吊古迹→吊古寻幽除旧立新→革故鼎新年老无功→白发青衫传承延续→弦歌不辍汲取精华→含英咀华春景艳丽→桃蹊柳陌...
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
1.和苏轼一起赏月2.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3.试问千年有多重4.将奉献进行到底5.梅花盛开的地方6.包容,千年的美丽7.遗忘教你洒脱8.勤俭,从这里开始9.精神的三间小屋10.揣好梦想上路11.昨夜雨,今朝下12.守候心灵的春天13.沙尘暴会诊报告14.不能向挫折称臣l5.心灵的储蓄16.作别西天的云彩17.与爱心同行18.爱是怎样炼成的19.牵挂是一种美丽20.有一种失败叫成功21.没有主题的演讲22.没有翅膀的飞翔23.心星点...
初中语文课堂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纵观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发现大多数地区仍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这并不利于学生德育的提升。初中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阶段,通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同时也能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三观”,这对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很有帮助。一、初中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的现状首先,在我国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
在2024年X市初中语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开幕式上的讲话期待已久的X市第六届初中语文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今天即将拉开序幕。在美丽的X中,如果您想要结识更多优秀的语文同仁,想要看见更多新的风景,想要创造更多的精彩,那我们就一起保持空杯之心,兴奋、愉快地踏上这段旅程。各位老师,当比赛通知出来以后,我听到很多青年教师反馈说太难了。这一届比赛,包括古诗词粉笔字默写、即兴演讲、无生课堂教学展示、答辩、作业设计、听...
1.喜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恬静,喜欢“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安详,喜欢“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雅然。更歆羡于“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旷达胸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情怀,“满载鲂鱼都换酒,斜风细雨又空归”的闲适心境。以为那才是享受生活,体会生命。(《落瓣》)2.没有人会将看漫天的雪花与雄浑联系到一起,可雪崩时铺天盖地的威压,却足以让群山为之颤栗。没有人会去留意脚边一只蚂...
一、爱国,热爱民族,热爱传统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4、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5、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文天祥6、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论》二、热爱生命,感恩,爱心,热情1、当我们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