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5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状况受,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应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1)自然条件:条件具体影响典例气候光照的强弱,昼夜温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新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糖分含量高,品质好热量条件决定了积温和生长期,从而决定了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南稻北麦,南甘(蔗)北甜(菜);海南一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降水的多少及分配...
考点1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依据全球定位系统所具有的特征,其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并不意味着卫星定位必须使用4颗以上的卫星。根据3颗卫星提供的材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有4颗卫星提供材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确度外,还可以迅速计算出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因此,使用3颗卫星就可以粗略定位了。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度...
考点2荒漠化的防治1.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2....
考点12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明确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原理及一般步骤与操作操作要点,提升对实验基本操作及仪器的使用,学会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方法。【精确解读】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药品和方法所进行的一种规划。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1)明...
考点4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下图所示:2.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
考点7气候类型的综合判读气候类型的综合判读★★★★○○○○1.世界部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气候类型分布规律主要特点形成原因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形成湿季,在信风带控制下形成干季热带季风气候10°N至25°N之间的大陆东岸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考点6季风环流季风环流★★★★○○○1.季风的形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月份在北纬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又称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低压中心(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低压中心(冰岛低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影响,大气由亚洲高压吹向阿留申低压和赤道低压,在东亚季风区表现为西北季风,在南亚...
考点13探究性化学实验【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探究性化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涉及对物质性质的验证与探究,明确操作先后流程,学会解答操作流程题一般要思考的几个问题及制备实验中易错点分析。【精确解读】一、物质性质的验证与探究第1步明确实验干什么审题干及设问,明确实验目的。第2步↓题干信息有什么审题干明确物质的特性及其他有效信息。第3步↓思考实验原理是干什么根据实验目的、题干信息及已有知识,设想探究、验证物质性...
考点7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中的问题与对策1.问题问题原因或表现产业升级面临困境①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长江三角洲地区崛起;②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不及长江三角洲地区;③外商投资区位选择转向扩大市场规模,迁往其他地区;④南岭阻隔,国内腹地范围较小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①城市人口、数量迅增,城市规模急胀;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严重滞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缺少分工合作,竞争力下降;...
考点6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重点是浓硫酸的特殊性质、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性质差异及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还原性。【精确解读】一、硫化氢1.硫化氢的分子结构:H2S的分子结构与H2O相似,呈角形,是一种极性分子,但极性比水弱,不能形成氢键.熔点(-86℃)和沸点(-71℃)都比水低;2.硫化氢的物理性质: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考点09工业区位条件的选择1.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3.工业区位选择宏观上分析方向(1)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主要考虑土地(是否平坦、广阔,适于建筑)、水源(是否丰富、近便)、原料、燃料(丰富的程度)。(2)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分析以下几方面:3.工业区位选择微观上分析方向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要充分考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从环境效益的要求看,工业生产布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
考点01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判读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特征含义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②同图等距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③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④一般不相交,重叠为陡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⑤疏缓密陡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坡度愈缓;反之坡度...
考点05河流补给类型和水文特征1.河流的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雨水补给多雨季节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储量、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
考点10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1.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工业化是指工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背景和条件3.珠江三角洲地...
考点03常见天气系统的判断1.锋面系统锋面系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对世界和我国降水量的变化及旱涝灾害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复习关键是把握锋面活动的特征。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主要区别气团势力冷气团强,暖气团弱暖气团强,冷气团弱势均力敌移动方向冷气团的移动方向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回摆动锋前锋后暖气团在前...
考点04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判读1.气候的形成因素(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热量带最热(或最冷)月平均气温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亚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亚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2)海陆位置①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亚热...
考点08农业区位条件的选择1.农业生产条件分析(1)自然因素(静态因素)自然因素分析要点气候光照①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更多有机物。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瓜果比较甜②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如西欧地区因光照不足,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农业以乳肉畜牧业为主③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的问题。如我国东北平原,虽然纬度较高,但夏季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热量①热量充足,生长期...
考点02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下图所示:2.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