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实验设计思路《生物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节实验课,我正是秉承了这些理念而设计的。教学中,我的角色是引导者、参与者和分享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结合我校“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的教学模式,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接着引导学生质疑,提出...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核素学习目标1、了解质量数的含义和原子的表示方法2、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3、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种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新知预习知识点一:元素、原子、质量数1、元素是具有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只讲不讲个数,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同一类元素”:包含相同的各种原子或离子。2、原子由原子核和构成,原子核由和构成。原...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课时)应用时间:25分钟实用时间:分钟一、选择题()1.某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4,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A、HXB、H2XC、XH3D、XH4()2.下列的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A、Ca(OH)2B、NaOHC、RbOHD、Al(OH)3()3.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铍(B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C、硫酸锶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分子能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其平衡常数成为水的离子积常数;2.了解强、弱电解质的特点,知道弱电解质的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并能结合实例进行描述;3.能够书写常见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所需要的信息;2.学习水的电离及强、弱电解质的判断,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3.培...
第2章第2节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质、电离的含义;2.能够区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明确电解质导电的条件,会书写电离方程式;3.能通过观察、辨识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导电,掌握化合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并能从微观层面理解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导电的原因,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且能运用电离方程式表征电解质的电离。学习过程一、电解质及其电离【探究活动】实验一盐酸、NaOH溶液、NaCl...
第二十六讲基本营养物质1.(2017届扬州市学测第三次模拟)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1)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油脂、淀粉都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蛋白质在人体中完全水解产生(填物质名称),油脂在人体中水解生成(填物质名称)和甘油,淀粉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写出该过程的反应方程式:。(2)市场上销售的食盐品种很多。下列食盐中,所添加的元素不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填字母,下同)。a.加锌盐b.加碘盐c.加钙...
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学习物质分类的方法和意义2.复习相关的概念二、学习过程[思考与交流]1、分类指的是什么?2、完成课本P24页思考与交流(一)常用的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有哪些?1、对Na2CO3、Na2SO4、、K2CO3、K2SO4四种盐分类。(1)以组成其中的阳离子为标准分类:_______________盐和_______________盐.(2)以组成其中的阴离子为标准分类:_______________盐和_______________盐.(3)在交叉分...
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教学目标]:1.从化合价、电子得失或偏移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2.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3.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判断。【复习回顾】1.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2.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Zn+2HCl=ZnCl2+H2↑B.Ca(ClO)2+2HCl=CaCl2+2HClOC.Pb3O4+8HCl(浓)=3PbCl2+Cl2↑+4H2OD.3Cl2+6KOH(浓)5KCl+KClO3+3H2O[教学过程]: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问...
第2章第2节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认识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3.了解常见离子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内容认识到离子反应是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并且锻炼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从现象中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迁移应用体会到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三)情...
第九讲常见的天气系统一、单项选择题(2018届扬州学测模拟7~8)2016年11月21日,北京迎来了冬季的第一场雪。据此完成1~2题。1.形成北京2016年冬季第一场雪的天气系统是()ABCD2.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2017届南通学测模拟11~12)下图为“某年12月10日14时和11日8时近地面等压线(hPa)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3.图...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第1课时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及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并能结合实例进行描述。2.学生能写出溶度积的表达式,知道溶度积常数(溶度积)的含义。3.能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转化过程进行分析,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并能对相关实验的现象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过程与方法:在探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实验中,学生学会自主设...
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一课时)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一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2、细胞如何吸水和失水学习疑问学习建议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先通读教材,在教材中分析水分子如何跨膜运输,再完成自主预习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最后读教材或查资料,解决问题。2.完成时间40分钟【相关知识点回顾】1、半透膜: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的薄膜。它...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一、选择题1.如图,向烧杯中滴加几滴浓盐酸,CaCO3固体还有剩余(忽略体积、温度的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A.c(Ca2+)B.c(CO32-)C.c(H+)D.c(碳酸钙的溶解度)2.己知室温时Ksp[Mg(OH)2]=1.8×l0-11,则此温度下Mg(OH)2在pH=12的NaOH溶液中的最大溶解浓度为()A.1.8×l0-7mol/LB.1.0×l0-5mol/LC.1.0×l0-7mol/LD.1.8×l0-9mol/L3.已知:Ksp[Fe(OH)3]=4.0×10-38,K...
第二章第2节离子反应(3)【学习目标】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学习重点】离子共存【学习难点】离子共存【学法指导】通过小组讨论、加深理解和应用。【知识链接】1.常见的强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强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所有硝酸盐都______;氢氧化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溶,_________微溶,其余都...
胞吞和胞吐1.据韩国《中央日报》网站2011年4月9日报道,4月7日,韩国传闻全境下起了“辐射雨”,大批韩国民众前往超市等地抢购碘盐及海带等物品,希望以此“抗辐射”。韩国老百姓这一做法的“理论依据”是:人的甲状腺能利用碘,“辐射雨”中含有来自福岛的核泄漏物131I,而碘盐和海带含127I(正常碘),人体甲状腺通过吸收利用127I可以竞争性抑制对131I的吸收利用。甲状腺能吸收碘,而其他器官难以吸收碘的原因是()A.碘的...
胶体的制备及其性质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化学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本节课是以学生初中学习的纯净物、混合物、溶液和浊液等知识为基础,提倡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出发,在介绍了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基础上引入胶体的概念。本节的探究学习,既有助于巩固初中所学的内容,也对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习和研究化学当中具有不...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练习一()1.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二氯甲烷(CH2Cl2)就是其中一种。下面是关于二氯甲烷的几种说法:①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它是由氯气(分子式为Cl2)和甲烷组成的化合物,③它的分子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④它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化合物。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④()2...
第二节离子反应练习三()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B.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C.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D.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Mg2++2OH-===Mg(OH)2↓()2、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表示的是A.Na2CO3+2HCl=2NaCl+CO2↑+H2OB.NaHCO3+HCl=NaCl+CO2↑+H2OC.K2CO3+H2SO4=K2SO4+CO2↑+H2OD.K2...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n):电子层n各电子层序号符号1234567与核的距离能量看教材P13-14页,1~20号元素的各电子层电子数,联系学过的知识,思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规律?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总是先电子层里,然后电子层上(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个(3)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K层为最外层时,个)。(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个。练习:...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一、选择题1.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提示:BaSO4(s)Ba2+(aq)+SO(aq)的平衡常数Ksp=c(Ba2+)c(SO),称为溶度积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aHCO3的水解:HCO3-+H2OH3O++CO32-B.醋酸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