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习目标1.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3.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现的一●预习自测时间人物实验依据结论或假说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组成的20世纪初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进行化学分析膜的主要成分是和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从红细胞中提取脂质,铺...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4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一、选择题1.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AlCl3、NH4Cl、Mg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0~a段加入的NaOH溶液与NH4Cl反应B.在b~c段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C.在d~e段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H2OD.在滴加NaOH...
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与技能1.巩固物质的分类及方法,了解胶体的主要性质;2.进一步巩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解决离子共存问题。3.进一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有关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专题知识复习,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引起对学习方法的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复习知识点,体会分类学习在物质和化学变化规律中的重要性,树立分类观,感受学习的快乐。重点离子方程式及离子共存、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和计...
元素周期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2.掌握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周期性排布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能力及演绎归纳能力。2.在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是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的以及客观事物本来...
第2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1.锗、锡、铅均是第ⅣA族元素,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D)A.第ⅣA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B.铅能与稀硝酸反应并放出氢气C.在化合物中锗、锡、铅只有+4价D.锗、铅的+4价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顺序:Ge(OH)4<Pb(OH)42.甲~庚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己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A.丙与戊的原子序数...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2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概念和电离平衡常数与电离程度的关系。2理解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及对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重点)3.了解常见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常数大小,能比较它们的电离能力强弱。(难点)【教学过程】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一、基础巩固题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B.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C.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一定是两种不同的物质D.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只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作氧化剂2.下列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A.Cl2+H2O===HCl+HclOB.CaO+H2O===Ca(OH)2C....
第八讲气压带与风带一、单项选择题(2018届南京学测模拟9~10)右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甲、乙中必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1)学习目标1.知道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胶体的概念和判断,并能够迅速区分溶液,胶体和浊液。新知预习知识点一:分散系相关概念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知识点二:分散系的分类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固、液)来分,有9种类型,试举例:分散质分散剂实例气气液气固气气液泡沫液液固液气固泡沫塑料1液固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固固有色玻璃、合金2、当分散剂是水或其...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单元测试题3一、选择题1.某溶液由Na+、Ag+、Ba2+、Al3+、AlO2-、Fe2+、NO3-、Cl-、SO42-中若干种组成,现将溶液分成两等份,再分别通入足量的NH3和SO2充分反应后,最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有()A.Ag+、Al3+、NO3-B.Ba2+、Al3+、Cl-C.Ba2+、Al3+、NO3-D.Al3+、NO3-2.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有几个()①用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②用分...
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习目标1.理解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重点)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难点)●预习自测一.渗透作用的发生有两个条件,第一,有_________膜,第二是半透膜两侧有_______差。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2)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三、植物细...
物质的分类课题物质的分类课时1课型习题课教学重点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2.说出溶液、胶体、浊液三大分散系的特征依据:考纲1了解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的含义2掌握胶体的性质教学难点胶体的性质依据:胶体的性质是本节课重点内容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2说出溶液、胶体、浊液三大分散系的特征、比较二、能力目标运用胶体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理由:依据会考、高考考纲得出...
2.2离子反应(二)1234567891011121、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应使等号两边(多选)()A.离子的数目相等B.粒子的总的物质的量相等C.正电荷或负电荷总数应相等D.各元素原子的数目应相等2、下列化学方程式与相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A.2FeCl3+Cu=2FeCl2+CuCl22Fe3++Cu=2Fe2++Cu2+B.2HNO3+CaCO3=Ca(NO3)2+CO2↑+H2O2H++CO32—=CO2↑+H2OC.Fe+2HCl=FeCl2+H2↑Fe+2H+=Fe2++H2↑D.Cu(OH)2+2HCl=CaCl2+2H2OOH—+H+=H2O3...
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学习目标1.巩固物质的分类及方法,了解胶体的主要性质;2.进一步巩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解决离子共存问题。3.进一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有关概念二、教学过程一、物质的分类二、分散系1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与B.胶粒一定不显电性C.胶体一定是混合物D.胶体一定是液体2、FeCl3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都能透过滤纸B.都成红褐色C.具有相同的颗粒直径D.都...
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2017宿州高一检测)下列第ⅠA族元素中,元素金属性最弱的是(A)A.锂B.钠C.钾D.铷2.(2016新编题)探究金属钾比金属钠活泼性强,下列方法无效的是(B)A.查阅资料,比较钾与钠的原子结构B.查阅资料,比较钾与钠的主要化合价C.查看钾、钠在常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D.在相同条件下使钾、钠分别与水反应,观察、比较反应快慢3.在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
第2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一、选择题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会产生一道道光柱气溶胶产生的丁达尔效应B炒菜时加碘盐要在菜准备出锅时添加食盐中的碘受热易升华C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明矾具有杀菌消毒功能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水果中的葡萄糖能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AB.BC....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题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教学难点提出问题,做出假设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渗透作用的条件2.通过实验找出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3.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二、能力目标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理...
第二十六讲基本营养物质测试内容测试要求考情追踪1.了解食物中的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常见营养物质,知道它们对人体健康的意义BⅠ2012、2013、2014、2016(非)2.了解氨基酸和蛋白质在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特点B2013、2017(非)3.知道人体必需的常见氨基酸A2014、2017(非)4.知道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常见食物A2014、2016(非)5.了解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生化反应,如淀粉、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的消化和吸收等BⅠ...
第2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教学目标】根据大纲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职高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记住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2)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化学性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提问、讨论和总结(1)培养学生运用...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水的电离以及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含义。2.回忆学过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能够区别强弱电解质,知道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学习过程】一、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问题1]纯水能导电吗?它能电离吗?①实验发现水仍具有导电性,说明纯水中的离子,它们是和,是由水分子电离产生的。水的电离方程式:②水的电离是(填可逆或不可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