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B.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C.金属单质一般只能作还原剂D.金属元素被还原时所得产物一定是金属单质2.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B.常温常压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3NAC.1.8g的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D.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3.下列...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渗透作用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自读教材夯基础]1.渗透作用具备的两个条件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连线]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2)质壁分离与复原: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③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维持原来形态分析教材P60“问题探讨”,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漏斗液面升高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单位体积的清水...
课题14:细胞的物质运输功能【课标要求】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考向瞭望】生物膜选择透过性的实验验证和分析。【知识梳理】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原理:发生了渗透作用,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半透膜。2、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红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1、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2、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3、当...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2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一、选择题1.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HCO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通入C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升高溫度,)()(c233COcHCO减小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2.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纯碱溶液去油污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3...
第2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学习目标1.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及分类,能够区分辨析2.认识丁达尔效应,掌握胶体的概念、特性及应用3.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学习过程一、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1.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在另一种(或多种)中所得到的,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叫,能容纳分散质的叫。2.分散系可分为、和。3.不同类型分散系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溶...
第2章第2节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学习目标1.能准确的判断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提高辨析能力。2.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学会从导电能力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3.激情投入,体会分类的思想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学习过程一、电解质及其电离1.电解质:指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例如:。2.电解质(如酸、碱和盐)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为什么能导电,这是因为在此条件下能电离出自...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4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熟记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的名称及用途。2.学会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计算方法和误差分析。【教学过程】一、离子反应的应用1.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方法【提问】Fe2+、Fe3+、NH4+、Ag+、Ba2+、Al3+、Cu2+、CO32—、SO32—、SO42—、Cl—、Br—、I—该如何检验?并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学生】回答【教师】离子反应还可以...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2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2.认识盐类水解的规律,学会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3.学会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4.认识水解平衡的移动。过程与方法体会“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关系------溶质微粒与溶剂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分析问题的思路,把握住问题的本质,把握研究溶液体系溶质与溶剂间相互作用的思想方法。情感...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一、基础巩固题1.下列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CuO+H2Cu+H2OB.C+2CuO2Cu+CO2C.Fe2O3+3CO2Fe+CO2D.Fe+CuSO=FeSO+Cu2.下列两组物质:①CO2、P2O5、CaO、SO2,②Cu、Mg、Zn、Al。每组中有一种物质在某些化学性质或分类上与其他几种物质不同,这两种物质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3.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4.有以下6个反应(反应条件略):A.2Na+2H2O==2NaOH...
第三节化学键第二课时共价键学习目标1、理解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掌握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2、会书写常见共价分子的电子式、结构式,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3、会判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4、了解化学键的分类5、能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新知预习知识点一:共价键1、概念:原子间。2、成键三要素:成键微粒:,成键本质:,成键元素:。3、分类:⑴极性键: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知识准备】元素、原子的相关知识【自学目标】1.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2.知道C、H、O等常见的同位素及其应用【知识建构】三、核素:1、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和核外带负电的构成的。原子核由和构成。在化学上,我们为了方便地表示某一原子。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出其质子数,左上角标出质量数AZX如:11H126C147N168O2311Na3115P21H31H两个关系:原子序数===质量数(A)=(Z)+...
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碱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化学性质均很活泼B.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增多,金属性依次增强C.碱金属元素的单质的密度均小于1gcm-3D.碱金属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降低解析:碱金属元素单质中,Rb、Cs的密度均大于1gcm-3,所以C错误。答案:C2.关于钾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①与水反应比钠剧烈②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小③它的氧化物暴露于空气...
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一.选择1.关于碱金属单质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都能够在空气中燃烧B都能够与水剧烈反应C都是柔软的银白色金属D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2.钾和钠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中能最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A.都是金属元素B.原子半径相差不大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最高化合价相同3.某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是第5层,其上有1个电子,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其单质常温下跟水反应不如钠剧烈B其...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三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2)学习目标1.了解胶体的主要性质,学会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和胶体。2.知道比较稳定的原因,并了解能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新知预习知识点四:Fe(OH)3胶体的制备向25mL中逐滴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色,停止加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五:胶体的性质1、物理性质①力学性质:布朗运动②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而形成了...
第2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2)①使学生了解分散系的概念,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区别。②使学生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及其应用(3)过程与方法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自主学习分散系概念②通过对胶体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运用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提高学...
第七讲大气受热过程一、单项选择题(2018届南京学测模拟5~6)冬季,农民用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右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a、b、c、d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c与d代表的辐射相比,c是长波辐射B.d代表的是地面辐射C.a代表大气的反射作用D.b代表的辐射大小与天气状况无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是b代表的辐射小B.出现霜冻的夜晚a代表的辐射较大C.人造烟幕防冻主要...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弄清溶液酸碱性与[H+]、[OH—]及pH的关系,。2.通过练习掌握pH的简单计算。3.了解常用测量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了解从水到水溶液、从单一物质到多种物质、分清主次矛盾的研究思路。学生学会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体验类比、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思维能力以及研究问题的能力。2.学生通过环环相扣的习题的计算,归纳出有关溶液pH计算的技巧...
第2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一、选择题1.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受热易分解,但在198℃以下是稳定的。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①蛋白质的变性②蛋白质的盐析③胶体聚沉④盐类水解⑤焰色反应⑥氧化还原反应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C.②...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知道按成因分类有三大类岩石。2.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绘制“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简图”,并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转化的地质作用条件、顺序和结果。【学习重点】三大类岩石转化。【学习难点】三大类岩石转化的地质作用条件、顺序和结果。【学习过程】【自主先学】地壳的物质组成1.化学元素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课题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课时1课型习题课教学重点辨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含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范围依据:考纲掌握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教学难点运用电离的定义写出各个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依据:‘电离方程式’是历年会考的重点内容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辨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含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范围2写出各个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二、能力目标运用运用电离的定义写出各个物质的电离方程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