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课时)1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会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23走到花丛中,你闻到了花香。在这里,你又感觉到了什么气味?45一、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实验3—1】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6一、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实验3—1】操作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品红,静置,观察现象。现象结论品红在水中迅...
知道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1比较等量硫酸铜在水中溶解的快慢。活动2实验步骤3实验步骤4实验现象与结论A1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第1课时)1学习目标1.能说出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能说出元素的分类、在地壳中含量的不同。学习重点1.元素的概念。2.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2小明最近感到有明显的生长疼痛且经常腿软、抽筋、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和容易疲倦,经医生诊断后才知道,原来是缺钙。医生有时说某人缺锌、缺钙等,其实是指缺锌元素、钙元素。那么什么是元素呢?元素和我们刚刚学过...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课时)1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2.掌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2黄金搭档广告3想一想“钙”、“锌”指的是什么?一、元素4一、元素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A101氢原子B112氢元素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A6612碳原子B6713碳元素你能总结出元素的定义吗??5一、元素元...
单元整合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专题一、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1.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实心球体B.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A错误;质子、中子构成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体积很小,电子位于原子核外的很大空间内,B错误;一个质子的质量约为一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C错误;D正确。答案...
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达标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空气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以下气体不能直接从空气别离得到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电光源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2.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的各成分都有其重要作用,了解空气的用途及保护空气都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有关空气各成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选项是〔〕A.氧气——供应呼吸B.稀有气体——用于电光...
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的组成〞过关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空气中化学性质不活泼且含量较多的气体是〔〕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二氧化碳2.汽车平安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3.酥脆的饼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软,原因是空气中含有〔〕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4.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约占78%的气体是A.氧气B....
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综合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洁物的是〔〕A.牛奶B.酱油C.蒸馏水D.葡萄酒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物质是〔〕A.硫B.木炭C.蜡烛D.红磷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因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后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五分之一,所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
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能力提升练习题一、选择题1.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响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
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的组成〞竞赛辅导练习题一、选择题1.空气是一种珍贵资源,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成分按体积计,氧气约占〔〕A.78%B.21%C.50%D.1%2.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人造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是70%,O:的体积分数在20%左右,还有CO2等其他气体.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专题:“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质量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操作能到达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铜粉末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B比拟Zn、Cu、Ag的金属活动性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C别离铁粉与铜粉混合物参加足量稀硫酸,过滤D鉴别纯碱和小苏打滴加稀盐酸A.AB.BC.CD.D2.除去以下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选项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NaCl溶液〔Na2...
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达标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如下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参加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总质量的1/5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可用硫或木炭代替红磷完成实验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属于纯洁物2.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以下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选项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1情景引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你知道这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吗?2探究新知思考下列问题:(1)走过盛开的花圃时为什么能闻到花香?(2)湿衣服经晾晒就会变干,这是为什么?(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又是什么原因?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3实验与探究实验3-1取两只相...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是?2活动1、把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半。2、其中一半添加水,另一半加热。3现象1、添加水后的溶液,其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溶解,此时的溶液可能为不饱和溶液,依据是溶剂的量增加了。2、加热后的溶液,其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溶解,此时的溶液可能为不饱和溶液,依据是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4将上述热溶液冷却后,会有什么现象发生?5现象溶液有固体析出,这时溶液肯定变成不饱和溶液。6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1新知要点名师点睛基础训练夯实基础2名师点睛•1.元素•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1)元素定义中的“一类原子”包括两种情况: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碳12和碳14,它们都属于碳元素。②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的粒子,如Na和Na+,它们都属于钠元素。•(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是同种元素。•(3)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论个数。•...
专题:“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过关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除去以下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选项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AFeCl2CuCl2铁粉BCO2HCl氢氧化钠溶液CNaClNa2CO3稀硫酸DCuO粉Cu稀盐酸A.AB.BC.CD.D2.除去以下物质或溶液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可行的是〔〕A.氧化钙〔碳酸钙〕加水、过滤B.氯化亚铁〔氯化铜〕加足量铁粉、过滤C.硫酸〔硫酸钠〕参加适量氯化钡试剂、过滤D.碳酸钾〔氢氧化钾〕通入足...
1•你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吗?它有什么性质?•你能列举出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吗?•水、冰和水蒸气相互之间是怎样转化的?请用图示说明,并描述自然界中的这种变化•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列举有关的事实或通过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2既然水是如此的宝贵,那么,水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31.思考玻璃管中产生的是什么气体2.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平放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尖嘴处,打开活塞...
5.2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学式一、选择题1.笑气是氮的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那么笑气的化学式为〔〕A.N2B.N2OC.N2O3D.NO22.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选项是〔〕A.硝酸镁﹣MgNO3B.2个钾离子﹣2K+C.3个氧原子﹣O3D.氧化铝﹣AlO3.以下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铝:ALB.氯化钾:KCl2C.硫酸铜:CuSO4D.四氧化三铁:O4Fe34.以下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一致的是〔〕A.生石灰CaCO3B.熟石灰Ca(OH)2C.磁铁矿Fe2O3D.石灰...
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过关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B.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D.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2.以下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知识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根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良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良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A.反响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C.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