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简语: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微粒构成组成:一般用于对宏观事物状态的描述,比方: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再如:地球由七大洲和四大洋组成构成:一般用于对微观事物状态的描述,比方:水分子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实验1氨水:指氨气的水溶液,有强烈刺鼻气味,具弱碱性酚酞:是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遇到碱变红现象: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变红结论1: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例子:走进花园闻到花香翻开酒瓶,闻到酒精的气味补充:温度越高...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1.以下物质属于纯洁物的是〔〕A.糖水B.冰水混合物C.空气D.石油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电子数不同3.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加碘食盐中碘一般以碘酸钾形式存在,其中碘的化合价为+5,那么碘酸钾的化学式为()A.KIB.KIOC.KIO3D.KIO44.如以下图所示的新产品磨牙器能有效帮助去除牙齿外表牙垢,磨牙器磨头采用50%橡胶与50%的金刚砂〔主要成分为碳化硅...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1.以下表达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到达稳定结构时,X比Y得电子数多C.X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稳定D.Y单质可以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2.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氧气中,铷(Rb)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B.砹(At)为有色固体,AgAt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C.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2S,可...
4.4“根底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质量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餐厅,效劳员将盖子合拢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A.去除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C.隔绝空气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某同学用以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A.冰雪消融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C.草叶上的“白霜〞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答案】D2.在空气潮湿的地方,每当要下雨之前,自来水管、水缸的外侧会形成水珠,这是〔〕A.汽化现象B.液化现象C.升华现象D.蒸发现象【答案】B3.以下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1.能证明水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水结冰B.水蒸发C.冰融化D.水通电2.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以下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选项是()A.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B.CO2:二氧化碳中含有两个氧原子C.2H:2个氢元素D.: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对该元素的有关认识不正确的选项是:()A.该元素...
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填写时间年级学科物理上课时间阶段根底〔〕提高〔√〕强化〔〕课时方案第〔〕次课共〔〕次课教学目标1.质量和密度的计算应用2.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教学重难点1质量和密度的概念理解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3量筒的使用方法4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教学过程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第一讲一、复习过程1.质量的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其他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稳固练习〔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表示甲元素原子,“○〞表示乙元素原子,图示中甲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是〔〕A.B.C.D.2.以下关于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缺钙易患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B.缺铁会引起贫血C.缺锌会引起生长缓慢、发育不良D.缺碘易患坏血病3.以下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
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岩石中,按成因属于同一类的是〔〕A.花岗岩、玄武岩、砾岩B.砾岩、板岩、页岩C.砾岩、石灰岩、页岩D.大理岩、板岩、玄武岩2.雨花石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多见于河流的沉积物中.以其色彩斑斓、纹理奇妙、玉质天章、小巧玲珑著称于世,其石质多以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玛瑙为主〔如图1〕.图2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答复下题.〔1〕形成雨花石的地质作用是〔...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在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内,一堆堆硕大的圆形石头,鬼斧神工般排列在一起,蔚为壮观。其实这里的圆形大石头不是大理岩,而是典型的花岗岩。完成以下各题。“魔鬼大理岩〞属于〔〕A.侵入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喷出岩2、2019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主要用来接收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大窝凼〞落成启用,“大窝凼〞洼地是喀斯特地貌所独...
物质跨膜层数计算活细胞代谢时需不断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即从外界环境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自身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水等代谢终产物和对细胞有害物质排出体外。细胞代谢是在专门细胞器或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从结构上看,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膜、线粒体、叶绿体都是由膜结构构成的。前三者为单层膜,后二者是双层膜。每层膜都与细胞膜一样的,都含有两层磷脂分子。因此,计算某物质代谢中进入细胞所通过的膜的层数或...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导学案【学习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操作技能。【重点难点】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自主预习阅读课本P70-73完成以下问题〔熟记相应内容,小组长和课代表提问〕1.什么是扩散?它包括哪两种形式?扩散:将两种溶液连通时,溶质分子会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扩散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2.什么是自由扩散?举...
2019高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响:H++OH﹣═H2OB.大理石与盐酸反响制取二氧化碳:CO32﹣+2H+═H2O+CO2↑C.铁粉投入盐酸溶液中:2Fe+6H+═Fe3++3H2↑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O32﹣+2H+═CO2↑+H2O2.以下方程式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Fe与FeCl3溶液反响:Fe+2Fe3+==3Fe2+B.Cl2与NaOH溶液反响:Cl2+2OH-=Cl-+ClO-+H2OC.氢氧化...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程目标】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教学重点】1.进出细胞方式的条件和实例【教学活动】活动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被动运输1.概念:物质进出细胞时,______________的扩散。2.类型方向:(1)自由扩散条件:实例:方向:(2)协助扩散条件:实例:二、主动运输1.方向:2.条件:3.实例:4.生理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的需要,主动选择地吸收所需要的,排出____________和的物质。活动二:物质...
适用学科地理适用年级高三适用区域通用课时时长〔分钟〕2课时主干考点1.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理解其地理意义。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3.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近三年考情2019全国新课标I卷7-9题2019全国新课标II卷11题2019年天津卷3题2019全国新课标I卷6-8题2019全国新课标III卷6题分析预测近年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考查的重点是地表形态变化、物质循环与人类生存环境间的关联;高考试卷所占分值区间:4分~8分。本...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1、如果Fe3+、SO2-4、Al3+和M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2∶4∶1∶1共存于同一溶液中,那么M可能是()A.Na+B.OH-C.CO2-3D.Cl-2、亚硝酸盐中毒,又名乌鸦病、紫绀病、肠源性青紫病。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及地球外表形态专题突破训练一、选择题下表为江苏三大名石的相关资料,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为五种外力作用相互联系示意图。读后完成1~2题。雨花石昆石太湖石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熔液侵入到断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的网络状白色石英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主要是石灰岩1.对照图1和图2,有关“江苏三大名石〞成因...
1、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到71的15种镧系元素,以及与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稀土元素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如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1〕钪(Sc)为21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_区,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2〕离子化合物Na3[Sc(OH)6]中,存在的化学键除离子键外还有_______。〔3〕Sm(钐)的单质与l,2-二碘乙烷可发生如下反响:Sm+ICH2CH2I→SmI2+CH2=CH2。ICH2CH2I中碳...
2019年高考复习重要成果资料高三复习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和循环一.本课复习目标关键能力岩石圈物质组成判别能力岩石圈物质循环理解能力外力作用分析能力水平1说出三大类岩石名称知道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指出外力作用的主体和根本类型。水平2区分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和形成原因能画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转化的示意图,并标注相应的地质作用。列表比拟四种外力作用下典型地貌和分布地区。水平3野外识别常见的岩石了解地质年代表,能根据...
高考一轮复习地壳物质循环专题训练河南省的碴岈山风景区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区。读“碴岈山‘石猴’景观图〞(左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右图),答复1~2题。1.形成“石猴〞的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2.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有()①岩浆活动②变质作用③地壳运动④固结成岩⑤风化、侵蚀作用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1、B2、A【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形成“石猴〞的岩石是花岗岩。读右图,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