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现象;1实验探究: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不断向水中运动,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扩散现象.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23科学技术的进步已证明: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一、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
第1课时氯气的生产原理专题2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1学习目标定位1.知道海水中的丰富资源和氯化钠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主要用途。2.初步认识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3.学会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2内容索引新知导学——新知探究点点落实达标检测——当堂检测巩固反馈3新知导学4右图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图: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接通电源,观察食盐水发生的变化。通电一段时间后,将小试管套在a...
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1物质构成的奥秘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分子离子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同种元素组成不同种物质不同种元素组成不同种物质化合物物质组成的表示{元素符号化学式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2人类探究物质结构的历史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等哲学家的原子论思想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学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第一节元素周期表2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3课前预习导学KEQIANYUXIDAOXUE课堂合作探究KETANGHEZUOTANJIU目标导航预习引导1.掌握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掌握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3.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元素周期表的结构。4课前预习导学KEQIANYUXIDAOXUE课堂合作探究KETANGHEZUOTANJIU目标导航预习引导1.元素周期表的诞生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绘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第一节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2考纲要求3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4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2物质的性质、变化及转化关系3分散系、胶体4综合演练提能——课堂巩固练目录CONTENTS5综合...
章末整合提升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知识系统构建规律方法整合内容索引热点考题集训2知识系统构建3被动主动顺自由逆流动镶嵌协助4必背要语1.只有活的成熟植物细胞才可发生质壁分离,动物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1)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2)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3.有关细胞物质输入与输出的五个...
必修1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2017年10月30日1思考与交流1: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思考与交流2: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关系?Fe2O3+3CO2Fe+3CO2高温2H2+O22H2O点燃19世纪初人们沿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名称,扩展了它的内涵,称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资料卡片2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这种物质被氧化了)(这种物质被还原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
▓地球上99%的溴蕴藏在大海中,海水中溴的总储量达1×1014t,故溴被称为“海洋元素”▓海水中还含有丰富的碘元素,总储量约8×1010t【请思考】1.海水中的溴、碘是以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形式存在?2.我们如何从海水中获得溴单质、碘单质?1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化学12【实验回顾】溴、碘的溶解性实验(萃取)汽油水上层:溴的汽油溶液(橙红色)Br2溴水(橙色)CCl4I2水碘水下层: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色)(褐色)【认识溴...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的概念。2.能辨识分子、原子的区别。3.学习类比等科学方法,培养抽象、分析等思维能力。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HHOH水分子(H2O)OO氧分子(O2)氢分子(H2)H例: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书P502HHOH水分子(H2O)OO氧分子(O2)氢分子(H2)H说一说水(H2O)由构成;水分子由构成;一...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1四、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金属单质的还原性a>Na>Mg>Al>Zn>Fe>Sn>Pb>H2>Cu>Hg>Ag>Pt按金属活动性顺序递减K+<<Al3+<Zn2+<Fe2+<<H+<Cu2+<Fe3+<Ag氧化性递增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2练习将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氧化产物按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还原剂、还原产物按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1、Fe+H2SO4=FeSO4+...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课标要求]1.了解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2.知道依据物质的组成预测物质的性质。3.了解研究物质通性的思路和方法。11.化学家常根据物质的组成、状态、性能等对物质分类。2.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单一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3.常见的两种转化关系:①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盐;②氢化物→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4.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第2章第8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2.实验:(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2017,天津卷,5T2016,全国卷Ⅰ,2T2016,全国卷Ⅰ,31T(3)2015,全国卷Ⅱ,1T,3T主要结合图表考查:①物质出入细胞的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②渗透作用原理的相关实验设计及实践应用分值:2~6分2考点一考点二...
第2节电解质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课标要求]1.了解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电解质导电的原因。3.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11.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和绝大部分盐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是弱电解质。2.电解质的强弱与物质溶解性、导电性无关。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4.常见的四大强碱:NaOH、KOH、Ba(O...
1|图表助记|一、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2(2)两类地震波:3(3)两个不连续界面:①C界面——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②D界面——古登堡界面,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4(4)三大圈层: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图中范围C界面以上部分C、D两界面之间的部分D界面以下部分,内部分为E外核和F内核(5)岩石圈的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两部分。52.地...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目标导读1.阅读教材内容,结合图4—7说出被动运输的方式和特点。2.结合图4—8阐明主动运输的特点,比较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不同。3.结合图示,了解胞吞和胞吐的特点。重难点击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2课堂导入方式一师:这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它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又在什么情况下失水呢?生:当洋葱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
1一、渗透作用半透膜:半透膜是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2渗透作用装置3分析实验现象1.第一组装置的漏斗管内液面为什么会升高?2、第二组装置,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液面还会升高吗?3、第三组装置,清水换成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1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Fe+CuSO4=FeSO4+Cu得2e-,被还原失2e-,被氧化0+2+6-2+2+6-20价↓,价↑,2Fe+CuSO4=FeSO4+Cu得2e-失2e-1、双线桥表示法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3练习用双线桥表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1、Cu+Cl2=CuCl22、3CO+Fe2O3=2Fe+3CO2↑3、2KMnO4=K2MnO4+MnO2+O2↑4双线桥表示法的特点1、线桥由反应物中变价元素指向生...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1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2、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3、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学习目标21.湿的衣服经晾晒后为什么会变干?2.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能闻到香味?从上述现象你能想到什么?哇,真香!31、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2、衣柜中樟脑片为什么不见了?3、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花的香味?实验: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小结: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