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图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加强君权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明太祖单项选择题D首页末页序号加强君权的措施1废除行中书省,地方设三司2废除丞相,权分六部3设锦衣卫特务机构12.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是因为明朝政府实行()A.举孝廉制B.官位沿袭制C.八股取士D....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1栏目导航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预习巩固训练中考链接拓展阅读2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2.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3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难点: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西洋的条件。4一、郑和下西洋1.条件:15世纪初,明朝,国力,成为当时...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初中历史人教版七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16世纪阿拉伯领主墓墓碑非洲肯尼亚曼博鲁村2柬埔寨三保公庙印度尼西亚三宝垄三保洞3马来西亚三宝佛洞马来西亚三宝井4柬埔寨:三保公庙印度尼西亚:三保洞、三宝垄(城市)马来西亚:三宝洞、三宝井各国如此敬仰的三宝(保)公是谁?郑和东南亚之旅的有趣发现56问题一: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7正史的记载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郑和8成祖疑...
李时珍是明朝的名医,从小便对医学事业有兴趣,志在悬壶济世,救百姓于病痛中。李时珍因受其父影响,多阅读医学书籍,注重实践和知识的结合。李时珍终其一生在医学研究上,为了修改明朝以前的关于本草记载的错误,和为了完整本草的加载,李时珍开始了数十载的实地调查。李时珍出门都是背着背篓穿着草鞋,带上纸笔,和自己的儿子、学生便开始长途跋涉的旅途。因此李时珍不仅发现了许多以前未被发现的药草,还又搞清楚了许多药物...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1航海英雄郑和2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lǐn)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hé)”。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zhēn)极盛。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3宋元以来,造船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指南针的广泛应用,天文地理知识发展。造船技术和航海水平提高4郑和回族,出身于穆斯林家庭。从小听说了许多海外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知识,培养了大无畏的英雄品质,克服困难的毅力,和...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1雄伟壮观的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但是,它只是明清文化的一个侧面。今天,我们走进历史导课2明朝有哪些著名的科技著作?新课讲授3《本草纲目》作者档案姓名:生活年代:地位:代表作:李时珍明朝1518年-1593年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本草纲目》4成书李时珍通过自己的医疗实践,深感医生对药物的辨识和使用至关重要,有必要对古代的药物学书籍加以整理和补充,编写一部新的医药学著作。李时珍搜...
第14课明朝的统治1•洪武三十年(1397年)的春天,礼部会试,朱元璋任命刘三吾为主考官。他制定考场的规章制度,亲自主持阅卷,严格按照阅卷标准,一字一句斟酌推敲,生怕出了差错。凡是被录取的卷子,都要再阅一遍,核实无误之后,张榜公布。•刘三吾共录取51人,全是南方考生,北方举子全部名落孙山。北方的举子联名写御状,向朱元璋告发主考官刘三吾徇私舞弊,有意拔擢其乡人。•朱元璋接到告状信后,大为震怒。他亲自召见刘...
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科学巨著:1小说和戏剧:施耐庵《水浒传》(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戏剧:汤显祖《牡丹亭》(明)吴承恩《西游记》(明朝中期)2第17课明朝的灭亡3第一目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41、政治腐败表现:大臣:皇帝:皇室内部:沉迷享乐,疏于朝政《明宪宗元宵行乐图》5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魏忠贤有四人夜饮密室,一人酒酣,谩骂魏忠贤,其三人噤不敢出声...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1栏目导航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预习巩固训练中考链接拓展阅读21.知道明朝建立的史实。2.通过皇权强化的措施和“八股取士”的影响,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3.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3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和“八股取士”的影响。难点: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4一、明朝的建立1.元末农民起义:(1)原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12◆核心解读明清的一些小说、戏剧都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的原因是什么?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政治腐败,农民起义不断,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社会中出现的反封建因素,必然导致文学、艺术领域带有反封建色彩。3◆释疑解难《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不仅仅是因为它...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1栏目导航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预习巩固训练拓展阅读21.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2.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了解李自成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3.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以及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基本史实3重点:明朝末年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史实。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4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表现:(1)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皇...
目标导航首页末页课程标准考纲要求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1一、明朝的建立年,称帝(明太祖),建立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二、朱元璋强化皇权及科举考试的变化朱元璋改革前朝旧制,地方和中央各部门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负责;知识要点首页末页1368朱元璋明皇帝2使高度,大为加强。具体做...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释疑解难1.宋应星讲:“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谈谈《天工开物》不受读书人重视的原因。当时文人求取功名主要靠科举制,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是脱离实践的四书五经。《天工开物》是介绍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科学巨著,与功名无关,所以宋应星这样说。22.明清科技巨著的特点。(1)从内容上看:多是总结性的...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1学习目标1.自主研学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概况;了解戚继光抗倭的事迹;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概况。2.通过史料探究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和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斗争性质。3.在学习中感受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来的大无所谓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勇气,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精神。2万国来朝第一章3这套邮票讲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4郑和(1371-143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1※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课本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实;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与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斗争性质。3.自主读图,能准确郑和下西洋到达的国家;4.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感受郑和下西洋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勇气;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为国为民的精神。重点: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难点:郑和下西洋中西洋地理范围的准确把握。2一、郑和下西洋3郑和下西洋...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部编版七年级下1学习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理解认识其历史影响。2、掌握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感受其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3、知道葡萄牙攫取我国澳门的居住权。2郑和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人。12岁丧父,在流离中被明军掳去,送进皇宫当了太监。由于他在朱棣夺取皇位的斗争中多次立功,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被赐名郑和。人称“三宝太监”,是我国明朝著名...
目标导航首页末页课程标准考纲要求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1一、科技名著1.《本草纲目》①作者:(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②特点:内容包括多种和。进行实地调查,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并改正了前人关于药物的许多错误和含混的记录。知识要点首页末页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