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在养分物质分散均匀的草履虫培育液中,小科从底层吸取培育液放在显微镜下没有观看到草履虫,从表层吸取培育液放在显微镜下观看到很多草履虫,重复几次试验结果都一样,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草履虫培育液底层的养分物质多B.草履虫培育液表层的养分物质多C.草履虫培育液表层氧气多D.草履虫培育液底层氧气多2.小科想观看细胞,应当〔〕。A.用肉眼观看B.用显微镜...
三年级科学全册试验报告1、试验名称:一棵树的观看试验器材:一张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试验猜测:树的外形差不多,树皮都是粗糙的,树冠大小都一样试验过程:观看大树的构造和外形特点观看到的现象或试验的结果:大树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拓印树皮观看到树皮粗糙2、试验名称:观看一棵小草试验器材:狗尾草试验猜测:小草比较小、茎和叶细软试验过程:观看狗尾草的构造和外形特点观看到的现象或试验的...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学问点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萤火虫、发光鱼等都是光源,电灯、电视机、手机、电脑、蜡烛必需翻开或点亮的时候才是光源,月亮、镜子、投影屏幕等物体不会发光,不是光源。2、夜空中的星星很多,大多是恒星,恒星能自己发光,所以是光源;有些是行星,行星能反射太阳光但自己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3、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无论我们待多久,都无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我能填空:1、电路是指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等电器元件连接而形成的电流通路。2、像铜丝那样简洁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简洁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3、电路连接一般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是用并联方法连接的。4、观看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掌握的。5、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学问点整理第一单元“天气”学问点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全部生物。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看的重要数据。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打算一、学情分析和以往的三年级学生相比,这一届三年级显得与众不同,由于他们是伴随科学教材共同学习成长的。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通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加,学生的观看与描述力量有了明显的进展,在进展观看、记录、试验、沟通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力量也得到培育。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照旧处于形象思维...
3一、多项选择题。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通常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A、云量B、降雨量C、气温D、风向E、风速2、依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A、晴天B、多云天C、雨天D、阴天3、科学家通过争论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等,可以推测出将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A、雨B、雪C、冰雹D、雾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展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1.5《比较一样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课题比较一样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单元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人们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3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习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基于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和生活阅历的积存,他们面对限定一样距离或者一样时间条件下的具学情体情境时,如“跑完100米,小明用了15秒,小红用了18秒,谁跑得快?”〔跑一样距离,分析用时短的跑得快〕,“小雨一分钟跑了210...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班级:姓名:一、填空题。〔共16分〕1、航空母舰是最高大的军舰,以重知名,但它却能浮在水面上,缘由在于它很大。2、螺旋和盘山大路都是的变形。3、太阳能热水器外表的集热管都涂上了色,目的是为了吸取更多的太阳和。4、呼吸时,我们吸进富含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5、在一样条件下,滚动与滑动相比较,产生的摩擦力大。6、当我们同车、船、椅子一起运动的时候,看到...
1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根底学问梳理1听听声音1.风声、雨声、雷声等是自然界的声音。2.歌声、读书声、机器的轰鸣声等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3.狗叫声、猫叫声、马的嘶鸣声等是动物的叫声。4.乐曲中音符“1“2”“3”按声音由高到低的排序是“3”“2“1”。5.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6.我们常用高、低、强、弱、...
第1页共9页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空气占据空间》案例〔一〕教学背景分析由于本班学生年龄比较小,视力都比较差,试验力量弱、不完全具备独立设计试验的力量;他们的语言表达力量、思维水平也比较低,加之“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概念又比较抽象,孩子的思维水平不简洁提升上来。面对这一切,如何搭建一个合理、科学的框架,让学生把认知点由“处处都有空气”,提升到“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上来呢?在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状况的...
三年级科学试验报告单(1)三年级下册时间试验名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班级试验组别试验者试验目的:依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试验器材:直线轨道、曲线轨道、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直尺。试验步骤:(1)把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平坦的桌面上,让二者之间有50cm的距离。(2)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直线轨道上,让两球进展运动。(3)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曲线轨道上,让两球进展运动。(4)观看比较小球球...
其次单元电路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目标1.知道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头了对电的探究,1879年爱迪生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今各种不同用途的电器就间续消灭了。2.知道通电后电器就能工作,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便利。3.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了解一些有关电的学问。4.知道电都是由电源供给的,可以分为直流电和沟通电。5.了解家中的电器所使用的电分别来自哪里,知道一些用电安全的小学问,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要留意用电安...
1/8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一、放大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看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很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亮和中间较厚〔凸起〕。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看物体。2、比较用肉眼观看和用放大镜观看的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看的意义。2、增加用...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最新)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20分)1、________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着地球________方向运动。2、放大镜的镜片又叫________,其特点为________,生活中用到放大镜的是________。3、提高材料的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_____________。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物体的________。5、就人而言,即使是同一种族,每一个体不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