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前两节课分别知道了小车有不同的动力类型,并用气球喷出的反冲力做动力驱动小车,本课将学习另一种动力驱动方式——弹力。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组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用橡皮筋的弹力作为动力,弹力作用于车轴,带动小车轮子转动,即“轮驱动;活动二是研究橡...
加快溶解》(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单元6.加快溶解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水》课题6.加快溶解课时1核心概念2.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学习内容及要求2.2.物质的溶解与溶液③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④知道是否搅拌和温度高低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常见因素。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
观察云》(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天气》单元6.观察云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天气》课题6.观察云课时1核心概念10.地球系统学习内容及要求10.1.天气和气候②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并运用测量结果描述天气状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理解天气预报用语。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
观察一种动物(蜗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对蜗牛的观察遵循从整体到局部、静态到动态、肉眼到工具、结构到功能的程序,这是学习观察方法和培养良好观察习惯的契机。引入腹足、触角等科学词汇有利于学生更科学、更准确地描述蜗牛的特征。在饲养蜗牛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它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也有利于第4课《给动物建个“家”》的学习。教材还安排了蜗牛与相似的动物比较的...
观察一种动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观察蜗牛教学设计科学概念:1、知道蜗牛的身体由两对触角、口、壳、腹足、眼睛等组成。2、明白蜗牛会运动及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等生物特征。科学探究: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及借助工具对蜗牛进行细致的观察。科学态度:培养对蜗牛等动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通过对蜗牛的观察培养起小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怀。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及工具对蜗牛进行观察。教学难点:对蜗牛...
观测风》(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天气》单元5.观测风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天气》课题5.观测风课时1核心概念10.地球系统学习内容及要求10.1.天气和气候②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并运用测量结果描述天气状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理解天气预报用语。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
风从哪里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3.风从哪里来教学设计课标分析1、科学探究:能对自然界中的风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能对提出的有关风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并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2、科学知识: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能解释海陆风的成因。3、情感态度价值观:想知道,爱提...
发霉与防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022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第3课发霉与防霉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说出不同物品上霉斑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科学探究,发现物品发霉的条件。能运用探究结果,针对具体情况说明防霉方法的依据。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难点:在设计探究方案时,组合出不同的条件进行验证。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显微镜、霉菌切片、干净的小碟。学生分组材料:发霉...
动物的繁殖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繁殖》单元14.动物的繁殖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繁殖》课题14.动物的繁殖课时1核心概念8.生命的延续与进化学习内容及要求8.28.2不同种类动物具有不同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3~4年级④举例说明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⑤描述和比较胎生与卵生动物的繁殖方式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
动物的庇护所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16.动物的庇护所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生物与环境》课题16.动物的庇护所课时1核心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及要求5.6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3~4年级23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列举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运用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间题。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地球仪和地图【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了解地球仪上的两极、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划分,了解地球仪上的赤道、纬线、纬度、南北半球划分、高中低纬度划分,了解经线、纬线表示的方向、经纬网及其作用。2.学会制作小型地球仪。3.知道地图是地理事物缩小在平面上的图形,了解地图三要素,4.了解常用的地图类型及作用,学会使用常用的地图,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
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磁铁第七课《磁铁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小学科学是一门集实践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的基础性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教学中,老师要针对性的设置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科学知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课件13ppt+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聚焦下面这些变化,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蜡烛燃烧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加热白砂糖探索将白醋和牛奶两种饮料混合,观察发生的现象+将白醋和牛奶两种饮料混合,观察发生的现象。这两种液体混合前的特点?这两种液体混合后的现象?+产生沉淀思考:你认为牛奶和白醋混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说说你的理由。探索蜡...
30、制作与发射水火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课题30、制作与发射水火箭课时1备课教师单位教学目标1.通过利用画图软件绘制“水火箭的设计图,提高对电脑的操作水平。2.通过研习《水火箭DIY手册》,能够在小组合作下制作出一个“水火箭”模型。3.引导学生在在乐中学,学中思,思中获。感受到制作科技作品“水火箭“的乐趣。教学重点通过研习《水火箭DIY手册》,能够在小组合作下制作出一个“水火箭模型。教学难点...
24珍稀动植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珍稀动植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引导学生在了解我国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基础上,知道它们濒临灭绝的原因和当前的保护措施,并制订计划开展保护动植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的环境中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有许多动植物是十分珍稀的。进而对学生进行爱护动植物及环境的教育,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动植物世...
24、走进发明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4走近发明家【学情分析】本课以手机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体会发明的过程,以及发明和人们需求的关系。学生对以前的手机缺乏认识,教学时可以将实物带到课堂,帮助学理解它们功能的单性,感受当时人们的需求。关于发明家的故事,要求学生课前广泛搜集,了解他们的发明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体会发明家的精神。课堂上通过交流,一方面感受发明家的作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勇创新、坚持不懈的精神。做个小“...
23.科学擂台——保温物品大比拼(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3.科学擂台——保温物品大比拼(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列举出生活中常用的保温物品。科学探究1.能根据不同任务,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能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调研,搜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3.能按照分析、构思、呈现的过程设计制作方案,并运用概念图呈现出来。科学态度1.能对制作保温物品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反思、调整自己的方案。3.能采用...
22.保温和散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2.保温和散热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影响热传递的因素。2.能说出保温和散热的方法。科学探究1能从保温和散热与什么有关的问题中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等方式获取保温和散热的科学事实。3.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记录整理信息,表述结果。4.能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物体的保温和散热表现出探究...
22天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平》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天平是测量轻小物品质量的仪器;2.认识天平及其各部分功能;知道质量的计量单位。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轻小物品的质量。4.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天平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乐意与他人分享信息,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5.了解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
21.太阳能热水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五年级教学设计年级五年级学科科学备课时间12.1课题21、太阳能热水器主备教师审核教师单元主题《热传递》单元解读“热传递单元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的内容。本单元按照从科学认识到科学实践的关系,通过观察、实验、设计等活动,先指导学生建构传导、对流、辐射等科学概念,再认识材料的导热性及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最后指导学生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决保温和散热的问题,解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