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著有《周元公集》。2“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说爱莲3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甚蕃淤泥噫清涟濯亵鲜有闻不蔓不枝(fán)(yī)(yū)(lián)(zhuó)(xiè)(xiǎn)(màn)4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1茂叔遗风文传世,今日重温周子篇。但愿人人能修己,神州处处见青莲。2走近周敦颐周敦颐,字茂叔,北宋文学家、哲学家。学者称他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时,曾在府署东侧开辟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至于盛夏,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3爱莲说周敦颐4咏莲之韵读出节奏和情感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
古代外交独立、自主、和平1近代中国的外交《清政府与八国联军》——屈辱的2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3学习目标: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4、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4自主学习:1、找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2、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哪个?有什么意义?3、找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内容、意义。...
1狼蒲松龄2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复述课文。2、结合课文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评价、概括狼和屠户形象。3、结合课文和结尾议论句,理解故事寓意.。3(一)自学指导:同学们,你们是不是积累了很多文学常识呢!现在考考你。看谁做得又好又快。蒲松龄(1640-1715)字(),一字(),号(),世称(),()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名,“志”是()的意思,“异”指()的故事...
第十六课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司马炎司马睿天下尽归司马氏南朝寺12朝代名称起止时间建立者都城所在地西周东周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前1046年---前771年历史朝代的名称中有“西”“东”的,是和都城位于西部还是东部有关。周武王镐京(今西安)周平王刘邦刘秀司马炎司马睿洛阳洛阳建康(今南京)长安(今西安)洛邑(今洛阳)前770年---前476年前202年---8年25年-----220年265年---316年317年----420年活动一:填一填===有趣的朝代名称推...
1捕蛇者说2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人称“韩柳”。3柳宗元字,山西人,世称,代著名文学家,“”之一。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我们学过其的。柳宗元字,山西人,世称,代著名文学家,“”之一。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我们学过其的。子厚柳河东唐唐宋八大家《...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人教版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2一、科技名著1.《本草纲目》:作者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____________。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________成就,丰富了我国________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天工开物》:作者是_________。《天工开物》一书,对我国古代的________和__________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16.神奇的音箱1一.自学(自学---质疑---解疑)•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并了解课文大意。•2.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初步了解生态农业的好处。2自学方法•1.边读边思考:“假若不给水果施农药或化肥,也能让水果长的又大又好,那该多好啊!”为什么?•2.根据课后第1题自己在课文中找出神奇的音箱神奇之处在哪里?做上记号再读一读。•3.搜索有关“生态农业”的材料。3二.量学(自测---互查---互教)•1.想一想,找一找,神...
第十六课依法维护经济权利模块二我与他人和集体第六单元权利与义务1考纲要求3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33.懂得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34.知道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容侵犯,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法律保护35.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2目录CONTENTS考点解读五年中考易混易错总结全国真题精选3考点解读•考点财产所有权•1.公民的合法...
第16课江南的开发1教学目标1、知道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的政权更替;2、理清三国后期至南朝的历史发展线索;3、能够说出江南开发的原因、具体表现和影响。21、西晋是哪一年由哪个皇帝建立的?都城定在哪里?2、西晋是在哪一年灭了三国中的哪一国?三个政权分立的局面结束了,使西晋完成全国短暂的统一。3、西晋是被哪一个少数民族所灭的?4、西晋灭亡之后,谁建立了东晋?都城定在哪里?5、谁灭了东晋称帝?称帝后国号是?南...
第八单元第16课骑桶者应用体验之旅探究文本研读整体感知揣摩领悟识记知识必备拓展阅读视窗名家评论美文鉴赏12第16课骑桶者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铲.子()2.煤屑.()3.不啻.()4.地窖.()5.遭殃.()6.围裙.()7.蔑.视()chǎnxièchìjiàoyānɡqúnmiè3(二)多音字1.槛门槛.槛.车2.待待.在这儿待.价而沽3.混混.合混...
下册第六单元现代科学文化第16课第三次科技革命1学习目标结合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谈谈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学习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2右图所示是某校的电脑房。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走进课堂,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互联网技术的开发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社会。第...
第16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1一、血战台儿庄——国民党正面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台儿庄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华北华东徐州华北日军[南下]华东日军[北上]徐州2华北华东徐州台儿庄台儿庄日本两大侵略战场已经形成(需要打通)背景徐州会战31.时间:2.地点:3.指挥者:1938年3月徐州东北的台儿庄李宗仁一、血战台儿庄——国民党正面战场4尸横遍野的日本鬼子中国军队浴血奋战4.结果: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成为抗战...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1第16课两晋南北朝的更替2265316280西晋三国吴304十六国317420东晋北朝386南朝581宋齐梁陈589两晋南北朝政权交替示意图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4795025575345505574394公元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建康洛阳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东晋二、西晋的灭亡与东晋的建立1、西晋...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学习目标1.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著作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等文学、戏剧作品。2.了解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2一、科技名著3一、科技名著作者:身份:类别:《本草纲目》及其插图李时珍医药学家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李时珍(1518-价值: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一、科技...
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三角贸易”■英国的殖民掠夺■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堂小结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1导入戈雷岛,大西洋塞内加尔海域的一个岛屿。15—19世纪,这个岛屿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占领。殖民者把它作为贩运、关押黑人奴隶的场所,使它成为西非最大的奴隶转运站。据统计,至少有2000万黑人奴隶从戈雷岛被转卖出去,有500万黑人死于岛上。1978年,戈雷岛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警示世人的世界文化遗...
西师大版神奇的音箱12思考: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呢?这篇课文就是在向我们介绍一项生态农业的新成果——也就是将声音应用于农业,用声音给植物施肥,减少病虫害。3红艳艳紫莹莹黄澄澄虞美人草莓豌豆控制腐烂蹿得高澄清(chéng)dēng(霉、梅)cuān上窜下跳4在棉田里,棉花听了音箱里的声音特别高兴,苗蹿的高,叶子更绿,结出的棉桃比以前多了一半。草莓听了音箱里的声音后,产量也增加不少。更奇妙的是,菠菜和豌豆...
知识要点难点释疑目标导航首页末页历史图片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题技巧过关训练1目标导航首页末页课程标准考纲要求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2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____________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分别与印度、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同意...
1教法学法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永久的悔》是当代名师季羡林先生的代表作,曾获鲁迅文学奖。该文语言平实自然,作者通过回忆过去的家庭生活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表达了因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教学此篇课文除让学生继续认识语文源于生活,掌握阅读叙事散文的方法外,更应该教会学生感悟生活,懂得珍惜身边的至爱亲情,学会做人。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平实自然却又饱...
2018年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学习目标】1.了解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的概括;2.掌握明北京城和明长城的基本情况;3、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使学生了解在我国明朝时期,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4、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2【学习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