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没有新意的艺术作品难以流传于世,为了使中国的艺术能够吸取外国艺术的精华,翟墨、王端廷主编了《世界现代艺术图典》,吴冠中先生为之作序《永远新生》,支持这本书的出版。1永远新生吴冠中2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简况。•2.理解标题的含义:中国艺术传统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断的反传统使之永远新生。•3.体会课文以议论为主兼以适当的叙述的写法。3•重点难点:•体会课文以议论为主兼以适当...
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什么时间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相关的新闻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谁也离不开新闻,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回顾一下新闻所具有的特征。1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2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2.学习准确、简短概括事件的能力;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3.学习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勇气和能力。“这对一个人说来是走了一小步,但对人类说来是跃出了一大步。”3•重点:学习准确...
专题一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知识线索集中梳理——思联系]2[高考真题集中研究——找规律](2015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3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A.人口性别比B.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D.少儿人口比重4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A.a方案较合理B.b方案较合理C.c方案较合理D.均不合理5解析:解答本题组...
导入新课•今天,郑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份见面礼,派代表来接收一下吧!有没有发现这些名言都是关于——读书的。是啊,读书还有很重的一条,一起来读一读这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的,读书就应该读出自己的感受,每一遍读都会有新的感受和收获,尤其是名家名篇。今天我要再一次来读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已经读过了,但我相信,今天再一次读同学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12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
专题四区域联系1交通运输的布局和影响[知识线索集中梳理——思联系]1.2.2[高考真题集中研究——找规律](2015全国卷Ⅰ)甘德国机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之一,当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停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1~2题。31.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经济C.位置D.人口2.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
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1大气的受热状况与气温[知识线索集中梳理——思联系]2[高考真题集中研究——找规律]1.(2015广东高考)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3解析: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会喷发出大量的火山灰,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很强,即对太阳辐射具有很强的削弱作用,从...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谈生命》。生命是什么?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世纪老人冰心对此有独到的见解,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本,去听听冰心对生命的诠释和感悟吧。1谈生命冰心2学习目标•1.识记本课的生字词语•2.引导学生对生命状态和规律,进行思考,从而理解文中所揭示的人生哲理。•3.通过课外相关知识的延伸,让学生感受和借鉴文中所提倡的正确的人生态度,从而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3•重...
导入新课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著名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1秋天的怀念史铁生2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3、朗读讨论法情感熏陶法4、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
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1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知识线索集中梳理——思联系]2[高考真题集中研究——找规律](2015全国卷Ⅰ节选)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集、漏而建的浅凹地,主要用于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城市景用水、所用水等。下示意雨水花园构。据此完成1~2。3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
万紫千红1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最多的是母爱,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可是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颂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夸赞。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认识一位可敬又可爱的父亲吧!23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2.能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4重点: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
导入新课•在5、12大地震中有这样一个女孩同学们还记得吗?她在废墟下度过了七十几个小时,地震夺走了她的左腿,被救后她对亲人说:“我身边的同学都不在了,但是我一直想着跳舞就坚持了下来!”2008年9月6日,她穿着一只孤单的红舞鞋与芭蕾王子吕萌和上百位聋哑演员,神情而完美的演绎了《永不停跳的舞步》向全世界展现了追求的美丽、生命的美丽、人性的美丽。有人说李月不是用脚在跳舞而是用生命。到底什么样的舞蹈才称得上是生命...
导入新课•文艺复兴运动是14至16世纪在欧洲先后兴起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诗人但丁、画家达芬奇、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今天我们学习莎士比亚著名的喜剧《威尼斯商人》。1威尼斯商人【英】莎士比亚2学习目标•1.了解关于剧本的基本知识,逐步养成对戏剧这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体会戏剧冲突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2.通过朗诵优美的话剧语言,体会戏剧以个性化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3.理解作者通过剧本所...
导入新课•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1798年),自此至57岁(1827年)逝世,其间二十余年时光全是聋疾为祟的时期,然而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作曲,终于作出了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而搁笔,所以,贝多芬的伟大,决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他的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挣之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
二、时空定位能力——这是解题之入口地理问题实质上就是时间和空间问题,高考命题的出发点和解题的着眼点往往落脚到时间和空间这两方面。在时间方面: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日期和季节的判断以及与时间相关的地理现象都是命题重点;在空间方面:特别是区域地理内容,大都以空间信息(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内的地理问题,南北半球的判断往往成为解题中的关键一环,因此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成绩一定要把握住时间和空间这两条...
三、规范答题能力——这是高分之保障地理主观题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失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会答,二是答不全,三是答全了往往还不规范。为提高考生的主观题规范答题能力,笔者从“审题规范”“思路规范”“答题规范”三个方面给予点拨。旨在修补高分短板,向规范要成绩!1只有正确理解题意,才能把握命题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审题最重要的是把握题目中的4大关键词:1.条件限定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
导入新课戏剧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影视剧等。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大型的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1音乐之声节选节选勒曼,美国剧作家2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峥嵘、嬷嬷”等词的读音,理解“鳞次栉比、顶礼膜拜”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了解《音乐之声》的剧情。3.结合影视剧本的特点,赏析其画面美,培养学生阅读影视剧本的兴趣。4.引导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
导入新课•胡同是北京城的一大特色,它形成于元朝。北京胡同绝不仅是交通的街道,它更是北京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大舞台。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蕴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生活的印记。那么作家萧乾笔下的北京胡同是怎样的,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北京的小胡同》1萧乾2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的字词:褡裢萦绕转悠黏糊糊徐缓饽饽逮蛐蛐狮城...
导入新课•堂吉诃德设个人物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个著名典型。他的性格是复杂的。他一方面脱离现实,终日耽于幻想,对自己的力量缺乏足够的预计,屡遭失败;另一方面,他的动机纯真善良,立志铲除世间的恶魔,反对压迫,锄强扶弱,充满了无私无畏的精神。1读《堂吉诃德》2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对《堂吉诃德》这本小说有大致掌握。2、了解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情景交融及对比的手法。3、阅读名著...
四川省川剧院演出的《变脸》是新时期轰动剧坛的作品,剧本洗炼流畅,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大开大合。编剧魏明伦,导演谢平安,主演任庭芳、杨韬,该剧曾荣获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这出优秀剧目的剧本(节选)。导入新课11.了解魏明伦及《变脸》的剧情。2.整体感知剧情,分析人物性格。3.了解戏曲唱词和说白的语言特色,深刻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4....
15.放大镜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想一想,怎样才能看清邮票上的图案?2放大镜由镜片、镜框和镜柄三部分组成。通过观察,你知道放大镜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3你发现放大镜的镜片与普通玻璃的区别了吗?vs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4镜动物动5用眼放观大察镜有观什察么6人们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呢?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用到放大镜,我们曾经用它观察过什么?7拓展活动: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