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九(下)教学课件9.1有机物的常识第九章现代生活与化学生活中的物质情景引入物质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思考:下列两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有何区别?1.酒精C2H5OH、尿素CO(NH2)2、葡萄糖C6H12O6。2.氯化钠NaCl、硫酸H2SO4、氢氧化钠NaOH。第一组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第二组物质中都不含有碳元素。衣:食:住:行:燃料:建材:棉花、毛、化纤糖类、维生素、蛋白质塑料、木材、油漆轮胎、鞋底的橡胶...
历史大二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Ⅰ、必考内容一、现代世界专题十九现代世界通史整合时空坐标阶段特征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专题训练时空坐标一、1917年~1945年现代前期的世界二、1945年~至今二战后的世界阶段特征一、二战结束前的世界(1917-1945年)——两种社会制度、两种现代化模式的并存1.政治: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化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的时2.经济:苏俄(联...
第十一节欧洲西部:德国【学习目标】1.掌握德国的自然地理特征2.掌握法国工业特点(鲁尔区)1一、德国地理位置(2)、海陆位置(1).经纬度位置纬度:47ºN-55ºN(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经度:5ºE-15ºE(中欧)欧洲中部,北临北海,波罗的海;南临阿尔卑斯山;陆上和9个国家接壤,是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欧洲大陆十字路口)1.地理位置欧洲陆上的“十字路口”?2欧洲陆上的“十字路口”——交通发达(1)陆接9国,铁路交汇德国铁路运输非常发...
目录CONTENTS1第三讲世界重要国家课堂巩固跟踪检测[考纲展示]1.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主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2.分析总结某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一般方法。2考点一日本[基础梳理]31.范围:由A岛、B本州岛、C岛、D九州岛四个大岛及数千个小岛和周围的海域组成。2.地形特点北海道四国板块4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A岛和B岛北部气候——B岛南部、C岛和D岛特别提示日本四面环海,再加上日...
第二十七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1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1苏联的发展与改革考纲要求:A.识记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背景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上台执政。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内容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影响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
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情精解读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目录CONTENTS考纲原文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考点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考点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考点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点4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诗歌阅读指导B.考法帮题型全突破C.积累帮素养大提升积累1常见的古代诗歌的语言特色积累2常见的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积累3古代诗歌中的意象集锦积累4古代诗歌常用典故积累5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积累6古代诗文...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28.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3)1一、新课引入一、新课引入1、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c、∠A、∠B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1)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勾股定理)(2)两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3)边角之间的关系:sin=cos=tan=AaAcAbAcAaAAb的对边斜边的邻边斜边的对边的邻边2一、新课引入一、新课引入了解“方位角”航海术语,并能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12利用解直角...
基于数据的物理选考分析一、必须选考物理的本科专业统计方法:以2018年本科招生计划数为样本,按2020年高科目要求统计出2020年的本科招生计划数。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本科专业类类中所含专业仪器类测控技术与仪器地球物理学类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大气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大气科学海洋工程类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核工程类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核辐...
第9讲指数与指数函数1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象过的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3,10,12,13的指数函数的图象.21.指数(1)n次方根的定义若_________,则称x为a的n次方根,“n”是方根的记号.在实数范围内,正数的奇次方根是一个______,负数的奇次方根是一个______,0的奇次方根是0;正数的偶次方根是两个绝...
第四课时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图),如果,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的比叫做黄金比.𝐴𝐶𝐴𝐵=𝐵𝐶𝐴𝐶黄金分割点AC与AB2123451.已知点M将线段AB黄金分割(AM>BM),则下列各式不正确的是()A.AM∶BM=AB∶AMB.AM=ξ5-12ABC.BM=ξ5-12ABD.AM≈0.618AB答案答案关闭C3123452.美是一种感觉,当人体下半身长与身高的比值越接近0.618时,越给人一种美感.若某女士身高165cm,下半身长x与身高l的比值是0.60,为尽可...
1【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并画图展示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2.理解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的关系。3.学会运用示意图对比分析的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2新课学前预习|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初中知识回顾)1.地球仪上的要素3(1)地轴:地球自转运动的旋转轴,如图中P为地轴。(2)极点: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是北极点,与北极点相反...
第24讲倍角公式及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11.能推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并熟练应用.2.能运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3.能根据三角函数式的结构特点选择公式变形,培养灵活选择和运用公式的能力.21.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sin2α=_____________;cos2α=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1;tan2α=__________.2.三角恒等变换(1)三角函数求值①“给角求值”将非特殊角向特...
RJ九(下)教学课件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猜谜语原从水中来,不敢水中行。人人都要我,无我食不成。打一物质谜底:食盐情景引入盐生活中的食盐指由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NaCl、K2SO4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氯化钠一1.氯化钠简介(1)俗称:食盐;(2)化学式:NaCl;(3)性状: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咸味,溶液呈中性;(4)主要来源:海水、盐湖、盐井、盐矿。知识讲解氯化钠晶体晶体结构医...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新课程标准合格考对气压带与风带、常见的天气系统不作要求,略)第1课时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1.了解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作用。2.掌握大气各层的气温和气流运动特征,并理解各层与人类的关系。(重点)3.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教材整理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阅读教材P35~P36倒数第二自然段,...
第七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栏目导航考点一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选择考点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限时集训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选择(对应学生用书第137页)[识记—基础梳理]1.交通运输概念: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_________的过程。2.作用: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__________。3.主要方式铁路、_____、水运、航空和_...
第七章尺规作图7.3图形的对称、平移与旋转1考点1平移陕西考点解读中考说明: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2.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到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1.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变2.平移的性质(1)平移前后的对应线段、对应角...
单元综合提升1气候类型统计图的判读气候类型统计图反映了某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主要考查某地区的气候类型、气温、降水的特点及其成因。类图集萃析图流程判读步骤第一步:确定半球根据冷月与热月气温可知,北半球1(2)月均温最低,7(8)月均温最高;南半球则相反第二步:依温定带若冷月均温大于15℃为热带气候,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冷月均温在-15~0℃之间为温带气候,热月均温低于5℃为...
第一章数与式1.1实数1考点1实数的分类1.2.理解无理数的概念,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特点。无理数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等;(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每相邻的两个1之间0的个数依次增加1)等。陕西考点解读37,2中考说明: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2【提分必练】1.在实数-1,0,,,,2.5050050005(每相邻的两个5之间0的个数依次...
KY九(下)教学课件7.1溶解与乳化第七章溶液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活动中经常用到溶液。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溶液吗?情景引入河水、湖水、海水以及下列各种液体是溶液吗?溶液是怎样形成的?知识讲解●溶解设计实验,认识溶解现象。在下列4支试管中按顺序各加入少量硫酸铜、酒精、泥沙和食用油,然后再加入约10mL水。实验探究充分振荡后,还能看到这些物质吗?硫酸铜酒精泥沙食用油现象结论逐渐溶解,形成透明、均一、稳定的蓝色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