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地球的结构1趣味演习:地震来袭,一些处在不同场景中的人,下列躲避方式,哪些较安全?利用地震波的传播特性,认识地球内部结构2第四节地球的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阅读课本材料,之后说一说地震波(横波与纵波)的传播特性自主学习:1、地震波的传播特性:纵波固、液态速度快(P波)横波固态速度慢(S波)共同点在不同的介质,传播的速度也不同3想一想: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中国对宇宙的探测起源很早。图为公元一世纪的古星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古星图2登封观象台位于河南登封,建于元朝初年,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台登封观象台3•哈勃望远镜4第一艘载人航天器--东方1号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人51969年,美国发射阿波罗号飞船,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671981年,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哥伦比亚号”试航成功8美国东部时间7月26日10时39分(北京时间22时39分),发现号航天飞机从...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2课标阐释课标阐释激趣诱思1.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2.结合资料说出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学会判断晨昏线的基本方法,掌握晨昏线的基本特点3.说出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的规律4.学会地方时的计算方法5.理解时区的划分,掌握区时的计算,理解新旧日期的划分及所占范围及比例的计算方法假设在昼半球,以每小时1670千米的速度沿赤道向西运动,还有黑夜吗?2016年9月22日,某乘客去美国,乘坐的飞机...
二、太阳和太阳系1(一)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成员九大行星及其卫星系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太阳系模式图见课本图2(二)太阳1231、太阳概况成分H、He表面温度约6000K核聚变反应4HHe+能量32、太阳大气的结构光球层肉眼可以见到的明亮圆面色球层日冕层3、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类型4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4、太阳能量对...
第3课时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的夹角。地平面1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1)概念:一天中的太阳高度角。(2)随纬度的变化规律。①一般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②北半球二分日:从向南北两侧递减③北半球夏至日:从向南北两侧递减④北半球冬至日:从向南北两侧递减最大递减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23.随季节的变化规律(1)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
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一、利用地图辨别方向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1)一般定向法:无任何方向标志的普通地图,遵循“,________”原则判定方向。(2)有指向标的地图:①原则:根据指向标定方向。②步骤以某点为中心建立指向标的平行线与垂线根据判定点在坐标中的位置确定相对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方向坐标1(3)有经纬网的地图:①按纬度的高低变化判定南北方向:距北极点近的在北方。②按经度的变化判定东西方向:经度...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2课时昼夜交替和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导学提示[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理解昼夜交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进行地方时、区时、日期的相关计算。3.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运动物体偏转的影响,并能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思维导图]课前预习夯基础一、昼夜交替1.产生:图中甲为___半球,乙为___半球,线AOB为____________。2.成因: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高考考点:1、理解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应用3、了解四季的形成与五带的划分11.基本要求:二分二至日的位置、地轴的倾斜方向、公转方向、轨道及周期一、地球公转图(二分二至日图)2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3二、昼夜长短的基本知识前提:判断一个地点的昼夜长短情况的方法比较所求地点所在的纬线中昼弧和夜弧的比例昼弧夜弧41.夏至日(6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极昼极夜昼长夜短...
2.2地球表面形态1DACB外力作用外力作用读地壳物质循环图ACBD①③②①①①②②③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变质作用冷却凝固重熔再生23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森林的遗迹1975年,我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陆地海洋陆地海洋沧海桑田4地表形态变化的能量来自哪里?一、理解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和重力能...
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1课标阐释课标阐释激趣诱思1.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结合材料,说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学会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3.说出四季更替的原因及五带划分的依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的日数为179天。你知道是为什么吗?2一二一、地球公转1.定义:地球绕太阳运行。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
地球运动复习课12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3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一、地球自转的特点和规律:项目自转绕转中心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地轴一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处处相等,即150/小时(极点为零)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零)自西向东(北逆南顺)练5南极上空观看为顺时针旋转北极上空观看为逆时针旋转67赤道上线速度最大,向两极逐渐减小角速度处处相等(150/h),极点为零82、航天器发射基地应选择在什么地方较好?...
12考纲要求板块构造学说及应用3【例1】读图4-2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板块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_。(2)A、B两大板块间的边界属边界;C、D两大板块间的边界属___边界。(3)E处高大山脉是由于____________而形成的。F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4-2(典例分析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生长消亡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挤压而隆起形成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形状:地球并非正圆球,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球体3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4地球是球形的证据(1)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5地球是球形的证据(2)北极星高度角的变化6最大周长4万千米地球的大小地心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7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作...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理(浙江选考专用)1考点一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1.自转的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B):(C)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考点清单2(2)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约为15°/h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60°纬线上的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32.地方时、区时和日期变更(1)地方时的计算①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
第二课时地球的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说出地球公转的特点,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2.说出昼夜长短纬度变化规律及季节变化规律。3.记住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4.理解四季更替的成因,记住五带的划分。2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中所示。2.周期。1恒星年,即365日6时9分10秒。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学提示[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2.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3.理解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思维导图]课前预习夯基础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自转运动(1)概念:地球绕其________的旋转运动。(2)地轴的空间位置:地轴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附近。(3)方...
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区别与联系1二、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有无结冰期、流速(或水能蕴藏量)等五个方面,与流域的气候密切相关。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归纳,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对于不同的河流,其侧重点也有差异。1.如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包括黑龙江、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大部分位于中温带,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2.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