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为什么太阳有如此巨大的能量?2.什么是太阳辐射?3.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有什么影响?2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K。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称为太阳辐射。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据计算,每分钟...
本章整合12专题光照图的判读技巧在光照图或变形的光照图的判读中,常以“三条线”“三类点”为突破口,快速、高效地解题。(1)“三条线”——晨线、昏线和赤道。①晨(昏)线。晨(昏)线是地球上太阳高度为0°的点的集合,在该线上可见日出(日落)现象,除了春分、秋分日该线与经线重合外,其余各日与经线斜交(北半球冬半年,晨线在地球上呈东北—西南向分布,昏线呈西北—东南向分布;北半球夏半年相反),且离春、秋分日越远,夹角越大。到冬...
1基础知识第一课地理基础第一单元模块一2《考试说明》要求: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半径,建立经纬网的空间概念和特点,掌握地图的三要素及其应用。3一、特殊的经线和纬线1.0°经线和0°纬线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定为0°经线。0°纬线即赤道,是纬度度量的起始线。赤道是环绕地球表面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圆周线,是最长的纬线。4赤道平面通过地球球心,垂直...
栏目导引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一章行星地球1栏目导引学习目标定位一、课程标准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二、学习目标1.通过对地震波的分析,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重点)2.结合图表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2栏目导引基础梳理•自学导引一、地球的内部圈层3栏目导引1.地震波(1)分类:图中A表示_____,B表示_____。(2)特性A波:传播速度慢,只可以在_____中传播B波:传播速度快...
在茫茫的宇宙地球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不外乎就是太阳与月球了,你能说出它们与地球的关系吗?1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与地球: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32.太阳辐射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H1He高温高压能量+4(1)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2)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源一、太阳...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地心说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球,地球位于水晶球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公元2世纪,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在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基础上,做了系统的总结和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地心说...
栏目导引第二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一章行星地球1栏目导引学习目标定位一、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学习目标1.知道昼夜和昼夜交替的形成;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2.理解晨昏线的概念和特点;地方时、区时的概念及日期的变更规律。(重点)2栏目导引3.运用有关材料进行有关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利用地转偏向力解释某些地理现象。(重点+难点)3栏目导引基础梳理•自学导引一、昼夜交替和时差1.昼夜交替(1)原因...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一、地质剖面图指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球内部结构剖面图、火山构造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判断内容: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垒和地堑的形态特征、火山的构造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12二、判读方法地质构造图可以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阅读时要注意分清是哪种类型,判读地质构造图方法通常如下。1.三方面了解...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2课标阐释课标阐释激趣诱思1.说出宇宙中的天体类型、天体系统的概念与层次、太阳系的组成2.结合材料,说明太阳系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及地球的普通性3.能运用资料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说明地球的特殊性。学会分析其他天体上是否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的方法2016年9月25日,有“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竣工。它像一只庞大而灵敏的“耳朵”,将捕捉来自遥远...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第三节二、地球的公转三、随堂练习四、小结1自转的空间位置(一)地球自转的规律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2自转的方向(一)地球自转的规律活动:在南北两极上空,如何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3自转的周期(一)地球自转的规律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4周期自转的角度长度应用价值太阳日360°59′24时0分昼夜交替周期恒星日360°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自转的周期(一)地球自转的规律地球的自...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1课标阐释课标阐释激趣诱思1.结合资料,分析地震波的分类及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2.说出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圈层的特点3.说出地球外部各圈层的特点,并能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各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9世纪,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写了一部《从地球到月球》的地理科幻小说,幻想发射一颗空心炮弹将人载到月球上去旅行;他的另一部小说《地心游记》则幻想到地球中心去探险。这两部小说代表了人类上天入地...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读下图,完成1~2题。1.图中四地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①B.②C.③D.④12.②地日落时刻是()A.16时B.18时C.20时D.22时2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夏至日,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第2题,图中把全球经度平分为12份,相邻两条经线间隔为30°。先找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所在的经线此刻为6时,它与②地所在经线相隔30°,由此推断出②地的日出时间为4时,进...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1目标导航预习引导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1.认识地震波的传播规律,描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并归纳其特征2.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3.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明确岩石圈与地壳及地球外部各圈层之间的关系2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2)应用:利用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和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的性质,可以“透视”地球内部的结构。(...
1.3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1说课内容说教材说目标DEFABC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21.在教材中的地位——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地球的运动”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是“地球的宇宙环境”的一个延伸。同时,对后面第二章“大气环境”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教材A32.教学重点与难点“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的成分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氢、氦表面温度:6000K1HHHHHe核聚变过程高温高压2、太阳能量的来源:核聚变+能量22.太阳辐射(1)、什么是太阳辐射?(2)、太阳辐射的能量有多大?(3)、太阳辐射对地球有什么影响?3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辐射与生物界之间有何关系?4太阳能汽车太阳辐射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53)、煤和石油与太阳辐射有什么关系?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
本章整合1答案:①天体系统②太阳③昼夜④太阳直射点⑤地幔⑥昼夜长短⑦正午太阳高度2光照图的综合判定方法光照图是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形成的昼夜分布图。光照图所含信息量大,集地理基础知识、地理科学思维和学科基本技能训练于一图中,属于高中地理较难的部分,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往往以此为切入点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光照图形式多样,但不管多么复杂的光照图,只要把它转化成常见的侧视图或俯视图,化繁为简,就可迎刃而解...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2目标导航预习引导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2.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3.掌握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3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可见宇宙:人类已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其半径约140亿光年。2.光年: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4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天体系统形成的条件: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
第3讲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基础自主落实一、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反应。2.对地球的影响(1)能量来源直接提供资源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2)动力来源:促进地球上的主要动力。核聚变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光、热能源1活跃思维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一定丰富吗?答案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但由于空...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1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特征方向周期轨道速度黄赤交角形成影响意义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划分2要点探究1:1.公转轨道局部图结合公转方向和昼夜分布判读这是什么时候的日照图。3图4-3时间,所在位置,移动方向2.请描述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4要点探究23.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及应用太阳平均约3个月移动23°26′的纬度,即大约每个月移动8个纬度,每个星期大约2个纬度由此可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