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力与物体的平衡一、知识规律(1)受力分析三关键.①选对象:选定研究对象,将其从系统中隔离出来.②定顺序:先分析场力,后分析接触力.③明规律:只分析性质力,不分析效果力.(2)物体受力平衡两要点.①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②平衡条件:F合=0或Fx=0,Fy=0.二.思想方法(1)物理思想:等效思想、分解思想.(2)物理方法:假设法、矢量三角形法、整体法和隔离法、正交分解法、合成法、转换研究对象法等.三、知...
5力与平衡高考真题[真题1](2017高考全国卷Ⅰ)(多选)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为α(α>).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A.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解析:选AD.设重物的质量为m,绳OM中的张力为TOM,绳MN中的张力为...
专题1力与物体的平衡【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高考命题突出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考查,也有将受力分析与牛顿运动定律、电磁场、功能关系进行综合考查。题型一般为选择题和计算题。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主要有:①对各种性质力特点的理解;②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条件的应用.考查的主要物理思想和方法有:①整体法和隔离法;②假设法;③合成法;④正交分解法;⑤矢量三角形法;⑥相似三角形法;⑦等效思想;⑧分解思想。...
专题02力与物体的平衡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B叠放在一起,接触面粗糙。现将它们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在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A.只受重力B.受重力和A对它的压力C.受重力和A对它的摩擦力D.受重力、A对它的压力和摩擦力【答案】A【解析】把A、B视为一整体,则A、B做平抛运动,加速度为g,隔离法以B为研究对象,加速度为g,所以合外力为ma=mg,故B只受重力,所以A正确;B、C、D错误。考点:本题...
专题02力与物体的平衡考试大纲要求考纲解读1.滑动摩擦、静摩擦、滑动摩擦因数Ⅰ高考着重考查的知识点有:力的合成与分解、弹力、摩擦力概念及其在各种形态下的表现形式.对受力分析的考查涵盖了高中物理的所有考试热点问题.此外,基础概念与实际联系也是当前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考试命题特点:这部分知识单独考查一个知识点的试题非常少,大多数情况都是同时涉及到几个知识点,而且都是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电磁学的内容结...
专题01力与物体的平衡构建知识网络:考情分析:受力分析问题与物体的平衡问题是力学的基本问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频频出现。主要考查:力的产生条件、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的应用、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连接体问题的分析等。涉及的思想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假设法、正交分解法、矢量三角形法、等效思想等重点知识梳理:一、几种常见的力1.重力(1)大小:G=mg(不同高度、纬度、星球,g不同)(2)方向...
专题02力与物体的平衡1.【2017新课标Ⅱ卷】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23B.36C.33D.32【答案】C【考点定位】物体的平衡【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正交分解法在解决平衡问题中的应用问题;关键是列出两种情况下水平方向的平衡方程,联立即可求解。2.【2016浙江卷】如图所示为一种...
27实验: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方法点拨](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2)数据处理:图象法.1.(2018泰州中学期中)为验证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中a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实验.在自制的双层架子上固定带有刻度标记的水平木板,架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适当调整装置,使装置不带滑轮的一端稍稍垫高一些.②在两个托盘中放入砝码,并使两托盘质量(含砝码)相同,且远...
专题01力与物体的平衡1.光滑斜面上固定着一根刚性圆弧形细杆,小球通过轻绳与细杆相连,此时轻绳处于水平方向,球心恰位于圆弧形细杆的圆心处,如图所示.将悬点A缓慢沿杆向上移动,直到轻绳处于竖直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轻绳的拉力()A.逐渐增大B.大小不变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12.物块A置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用轻弹簧、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物块B相连,弹簧轴线与斜面平行,A、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物体起电的方式(1)1.使物体带电一共有三种方式,即接触起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摩擦起电时,某些物体失去_________而带_________电荷,而另一些物体得到_________而带_________电荷。因此得到下述结论,在摩擦起电过程中,并没有_________,即电荷是守恒的。2.下面有关静电现象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A.接触起电的实质是一个物体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B.静电感应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动态平衡1.动态平衡:是指平衡问题中的一部分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所以叫动态平衡,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2.基本思路:化“动”为“静”,“静”中求“动”.3.基本方法:图解法和解析法.考点1“解析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例1]如图所示,绳子质量、滑轮摩擦不计,物体M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若倾角θ增大,物体M仍然静止.(连接M一端的绳子始终与斜面平行)下列判断...
专题01力与物体的平衡1.(多选)如图1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有一长木板,一个人站在木板上用力F向右推箱子,木板、人、箱子均处于静止状态.三者的质量均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人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C.箱子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若水平面光滑,人用同样大小的力F推箱子,能使长木板在水平面上滑动答案BC2.节日期间,张灯结彩,某同学发现一种装饰灯,两个装饰灯用轻质细线悬挂在一个“T”型木质...
专题一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其中1~9题为单选,10~12题为多选)1.(2017吉林省实验中学二模)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C)A.A受5个,B受2个,C受4个B.A受5个,B受3个,C受3个C.A受6个,B受2个,C受4个D.A受6个,B受3个,C受4个[解析]以C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重力、A对C向上...
专题01力与物体的平衡1.必须牢记的概念、公式、定律(1)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公式及推论.(3)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2.必须掌握的三类问题(1)圆周运动问题.(2)平抛运动问题.(3)卫星运行及其变轨问题.3.必须明确的五个易错易混点(1)vt图象、xt图象都表示直线运动规律.(2)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及大小的计算方法.(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和力的合成与分解.(4)在竖...
(专题1力与物体的平衡)1.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AB、BC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C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处由铰链连接,下列关于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AB杆表现为拉力,BC杆表现为拉力B.乙图中的AB杆表现为拉力,BC杆表现为支持力C.丙图中的AB、BC杆均表现为拉力D.丁图中的AB、BC杆均表现为支持力2.如图所示,轻杆A端用光滑水平铰链装在竖直墙面上,B端用水平绳结在墙C处并吊一重物P,在水平向右的力缓缓拉...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班级______姓名______一、连一连.二、哪一张照片是在房间前面拍摄的?(在下面()里打“√”)。三、下面照片中有两张是同时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把这两张找出来,在下面()里打“√”。四、填一填。五、从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的右面看各看到什么图形,用线连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