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哲理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旨六看:1、看题目2、看作者3、看注释4、看意象5、看体现情感的词(直接的、间接的)6、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用典。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虚实结合、点面结合。3、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第一种模式:分析形象型规...
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旨六看:1、看题目2、看作者3、看注释4、看意象5、看体现情感的词(直接的、间接的)6、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用典。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虚实结合、点面结合。3、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第一种模式:分析形象型规...
《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4.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强调不仅要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要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孔子认为只有胸怀...
(一)把握思想内容的一般方法(写什么内容,抒什么感情)1、审标题,搜取信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交待了很多信息。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幽:深远,僻静,隐蔽的,不公开的。这些都能帮助考生答题。2、看作者,知人论世高考大都选名家作品,这些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自...
一年级1、古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2.句子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
初中语文古诗文名句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4.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强调不仅要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要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孔...
一、哲理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01咏絮才《世说新语》载,东晋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来比拟雪花飞舞,叔父谢安大为赞赏。后以“咏絮”或“咏絮才”称赞女子善于吟咏。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曹雪芹《红楼梦》02比翼鸟、连理枝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喻恩爱夫妻。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03莼鲈指家乡风味,典出《晋书》:“翰因见秋...
1.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注释:耘田:在田间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未解:不懂。解:理解,懂得。供:从事。傍:靠近。阴;树荫。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zhì子金盆脱晓冰,...
下载来源:小学语文资源群:775052016,教材课本共享群:313854161,第七单元导学【单元导教】本单元以“人物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从不同的方面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教学本单元课文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学习描写人物的多种方法,感受人物的品质特点,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要准确把握学情,作有针对性的背景资料补充。学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板块教学关注...
2【【考试说明考试说明】】•能力要求:能力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典诗歌。•具体要求:•1.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写了什么?为(写了什么?为什么写?)什么写?)•2.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怎样写的?)(怎样写的?)((what.why.howwhat.why.how))3古诗鉴赏难在哪儿?古诗鉴赏难在哪儿?————现存问题分析现存问题分析•问题之一问题之一•————读不懂诗读不懂诗•问题之二...
01关于写作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8.天...
(一)哲理诗句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古诗的诗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作品内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019高考作文常用古诗名句集锦古诗名句分类一:善于写作1.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戴复古《论诗十绝》(不随大流,有创新)2.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自然、真情。翻译;天上奏出的箫声由自己演奏出来,这种乐趣真是太让人愉快了。一首好的诗要贴近人物,写出真情实感)3.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本真。此为元好问评晋代诗人陶渊明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