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物产,从中体会家乡的可爱,进一步增进对家乡的热爱。2、热爱家乡,珍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志向。3、借助地图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通过访问、调查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变化。4、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和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家乡人,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敬佩与热爱,培养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志向。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物产,了解家乡不...
课题5.我的家在这里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总课时9-10一、教学内容分析《我的家在哪里》是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主题单元“我在这里长大”的第一课。本课由“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和“我能做点什么”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分享自己在社区(村庄)里的成长足迹,旨在让学生认识和体验社区(村庄)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第二个板块,通过引导他们关注社区(村庄)存在的不足,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改...
课题4.同学相伴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总课时7-8一、教学内容分析人际交往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一个学生都要习得与人交往的能力。班集体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学生每天都要接触来自不同家庭的同学,他们的性格、爱好等各不相同,学生正是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体验与人相处的乐趣,习得与人交际的能力。《同学相伴》这一课是道德与法治教材三下的第4课,本课分为2课时,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体验中...
课题3.我很诚实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总课时5-6一、教学内容分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想赢得别人的信任,与人友好相处,诚实是重要准则,同时,诚实守信也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应当继承和发扬。本课由“诚实与说谎”“让诚实伴随我成长”两部分内容组成,让学生体会诚实的重要及说谎的危害,懂得诚实既是一种优秀品质,也是道德底线,既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本。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
2、不一样的你我他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在性格、特长、爱好等等各方面都与别人不相同。2、我们要学着接受别人的不一样,与和我们不一样的同学友好相处。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本领。3、认识到用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认识、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我们才会交到更多的朋友,我们的生活会更更丰富,更精彩。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尊重他人,接...
课题1.我是独特的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总课时1-2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课有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我有自己的特点”,设计了了解自己的外貌特点和兴趣爱好,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认识理想自我,以及通过个人秘密的角度感受自己内心世界的四个活动,让学生多角度地了解自己。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能变得更好”,交织了两条逻辑思路。一条是叙述小健的成长故...
第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业、工业、科技、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感受祖国的飞速发展。2.道德修养:知道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有重要影响。3.责任意识: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立志做新时代的好少年,提高家国责任意识。课时安排3课时。第3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
第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业、工业、科技、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感受祖国的飞速发展。2.道德修养:知道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有重要影响。3.责任意识: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立志做新时代的好少年,提高家国责任意识。课时安排3课时。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国家、社会和个人为精神文...
第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业、工业、科技、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感受祖国的飞速发展。2.道德修养:知道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有重要影响。3.责任意识: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立志做新时代的好少年,提高家国责任意识。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知道改革...
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能够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道德修养: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3.责任意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各族人民百折不挠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课时安排3课时。第3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青藏川藏公路的修建...
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能够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道德修养: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3.责任意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各族人民百折不挠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课时安排3课时。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
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能够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道德修养: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3.责任意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各族人民百折不挠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设计课题3.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单元三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五下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道德修养: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法治观念:能够运用合作讨论、查阅资料的方式还原历史、分析历史健全人格:学习抗战精神,树立远大理想责任意识:培养革命精神,树立爱国意识重点探究抗战胜利的意义及中国共产党所做出的贡献难点学习抗战精神,树立远大理想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教学设计课题3.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单元三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五下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道德修养: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学习,能够体会全民抗战的无畏精神法治观念:能够运用合作讨论、查阅资料的方式还原历史、尊重历史健全人格: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责任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责任意识重点了解九一八事变...
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感悟红船精神。2.道德修养:了解开辟井冈山道路的意义,学习井冈山精神。3.法制观念:知道遵义会议,了解红军长征及其伟大意义,学习长征精神。4.责任意识:萌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课时安排3课时。第3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了解红军在...
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感悟红船精神。2.道德修养:了解开辟井冈山道路的意义,学习井冈山精神。3.法制观念:知道遵义会议,了解红军长征及其伟大意义,学习长征精神。4.责任意识:萌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课时安排3课时。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南...
教学设计课题3.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2)单元三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五下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历史影响道德修养: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感受革命果实的来之不易法治观念:借助史料,学会辩证的看待辛亥革命健全人格:学习辛亥精神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责任意识:培养主人翁责任感,树立爱国意识重点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组织...
教学设计课题3.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1)单元三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五下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感受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爱国情怀道德修养:通过收集资料、讨论等方式,从事迹中感悟孙中山精神法治观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健全人格: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责任意识:树立责任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重点了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志士的事迹与爱国情怀难点学习并领悟孙中山精神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
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的屈辱历史和列强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2.道德修养:知道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反对外来侵略者的故事,感受先烈的爱国精神。3.责任意识:懂得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课时安排3课时。第3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情况和在战争...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的学习,了解中国受到侵略的史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2.通过收集资料、讨论等方式,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3.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民族英雄的不屈精神。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通过学习了解甲午战争的经过,感受中国近代的耻辱历史。难点:感受民族正气和反抗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图片导入师导语:在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文《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