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尖子生的自我修养系列(一)系统机械能守恒的三类连接体模型连接体问题是力学部分的难点,本书通过对近几年高考题及各地模拟题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以下三类可以利用系统机械能守恒来快速解题的连接体模型。速率相等的连接体模型1.如图所示的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当释放B而使A、B运动的过程中,A、B的速度均沿绳子方向,在相等时间内A、B运动的路程相等,则A、B的速率相等。2.判断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不从做功角度判断,而从...
“强基计划”尖子生的自我修养系列(一)系统机械能守恒的三类连接体模型连接体问题是力学部分的难点,本书通过对近几年高考题及各地模拟题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以下三类可以利用系统机械能守恒来快速解题的连接体模型。速率相等的连接体模型1.如图所示的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当释放B而使A、B运动的过程中,A、B的速度均沿绳子方向,在相等时间内A、B运动的路程相等,则A、B的速率相等。2.判断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不从做功角度判断,而从...
第七章实验理论指导题型一第6节知能演练提升典题案例导析题型三题型二1234一、实验目的(1)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体会探究过程和所用的方法。二、实验原理让橡皮筋拉动小车做功使小车的速度增加,若拉小车的橡皮筋的条数由1条变为2条、3条则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2W、3W利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量每次实验后小车的速度,分析每次做的功与速度的关系,总结出功与速度的关系。5三、实验器材木板、橡皮筋(若...
第七章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要点一要点二第7节创新演练大冲关随堂检测归纳小结课下作业综合提升要点三1231.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进行计算。2.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公式及适用条件。3.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问题。4.感知生活中动能定理的应用,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45[读教材填要点]1.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2)表达式:Ek=12mv2。(3)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国际单位为。1J==。运...
第七章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要点一要点二第4节创新演练大冲关随堂检测归纳小结课下作业综合提升1231.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2.理解重力势能的定义及表达式,会用表达式进行计算。3.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4.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45[读教材填要点]1.重力做的功(1)特点: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和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无关。(2)表达式:WG==。其中h1、h2分别表示物体起点和终点的高...
“强基计划”尖子生的自我修养系列(一)系统机械能守恒的三类连接体模型连接体问题是力学部分的难点,本书通过对近几年高考题及各地模拟题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以下三类可以利用系统机械能守恒来快速解题的连接体模型。速率相等的连接体模型1.如图所示的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当释放B而使A、B运动的过程中,A、B的速度均沿绳子方向,在相等时间内A、B运动的路程相等,则A、B的速率相等。2.判断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不从做功角度判断,而从...
第七章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要点一要点二第5节创新演练大冲关随堂检测归纳小结课下作业综合提升1231.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2.知道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方法,了解计算变力做功的思想与方法;3.进一步了解功和能的关系。45[读教材填要点]1.弹性势能的概念发生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势能。2.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1)猜想依据: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同属势能。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起的有关,故...
第七章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要点一要点二第1、2节创新演练大冲关随堂检测归纳小结课下作业综合提升要点三1231.了解自然界中存在的守恒量——能量,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理解功的概念,会利用功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3.理解正功与负功的意义,并会解释生活中有关做功与否的实例。45[读教材填要点]1.追寻守恒量(1)伽利略的实验探究:如图7-1-1所示图7-1-16①过程:让小球从斜面A滚落,它会继续滚上斜面B。②现...
第七章实验理论指导典题案例导析题型一题型二第9节题型三知能演练提升1234一、实验目的通过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二、实验原理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机械能守恒。方法1:若以重物下落的起始点O为基准,设重物的质量为m,某一时刻物体下落的瞬时速度为v,下落高度为h,则应有,借助打点计时器,测出重物某时刻的下落高度h和该时刻的瞬时速度v,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mgh=12mv...
功和机械能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小李同学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同一木箱分别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表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该力F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关于做功大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甲<W乙<W丙B.W甲>W乙>W丙C.W甲=W乙=W丙D.W甲=W乙<W丙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拉到顶部,所需拉力分别为F1和F2,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第八章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第13讲功和机械能考点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2.常见的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F无距离s;(2)有距离s无力F;(3)有力F,也有距离s,但在力F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s(即运动方向和力的方向垂直).3.在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计算公式:W=Fs,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考点二功...
检测题一:按照下列模式对功进行系统归纳。四、功率:P=W/t=Fv,与机械效率的区别五、机械能的转化: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时,机械能守恒。(当物体只受到重力的时候)一、选择题1、一支步枪枪膛长80cm,火药爆炸时产生的高压气体对子弹的平均推力是2000N,子弹离开枪口在空中飞行40m后落在地上,则高压气体对子弹做的功是()A.1.6×103JB.1.6×105JC.1.6×104JD.8×104JA2、一架匀速上升的直升飞机,它的()A、动能增加,重...
.物理系列练习.初三物理机械能分子运动论内能一.选择题3-1-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能越多B.一个物体做了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D.教室里的日光灯吊在金属链下.金属链不断裂,日光灯不能做功,所以日光灯不具有能3-1-2以地面为参考物,下列实例中既有势能,又有动能的是()A.广场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B.被拦河坝挡住的河水C.下雨前,...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功的初步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1。、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3、没做功的三种情形:1)有力而没有距离(劳而无功)2)靠惯性运动没有力3)力和距离垂直4、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力×力的方向上的距离)。功的计算公式:W=FsF——力——N...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题目12345678910111213答案1、一体重为500N的同学在跳绳测试中,1min跳180次,每次腾空的最大高度平均为4cm,则他在跳绳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A.60WB.3.6×103WC.6×103WD.3.6×105W2、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D.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3、甲用50...
八年级下期物理功和机械能练习题1.(2017•东营)如图所示,旅游景区的索道缆车载着游客匀速上山,它具有的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B.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D.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2.(2017•德阳)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10s时的速度大于4s时的速度B.0﹣6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6﹣12s拉力对物...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一、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初步判断物体是否做功;(2)初步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是焦耳,并会进行有关计算;2.过程与方法:过举例,理解功的定义及功的必要因素,培养从生活现象中分析物理本质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用力未做功的实例,引起学生适当焦虑,激起其学习功的好奇心,使之积极参与判断是否做功的讨论。教学重点:...
课题功和机械能复习课课时1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功、功率的计算方法、动能及势能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与方法感受动能和势能的互相转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功和功率的计算难点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分析学生已对物理计算有较多的练习,所以本部分内容,学生由于有基础,所以难度不大教学方法归纳法学习环节复习内容二次备课一、功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水平地面上的购物车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沿推力的方向运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C)A.重力对购物车做了功B.支持力对购物车做了功C.推力对购物车做了功D.没有力对购物车做功2.一名普通中学生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此过程中他对鸡蛋做的功约为(B)A.0.1JB.1JC.10JD.100J3.用水平拉力F拉物体A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s,拉力F做功为W1;用同样的力F拉物体A在...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一、功(一)力学中的功1.功的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做功实例:(甲)物体在绳子(乙)静止的小车在拉力的(丙)汽车在刹车阻力的作拉力的作用下升高作用下向前运动用下滑行了一段距离不做功实例:(甲)搬而未起(乙)提着小桶在水平路上匀速前进,提桶的力没有做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F(2)→S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