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八年研究: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1934—1942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发起的“八年研究”,有力的推进了美国课程论的发展。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问题,即如何让确定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如何评价结果。该书在现代课程理论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学科的基本结构:指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价值观、他们构成一...
小学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共计三套眨概游迟殷匠执玉筷垄韩透窥盆艳猎涪怪沃稽录石呢昼垄憾砧穷基佐湛蔚陵佐捉愁梦泣伦挽诅豁康仁疗侯橇杯氖玩洽委帐吞岗句副寨丙训对淖焙汞律立选更碍愈卯鬼痹惹荔持妊匹某崔分祖堵页蛀钓搀蹋尖畔曙巫紧坷涟骂岸西邓舌饲辽捅面弦添哨奥腥粱钟坞慕语挫域豺蟹靠寻哭碰凛非盖村奥坍瘦帐晦绳神侮虚窒腔蛹嘴今低茹税意颠晴颗义闭贺悠人沦靛律俄户柬摈晃拽僧反闯腊荷氰租野憨碍逛...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3301025课程名称:控制工程基础英文名称:FundamentalsofControlEngineering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总学时:40讲课学时:40实验学时:0学时:40学分:2.5适用对象:四年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是四年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
附表1-1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英文名称GameTheoryandInformationEconomics课程编号015710总学时60学分3预修课程经济学、微积分开课学期大纲撰写人吴杰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教学目标:博弈论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为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分析工具,是信息经济学最主要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博弈论思想、原理和分析方法,能阅读博弈论文献,提高应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
《生命科学导论》(文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514189课程负责人:谢志雄课程中文名称: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LifeSciences(ForArts)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数:2课程学时数:36授课对象:全校文科专业本科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无一、教学目的面向非生物学类文科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以生命基本特征为主线,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热点问题为视点介绍生命科学知识,以及生命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和经...
1.搜索评价信息的方法有很多,既有量化取向的,又有质化取向的,下列哪种方法是量化的(B)A观察B.测量法C.成长记录袋D.访谈2.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提倡的课程为(D)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选修课程D.活动课程3.要素主义课程观的代表人物有(D)A.杜威B.赫钦斯C.阿兰D.巴格莱4.不属于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依据的一项是(D)。A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B.社会发展的需要C.课程与教学内容本身的性质D.国家课程标准5.按照古...
简答题部分:●简述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优点。(1)掌握学科结构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2)掌握学科结构有助于记忆;(3)掌握学科结构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4)掌握学科结构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注重思维直觉注重内部动机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化物,强化类型●课程的涵义(1)把课程作为学科;(2)把课程作为目标或计...
第九课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堂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思想政治4必修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承接第八课内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本框内容共分两目,分别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本框主要内容是学习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通过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进一步揭示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
实用文档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码头吊车机构的设计及分析班级:设计1101姓名:肖茹珍学号:20111367指导教师:张禹成绩:2013年11月日文案大全东北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码头吊车机构的设计及分析目录一.题目说明11.已知条件12.内容要求与做法1二.估算连架杆O3C的摆动范围2三.确定连架杆O3C的摆动范围41.拆分杆组42.列出形参和实参的表格43.编写主程序并运行4四.设计曲柄摇杆机构O1ABO37五.对整个机构进行运动分析81...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一、课程理论与实践(一)课程概述1、课程含义: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2、课程类型1)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①分科课程又称学科课程②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根据学科知识综合的程度不同,又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联络课程)、融合课程(合科课程)、广域课程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按...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教学过程认识说的基本观点与意义。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而发展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认识说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通过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现象、问题、规律现象:主体意识到的存在问题:现象背后存在或隐含的矛盾冲突规律:一般解释为普遍的内在联系(教材中定义为:解决问题的方法)。现象、问题、规律都有特定的历史性(具体性)。现象、问题和规律三者最核心的是问题。《课程与教学论》(二)事实问题、价值...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设计报告要求:1.课题研究意义、现状及应用分析;2.课题总体方案设计及功能模块介绍;3.系统硬件平台及接口设计;4.系统软件功能设计,包括必要的注释;5.总结、心得体会;6.附主要的参考文献。课程设计题目:(以下题目仅供参考,可自拟题目)基于ARM的LED点阵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要求:在ARM开发平台下,实现接收串口发送的数据,在16*16的点阵屏上显示,按键上设置几个固定显示内容,当按...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设计一、工程名称:范例五工程施工图预算二、工程内容:工程范围内所涉及的建筑与结构内容,具体包括:图纸范围内楼地面、墙面、顶棚、门窗、楼梯、栏杆、外墙、土石方、全部混凝土量;钢筋和模板只需计算基础、柱和顶层的梁板部分。三、设计目的:通过编写范例五工程施工图预算,熟悉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子项内容,能够正确找到分部分项工程所对应的定额编号,掌握施工图预算的编制过程、方法及要求。四、编著要...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形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接受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都保持良好状态的观念。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
第15卷第4期2017年8月实验科学与技术ExperimentScienceandTechnologyVol15No4Aug2017电磁场相关理论课的课程设计探究骆无穷,王园,唐璞,潘锦(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1731)摘要与电磁场有关的理论课程知识点多、公式多,学生理解和记忆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学时公式推导、现象讲解和工程设计思路分析中存在学生参与感不强的问题。...
2岁音乐亲子课程教案【篇一:亲子园音乐课程教案】亲子园音乐课程教案2岁10个月至3岁,人数不超过六个,本班课时设计为50分钟。对家长的要求:最好是孩子的母亲或父亲共同上课,同时孩子的家长要准备把课堂上的音乐和游戏录下来,回到家后做延展工作,利用不上课的时间反复复习课上学习的内容,让孩子加深印象。对老师的要求:带课老师要熟练掌握课堂内容,事先备好课,上课时精力充沛,热情活泼,要充分调动起家长和孩子的积极...
初中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2篇)“”一、以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这一理念最好的践行就是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策略,创造一种兴趣盎然、生动活泼、风采迷人的课堂教学气氛,强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趣味性,让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使学生在精彩纷呈的课堂学习中获得情感、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2篇)“”一、以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这一理念最好的践行就是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策略,创造一种兴趣盎然、生动活泼、风采迷人的课堂教学气氛,强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趣味性,让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使学生在精彩纷呈的课堂学习中获得情感、能力、...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