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自读教材夯基础]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填写组成细胞的化合物:(2)判断有关化合物叙述的正误:①组成细胞的元素全部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②无机化合物有水和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是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③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④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质。()×√√×1.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微量元素...
章末复习课一、波的图象、传播方向、质点振动方向三者间的关系1.t时刻的波形波的传播方向同一时刻t时刻质点振动方向如:波向右传播,对象质点应跟着紧邻的左边质点振动,从波形上看,若紧邻的左边质点在对象质点以下,则对象质点向下运动,反之,则向上运动.2.t时刻的波形(t+Δt)时刻的波形方法波形平移法特殊质点振动分析法3.振动图象(或质点振动情况)某时刻的波动图象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2-1所...
第2课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结构特征,体会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2.了解烷烃的概念、通式、结构特点。3.理解同分异构体的含义,能写出1~5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一、烷径1.下面是乙烷、丙烷、丁烷的结构式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三种物质的分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元素为________、________两种元素。像这种仅含______...
课后实践导练课前新知导学课堂疑难导析第二节简谐运动的力和能量特征1.(3分)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B.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为零C.振子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一定相同D.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解析】该题考查简谐运动中位移和速度的变化规律.振子做简谐运动时,某时刻位移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A、C不正确.当...
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2节铝金属材料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常见金属的代表物——铝的还原性;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认识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他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不同,并能列举铝合金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2.通过对不锈钢不易锈蚀原理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金属性质与金属材料的密切关系。3.使学生了解金、银、铜的主要性质以及它们作为材料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4.初步...
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1节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第1课时一、选择题1.下列单质中,通常用来制造半导体材料的是()A.铝B.铁C.晶体硅D.金刚石2.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半导体材料可以是()A.碳B.铝合金C.硅D.钛合金3.下列关于硅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硅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B.高温下SiO2能与Na2CO3固体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说明硅酸酸性强于碳酸C.因为玻璃中含有SiO2,所以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
课后实践导练课前新知导学课堂疑难导析第三节惠更斯原理及其应用1.(3分)关于机械波的波速和波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横波中相邻两个波峰间的距离、纵波的密部中央和疏部中央间距都是一个波长B.两个相邻的速度相同的介质质点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C.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波速和波长都要改变D.机械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匀速传播的【解析】由波长的定义可知A、B不正确.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波速不变;当波从一...
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章末重难点专题突破一、烃的代表物分子结构及其性质比较烃是有机物的母体,是有机物中的一大类物质。烃是指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烃可分为烷烃、烯烃、苯及其同系物等,其典型代表物分别为甲烷、乙烯、苯等。1.烃的代表物分子结构及其性质比较物质甲烷乙烯苯分子式CH4C2H4C6H6状态气体气体液体结构式结构特点正四面体同一平面平面正六边形与Br2反应Br2试剂溴蒸气溴水(或Br2/CCl4)纯液溴反应条...
第2章第2节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质、电离的含义;2.能够区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明确电解质导电的条件,会书写电离方程式;3.能通过观察、辨识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导电,掌握化合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并能从微观层面理解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导电的原因,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且能运用电离方程式表征电解质的电离。学习过程一、电解质及其电离【探究活动】实验一盐酸、NaOH溶液、NaCl...
第2章第2节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认识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3.了解常见离子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内容认识到离子反应是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并且锻炼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从现象中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迁移应用体会到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三)情...
第1课时乙醇[学习目标定位]1.会写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官能团的概念,知道乙醇的官能团是—OH。2.知道乙醇中—OH上的氢可以被金属置换,会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知道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以及反应中的断键和成键情况,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1.经测定,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根据所学化学键知识讨论,符合该分子式的有机物有几种可能的结构?2.乙醇与钠反应实验探究实验操...
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与技能1.巩固物质的分类及方法,了解胶体的主要性质;2.进一步巩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解决离子共存问题。3.进一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有关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专题知识复习,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引起对学习方法的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复习知识点,体会分类学习在物质和化学变化规律中的重要性,树立分类观,感受学习的快乐。重点离子方程式及离子共存、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和计...
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3节复合材料【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常见的复合材料及其用途,理解复合材料的概念,复合材料的基本组成、优点。2.方法与过程目标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简单预测不同材料复合后所产生的新材料的优良特性。初步了解根据对所需材料性能的特定要求,如何选择组成复合材料的单一材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神奇复合材料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通过对我国科学成就的介绍...
第2课时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学习目标定位]1.以ⅠA族、ⅦA族元素为例,掌握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3.能根据学习过的一些典型元素的性质预测同主族其他元素的性质。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一、卤族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卤族元素原子结构和性质的相似性元素(名称与符号)氟(F)氯(Cl)溴(Br)碘(I)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都为____最高正价无____...
第1课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学习目标定位]认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会书写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有机高分子化合物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1)写出下列有机物的化学式:①乙醇:______________;②葡萄糖:______________;③纤维素:______________;④聚乙烯:____________。(2)纤维素、聚乙烯与乙醇、葡萄糖相比较,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3)由上分析可知,________________很大的有机物叫有机...
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学习目标1.巩固物质的分类及方法,了解胶体的主要性质;2.进一步巩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解决离子共存问题。3.进一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有关概念二、教学过程一、物质的分类二、分散系1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与B.胶粒一定不显电性C.胶体一定是混合物D.胶体一定是液体2、FeCl3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都能透过滤纸B.都成红褐色C.具有相同的颗粒直径D.都...
第1课时原子核核素[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原子的结构,知道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各微粒数的关系。2.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及其区别。一、原子的构成1.构成原子的微粒有电子、质子和中子,其中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微粒电子质子中子质量/kg9.109×10-311.673×10-271.675×10-27相对质量0.548×10-31.0071.008电量/C1.602×10-191.602×10-190电荷-1+10N原子中微粒数77根据表中数据,讨论下列问题:(1)决定原...
第3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章末检测(三)(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图是“云南省元阳县麻栗寨河沿岸水稻梯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图”。读图,回答1~3题。1.该地发展水稻种植业,主要是改造了()A.地形B.热量C.土壤D.种子2.下列有关该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A.受市场规模的影响大B.种植技术水平较低C.机械化水平较低D.属于现代混合农业3.该农业生产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土壤...
第2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教学目标】根据大纲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职高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记住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2)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化学性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提问、讨论和总结(1)培养学生运用...
第2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一、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以及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物质家族,建立起元素与物质家族的关系,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2.从物质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为研究物质的通性建立认识框架,同时知道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