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精灵舒乙1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理解主旨。体会精辟议论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2看动画,谈感受:•动画《一个真实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3读书卡片(一)文学常识《都市精灵》的作者,选自《》,体裁是。舒乙随笔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作者往往不刻意为文,大多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实有所得、确有所感,提笔随手而写。它篇幅短小,形式多样,...
1•藤野先生送给鲁迅的照片2导入新课背景介绍段落结构人物形象课文暗线小结退出3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4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生活的绍兴河埠bù5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课文《社戏》7课文《故乡》8课文写于1926年,回忆了1902—19...
圆明园,曾是一个集中外园林艺术之大成的“万园之园”。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收藏了难以计数的奇珍异宝。今天,我们看到的却是断壁残垣。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又说明了什么问题?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目标2: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间、侵略国和火烧圆明园的罪行以及造成的影响。(重点、难点)目标3:掌握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
郦道元三峡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感受三峡风光的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3、品味语言,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2你记住了吗?•郦道元,时期家,散文家。他撰写的《》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长江三峡是峡、峡、峡的总称.北魏地理学水经注地理巨著山水游记瞿塘巫峡西陵3你读准了吗阙处重岩叠嶂襄陵曦月御风沿溯素湍绝山献长啸属引涧飞漱quēzhàngxīxiāngsùtuānyǎ...
茅以升中国石拱桥11905年的端午节,江苏镇江的一个小镇上举行龙舟赛,到处都是观看龙舟赛的人,为了观看方便,人们纷纷挤上了一座小桥。小桥不堪重负,轰然倒塌,许多人都在事故中丧生了。一位少年目睹了这一惨剧,从此立下志向——要造出世界上最坚固的桥梁。他就是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2桥你可能见过各种各样的桥,这些桥有什么大众的特点?你能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用一句话说说“桥”是什么吗?345678910111213141516桥是经过...
1•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题为《愚公移山》。他说:“现在有两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头上,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毛泽东在这里就是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来鼓励全国人民。2...
第五单元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精神有多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讲述实践精神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入新课21、自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开头点出“格物致知”就是“科学实验”。2、速读全文,找出中心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整体感知31、作者在文中探讨了哪四个问题?(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2)作者...
1题白杨图茅盾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fāng伍,甘居榆枣俦chóu。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以白杨树的形象,表明了作家的革命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2白杨礼赞茅盾礼赞是什么意思?(以崇敬的心情称赞表扬)3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茅盾是笔名,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担任《小说月报》主编,并与郑振铎、叶圣陶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著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
第一单元诗歌两首龟虽寿课文导入同学们,在我国的历史上不仅仅有唐朝创造了诗歌的伟大时代,在更早的时期,我国也有许多伟大的诗人,今天我们就学一首三国时期的诗歌,这首诗的作者也同样有名,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看一看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感受作者曹操的壮志豪情。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文中两个二类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注意节奏和语调的变化。【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
描写莲花的词语,成语:皎洁无瑕亭亭玉立玉洁冰清风姿绰约莲开并蒂(通常一枝荷梗只开一朵莲花,并蒂而开两朵莲花是相当罕见而珍贵的。故作为祝人好事成双或夫妻恩爱的吉祥语。)口吐莲花(指口齿伶俐,形容人口才好)出水芙蓉(刚开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美女。)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荷花美而不艳,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天然美。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指真正的美是没有太多修饰的。引申至作品中,...
周亚夫军细柳1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的文学常识。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识记涉及古代礼仪的字词。(重点)3.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人物的表现手法。(重难点)2观猎王维【诗文赏析】诗人用激情洋溢的语言描绘了一次普通的狩猎活动,笔力遒劲、气势恢弘。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出猎时英姿飒爽,归猎时踌躇满志。景中寓情。颔联体物精细,对仗精妙。诗...
第三单元阅读毛遂自荐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以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后人无法超越也难以企及,这个人就是司马迁,这部史学著作就是《史记》。今天,我们就来管中窥豹,通过学习课文《毛遂自荐》来感受一下《史记》的魅力。2与二十人偕(xié)合从(zòng)歃血(shà)譬若...
第二单元现代诗歌两首再别康桥1我敢说,康河是世上最美的一条水!——徐志摩课文导入2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作者简介3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五、六十年代他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有一个人,他活着的时候......1•1863~1869年他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1873~1877年...
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2明辨是非三、身体力行,知行合一1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知:良知,人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行:实践,人的道德践行和实际行动。2根据警方的调查取证,该女子家境贫困,明知污陷他人,但是为了看医生的费用而采取这种做法。3这位摔倒的女士知道自己诬陷他人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吗?为什么明知道是错的,仍然做了呢?4在生活万象中保持良知,避免犯错,正直做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需要突破内心和外部的障碍。一、怎样做到...
郦道元123456三峡北魏郦道元7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3.品味极富特色的语言魅力,掌握文言文的诵读方法技巧。8一、郦道元与《水经注》•郦道元:(?-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涿县)人。少时好学,博览群书,尤喜古代地理书籍,有感于旧传《水经》过于简略,缺乏旁通,本着“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的精神,为《水经》作注四十卷,...
1.2明辨是非1.2.1铸就良知的标尺1网络信息难辨真假网络诈骗层出不穷网络谣言危言耸听百度一下,你就知道2沉迷网络游戏害人不浅网络直播没有底线IP剧风生水起3碰瓷扶还是不扶?脑残粉公厕抽纸4食品安全传销骗局校园欺凌5我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复杂的社会生活,现实向我们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呢?1.明善恶,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69月8日,在广州市花都区合和新城对出的十字路口,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吴均吴均1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他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梁武帝萧衍就很喜欢他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自然流畅,形式精美而又内容充实,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作者简介2吴均体:六朝骈体文往往为了追求形式美而只在方法技巧上下功夫,致使许多作品徒有华丽的外表。吴均的作品却能扬其长避其短,不堆砌辞藻,基本不用典,自然流畅,清...
让心灵说话——心理活动描写指导1想一想:这样写好不好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2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潜意识等思想活动的描写,称作心理描写。3心理描写的作用: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
回忆我的母亲朱德《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937年,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在延安朱德手迹朱毛红军井冈山会师朱德(1886—1976)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朱德同志早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5年在云南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复辟的起义。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在党的领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