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劝学》默写2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学...
《劝学》详解荀况君子(Combin\s\up5(有))曰:学不可以已(停止)。青(Combin\s\up5()),取之(代词,青)于(介词,从)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CombinCombin),而(Combin)青于(介词,比)蓝;冰,水为(Combin)之(代词,冰),而(Combin)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寒于(介词,比)水。木直中(符合)绳,輮(CombinCombin)以(Combin)(\s\up5(省))为(动词,制)轮,它比水更冷...
《劝学》练习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槁暴(pù)輮使之然(róu)舟楫(jì)舆马(yú)B.蛟龙(jiāo)跬步(kuǐ)骐骥(jì)爪牙(zhǎo)C.镂金(lóu)弩马(nǔ)生非异(xìng)洞穴(xué)D.跂而望(qì)锲而不舍(qì)二螯(áo)参省乎己(xǐng)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金就砺则利。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行李之往来。3、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
《劝学》教案设计14(共三课时)劝学教学要求与目标:1.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2.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教学重点、难点:1.识记重点文言实词、虚词。2.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3.熟练背诵课文。教学方法:本文的可读性很强,易于成诵,宜采用诵读教法。诵读要多次进行,一次比一次要求更高: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
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2.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
高一语文劝学教案【三篇】一、学问训练目标:1.把握、积存“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2.把握课文消失的“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别句式。3.把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方论证、正反比照论证。二、力量训练目标:1.在理解根底上熟读成诵的力量,培育阅...
小学一年级语文《劝学》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解释: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方:才。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懊悔自己年少...
《劝学》教案范文集合8篇教学目标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2.把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方论证、正反比照论证。教学重点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教学难点把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方论证、正反比照论证。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语设计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古乐府诗《长歌行》:百川东到...
《劝学》教案汇编六篇教学要点1.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2.写作特点。教学步骤1.检查:(1)学生口头答复词义,教师讲释小结。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拟对象,作“比”讲。)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构造”,作“的人”讲。)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者,...
《劝学》学问点总结概括整理《劝学》学问点总结概括整理一、古今异义:1.蚓无帮凶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今义:争论并领悟。二、通假字:1.輮认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曲折。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干。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分,资质。三、词类活用1、君子博...
一、教学设计的凭据〔一〕教材〔二〕学情〔三〕教学理念二、教学设计及其理由〔一〕总体教学设计及其理由〔二〕具体教学设计及其理由一、教学设计的凭据〔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学理念〔一〕说教材《劝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其次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先秦诸子散文。第一篇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是先秦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表达了儒家学派的观点。学习《劝学》这篇课文,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