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节选)白居易第1页第1页作者及背景•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中唐杰出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主要提倡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优良老式。今存诗3000首,代表作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和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上朝时被地方军阀派人刺死,白居易认为是国辱,上书请求捕贼。一些权臣早由于他政治讽喻诗而仇恨他,便给...
巧弹旧琵琶聆听新曲调1考查范围有的放矢提高效率1七年级:4、7单元2八年级:3、8单元3九年级:全一册4时政(2016.5-2017.4)鲁人版2试卷结构有的放矢提高效率1单项选择2价值判断3情境分析4探究实践50分3政治、经济生态、科技法律、文体外交、节日人物、荣誉时事政治1单项选择基础知识一般以近期时政热点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42价值判断命题方式:通常就国家的某种制度、政策或举措,社会中某种事情...
白居易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知音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好!宽...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一、教学目标:•概述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及写作背景。•说出诗人在伤口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诗歌语感,提高诗歌欣赏能力。作者简介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的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杜甫的有意识的继承者。白居易,字乐天,因晚年居住在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又曾做过他的人生观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以在京做官期间他的诗大多是“为民请命”,利用诗歌讽刺那些达官贵人的贪污腐化以及现实社会的...
琵琶行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白居易书《楞严经》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喻...
课题:《琵琶行》一、说教材《琵琶行》选自第三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精选了唐以来的古诗词,让学生了解古典诗词格律常识,欣赏诗词曲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从而提升学生对古诗审美水平。说教材•《琵琶行》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叙事长诗,是我国音乐描写诗中的“千古绝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表达技巧。•本诗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课文,通过本诗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1《琵琶行》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本诗描绘音乐的语言技巧,学习通感、衬托等表现手法。2.体会由琵琶女的遭遇引出的诗人对身世的感慨。3.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诗的结构特点。教学重难点1.品味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丰富内涵。2.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术。相关链接1.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
3琵琶行并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3琵琶行并序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3.结合诗人生平经历与诗歌内容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鉴赏诗中的音乐描写和其中比喻、叠词、通感、正侧面描写等艺术手法;2.体会诗人因被贬而表现出的失意痛苦之情。【新课导入】两千多年前,一个文雅学...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1.“,”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2.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3.“,”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4.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1.《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
1琵琶行(节选)白居易2作者及背景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今存诗3000首,代表作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和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上朝时被地方军阀派人刺死,白居易认为是国辱,上书请求捕贼。一些权臣早因为他的政治讽喻诗而仇恨他,便给...
2琵琶行并序3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通俗平易,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行》。”4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
1一生留诗歌一生留诗歌30003000多首多首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
1琵琶行白居易2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继承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早岁与元稹友善,诗亦齐名;晚年与刘禹锡唱酬甚密,时称刘、白。3琵琶琵琶行行《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
<琵琶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声音和语言文字)有人说,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古人听了一曲好的音乐之后,说有“绕梁三日”之感。孔子听到齐国的《韶》乐之后,甚至“三月不知肉味”。乐声之美,其魅力之大,由此可以想见。但音乐并不象高耸入云的山峰,奔腾不息的河流,翁郁苍翠的林木那样形象可感,它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这就不禁让我们发问,如何用语言文字将音乐的美传递出来,《琵琶行》给了我们一个好的范例,...
4淡淡的喜悦,淡淡的悲伤——春江花月夜自古而来,人们就将江水、明月等意象赐予了奇特的意念,一生只留下两首诗作的初唐诗人张假设虚更是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春江花月夜》是初唐向盛唐过渡的标志性诗作,兼具初唐气度和盛唐气象。我们都知道,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个盛世之一,《春江花月夜》只有一首,唐朝只有一个。它所描述的那种画韵诗境尽现于眼前,使人有如梦回唐朝,进而无限感大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