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A.太阳系B.河外星系C.总星系D.银河系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据此完成1-2题。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①星光闪烁的恒星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行星③一闪即逝的彗星④轮廓模糊的流星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2.在各种...
第2课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学习目标定位】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熟悉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会判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一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导学探究】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多种形式,但通常主要表现为________的变化。因此化学反应分为两类:__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反应。请填写下表: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成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生成物具有...
焓变反应热题目焓变反应热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学习疑问学习建议【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焓变与反应热1.反应热(1)定义: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时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2)特殊值——焓变:焓变是生成...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项目内容课题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2.通过粗盐的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比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3.通过亲自实验和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做好实验的方法。4.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药品回收、仪器清洗和实验室整理等工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
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一、单选题如图为“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回答下列1-2题。1.图中所表示的土地退化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我国的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西北内陆D.南方低山丘陵2.为避免该区域土地的进一步退化,下列做法合理有效的是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C.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D.广泛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内容概要本章主要围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问题,以区域案例分析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地和谐相处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区域经济活动往往会对生态环境施加压力,从而产生影响区域发展的环境问题,因此,认识这些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综合治理这些环境问题,目的是为了确保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章选取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为典型案例,从...
2.1脂肪烃【总结】对比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和性质烷烃烯烃炔烃通式结构特点代表物主要化学性质与溴(CCl4)与高锰酸钾(H2SO4)主要反应类型1、1mol甲烷完全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四种取代产物的物质的量相同,则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A。0.5molB。2molC。2.5molD。3.0mol2、下列事实可证明甲烷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的A.甲烷中的四个键的键长、键角相等B、CH4是分子晶体C、二氯甲烷只有...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共2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1.能绘制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图,并解释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2.能说出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形成的原因。3.能说出风的概念、分类,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两类风的成因。4.学会在等压线图中判断某一地的风向。【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感知教材:整体把握课本,将你理解的主干知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一幅知识...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A组题】右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据图完成1~2题。1.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A.①B.②C.③D.④2.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因为: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减弱对热力环流的理解是学习“气候”的基础。读下图,回答3~5题。3.下面对从①到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近地面空气受热B.乙地近地面空气冷却C.丙地高空空气冷却D.甲、丙近地面空气冷...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5分)1.下列关于各种水体构成水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构成一个不连续的规则的圈层B.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构成一个不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C.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构成一个连续的规则的圈层D.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构成一个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2.下列关于水体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态水最主要分布在海洋中,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B.气态水在地...
烷烃的命名(一)习惯命名法:(1)在分子内所含碳原子的数目后加一个“烷”字,称为“某烷”。主链碳原子数在十以内的,依次用天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如甲烷、丁烷等。主链碳原子数超过十的,在十一以上的,就用数字来表示,如十三烷,十七烷等。(2)对于碳原子数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烷烃,一般在烷烃名称之前再加“正”、“异”、“新”等字加以区别。这种命名法适...
第四章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一、填空题1、________是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统;________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2、森林破坏时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加速的,尤其是工业社会以来,________,是世界森林尤其是________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3、原始森林中,________分布于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热带雨林分布非洲的________盆地、南美洲的________流域、东南亚等洲。我国林区在东北、________、西南部。4、森...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下列区域具有明显边界的是()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⑥D.①⑤⑥2.长江三角洲能成为水稻种植区的原因是()①高温多雨的温带季风气候②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③水网密集④地势平坦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读下图,回答以下3~5题。3.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
第4章第1节第2课时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海洋是一个远未完全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B.海水中金的储存量约为陆地的170倍,但它的富集程度却很低C.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铀和重水等核原料D.海水中的溴、氟等元素均为微量元素,但仍有提取的价值【答案】D【点拨】海水中的溴、氟是常量元素。2.如果实行海水淡化来供应居民饮用水,下列方法中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沉淀出来而淡化B.利用太...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水资源的利用海水中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和等。(1)使海水淡化的途径(2)海水淡化的方法及其特点方法主要有、、等。其中的历史最久。【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实验方法:(1)称取3g干海带,用刷子把干海带表面的附着物刷净(不要用水洗,有I-)。将海带剪碎,用酒精润湿(便于灼烧)后,放在坩埚中。(2)用酒精灯灼烧盛有海带的坩埚,至海带完全成灰,停止加...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目标]1.掌握不同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措施。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成因。3.学会运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2.世界人口的增长(1)数量变化的总趋势:不断增长。(2)时间差异(3)空间差异①特点:地区上是不平衡的。②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
甲烷一、关于有机物:1、有机物: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指含的化合物(、、、氰化物、金属碳化物等不属于有机物)。除碳元素外还通常含有、、、、、等几种元素。2、有机物的主要特点:(1)大多数有机物溶于水、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2)大多数有机物导电,熔沸点较(3)大多数有机物受热容易分解,而且燃烧。(4)有机反应一般复杂、缓慢,一般需和使用,常伴有;所以有机反应中常用“→”不用“=”。3、有机物种类...
第3章第1节第1课时一、选择题1.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种类最多的是()A.过渡元素的化合物B.第ⅡA族的化合物C.第ⅢA族的化合物D.第ⅣA族的化合物【解析】种类最多的化合物是含碳化合物,碳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ⅣA族。故选D。【答案】D2.烃是指()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B.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C.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D.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答案】B3.能够证明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的事实是()A....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3.理解中和热的概念,学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科学方法2.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能量观,提高节能意识。【学习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第2课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基础知识]一、两条...
第三章第一节醇酚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羟基跟链烃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属于醇类B、分子中含有羟基的化合物是醇类C、醇类和酚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分子内含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都属于酚类答案:A解析:A羟基跟链烃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属于醇类,正确;含有羟基的不一定是醇,如苯酚,B不正确;醇类和酚类虽都含有羟基,但两者的官能团在根本性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如醇类一般能发生消去反应,酚类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