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1、安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衣食所安。(养)2、卑非天质之卑(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3、备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犹得备晨炊(准备)4、被被于来世(影响)皆被绮绣(通“披”,穿)5、鄙蜀之鄙有二僧(边境)肉食者鄙(目光短浅)6、毕毕力平险(尽)群响毕绝(全部)7、薄薄暮冥冥(迫近,接近)不宜妄自菲薄(轻视)狐裘不暧锦衾薄(厚度小)8、策执策而临之(马鞭)策之...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伯牙鼓琴》为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一篇。本单元以艺术之美为主题。学习本单元时,应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同时将这种艺术之美化为笔下的文字,增强写作能力。本文篇幅短小,故事性强,语言简洁,浅显易懂,但是学生对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般的志向和胸怀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文本的...
第1页共8页关于责任心德的文言文篇一:责任的古文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居其位—敬业,对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全心全意;安其职—责任,就是应尽忠的职责、应承担的义务;尽其诚—忠诚,对待工作可以没有能力但必须具备“忠诚”的品质。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就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体现人生责任感的实践和行动。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鲁有执长竿入城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3.“执长竿入城门者”和“老父”各是什么样的的人?请简要概括出他们的特点。5.从“多老树”到“可以凿井”是怎样的一个推理过程?用自己的话简单地分析。2三、(2015.绵阳东辰预备年级)公德(17分)公德者,心不私于一己,凡所举动,必为民众计也。陈了翁与家人会食,食已,每举一语,令家人答。一日,问曰:“并坐不横肱,何也?”其孙女年方七岁,答曰:“...
专题12文言文阅读(课内)知识点名师点晴文言文文言文内容理解,学生就教材中重点篇目重点文段的理解学生能够用原文理解内容同时也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文言知识积累。注意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重点句子的翻译重点掌握文言词语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注意古今句式的差异,准确、完整、生动地翻译文句【2019年题组】一、【2019年中考甘肃天水卷】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列小题。①庆历四...
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外)知识点名师点晴文言文文言文内容理解,学生能理解浅近的文言文学生能够用原文理解内容同时也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文言知识积累。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重点句子的翻译。重点掌握文言词语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注意古今句式的差异,准确、完整、生动地翻译文句,培养学生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能力【2019年题组】一、【2019年中考湖北天门卷】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
专题12文言文阅读(课内)知识点名师点晴文言文内容理解,学生就教材中重点篇目重点文段的理解学生能够用原文理解内容同时也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文言文文言知识积累。注意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重点句子的翻译重点掌握文言词语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注意古今句式的差异,准确、完整、生动地翻译文句【2019年题组】一、【2019年中考甘肃天水卷】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列小题。①庆历四...
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外)知识点名师点晴文言文内容理解,学生能理解浅近的文言文学生能够用原文理解内容同时也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文言文文言知识积累。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重点句子的翻译。重点掌握文言词语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注意古今句式的差异,准确、完整、生动地翻译文句,培养学生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能力【2019年题组】一、【2019年中考湖北天门卷】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
课本文言文重点贰:有二心2.秦军函陵,晋军氾南军:军.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4.吾不能早用子,是寡人之过也是:这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边邑(这里把⋯当做边邑)封:疆界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7.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侵损,削减唯:表希望的语气词微:如果没有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9.因人之力而敝之因:依靠;敝:损害与:结交,亲附其:表婉商语气,还是夫人:那个人10.失其所与,不知.11.吾其还也。.12.微...
经典阅读天天练1《生命的礼物》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
专题09文言文阅读(2022山西中考真题)王某曰:古之学者,虽问以口而其传以心虽听以耳而其受以意。故为师者不烦,而学者有得也。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①不发,举一隅②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夫孔子岂敢爱其道,骜③天下之学者,而不使其蚤④有知乎!以谓其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不专不固,而可以入者,口耳而已矣。吾所以教者,非将善其口耳也。[注释]①悱:想说而说不出来。②隅:角落...
专题09文言文阅读(2022山西中考真题)王某曰:古之学者,虽问以口而其传以心虽听以耳而其受以意。故为师者不烦,而学者有得也。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①不发,举一隅②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夫孔子岂敢爱其道,骜③天下之学者,而不使其蚤④有知乎!以谓其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不专不固,而可以入者,口耳而已矣。吾所以教者,非将善其口耳也。[注释]①悱:想说而说不出来。②隅:角落...
考点14文言文对比阅读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2.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3.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
考点13课外文言文阅读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2.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3.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
考点12课内文言文阅读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2.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3.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
专题19:课外文言文考点概述知识整理真题讲解模拟练兵01020304目录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何、焉、与、所、因)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课标要求课外文言文阅读的选文一般以“文...
专题18:九年级下册文言文整理考点概述课本知识整理与针对训练真题讲解模拟练兵01020304目录难点一:句子翻译1.紧抓关键词文言文句子翻译给分点往往是翻译句中的关键字词,关键字词如果没有准确翻译出来,就会失分。2.牢记翻译基本方法“留、换、调、增、删”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留”是保留原文中的词语;“换”是替换词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观”用“景象”替换;“调”是调整语序,如“何陋之有”翻译为“...
专题17:九年级上册文言文整理考点概述知识整理与针对训练真题讲解模拟练兵01020304目录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何、焉、与、所、因)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课标要求1.词语的理...
专题16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整理文言文整理与针对训练真题讲解模拟练兵010203目录文言文阅读考试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考查重点以课内为主。考查内容主要是:(1)对常用文言实词、虚词意义及用法的考查;(2)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划分句子节奏;(3)翻译或用现代汉语说说文言文某句(主题句、哲理句、描写句、特殊句式句)的意思;(4)评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感悟文中人物及事件的特点、意义;(5)对文章的整体感悟;...
专题15: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整理考点概述课本知识整理及针对训练真题讲解模拟练兵01020304目录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何、焉、与、所、因)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课标要求1.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