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核心目标..课堂导学..1课前预习..23课后巩固..4培优学案..51核心目标能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体会平面直角坐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课前预习1.如图1,点A的坐标为__________,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_.(-2,-3)(3,2)2.某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如果实验楼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3),教学楼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那么图书(-4,3)3课堂导学【例题】如图,在学校某处建立平面直...
9.2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核心目标..课堂导学..1课前预习..23课后巩固..4培优学案..51核心目标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课前预习1.含有______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_______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一2.不等式2x-1>3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x>213课堂导学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例题】解不等式,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解析】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
课前学案..课堂导案..23随堂训练..4学习目标..1课后练案..5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学习目标课标要求学习重点知道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商鞅变法;都江堰水利工程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都江堰2课前学案课前预习,夯实基础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战国七雄形成:三家(韩、赵、魏)分(1)____,“田氏代(2)____”著名战役:(3)________之战;马陵之战;(4)________之战,秦国具备统一中国的实力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
金牌导学案课前学案..课堂导案..23随堂训练..4学习目标..1课后练案..5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学习目标课标要求学习重点西晋的建立;八王之战;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西晋的建立;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2课前学案课前预习,夯实基础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西晋的建立265年,(1)________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2)_____,统一全国西晋统治腐败,晋惠帝时引发(3)“_____________”北方各族的内迁时间:东汉、魏...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1)核心目标..21课前预习..3课堂导学..45课后巩固..能力培优..1核心目标通过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型的一元一次方程,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2课前预习1.合并:8x+2x=_______________,2x-3x+4x=_______________.3.方程3x-2x=5的解是______________.2.x=-4的解是______________.1210x3xx=-8x=53课堂导学知识点1:合并同类项解方程【例1】解...
课前学案..课堂导案..23随堂训练..4学习目标..1课后练案..5第3课远古的传说1学习目标课标要求学习重点知道炎黄帝部落联盟和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禅让炎帝、黄帝时期的发明创造;华夏族的形成2课前学案课前预习,夯实基础远古的传说炎帝与黄帝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地点:(1)__________流域发展:炎黄联盟后,在(2)_________之战,大败蚩尤,逐渐成为(3)__________族(汉族的前身),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
14.2.2完全平方公式(二)课堂导学..1课前预习..23课后巩固..4能力培优..5核心目标..1核心目标进一步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能灵活运用乘法公式解决有关问题.2课前预习1.去括号:(1)a+(b+c)=______________;(2)a-(b+c)=______________.2.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__________,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__________.a-b-c不变符号改变符号a+b+c3课堂导学知识点1:...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二)核心目标..21课前预习..3课堂导学..45课后巩固..能力培优..1核心目标能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些几何体,以及它们简单的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2课前预习1.在生活中我们应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地去看待和分析一件物体,数学中我们常常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即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同一物体.2.一个物体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都是长方形,从上面看是圆,这个物体是______________.3.一个...
4.2直线、射线、线段(三)核心目标..21课前预习..3课堂导学..45课后巩固..能力培优..1核心目标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了解两点间的距离的含义.2课前预习1.两点的所有连线中,__________最短,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连接两点间的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3.如下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D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10cm,BC=4cm,则A、D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cm.两点之间,线段...
13.3.2等边三角形(二)课堂导学..1课前预习..23课后巩固..4能力培优..5核心目标..1核心目标掌握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2课前预习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______________.2.在RtABC△中,∠C=90°,∠A=30°,若AB=4,则BC=__________.斜边的一半23课堂导学知识点:含30O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例题】如右图,在Rt△ABC中,∠C=90°,∠B=30°,∠ADC=60°,BD=1...
金牌导学案课前学案..2课堂导案..3随堂训练..4课后练案..5学习目标..1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1学习目标课标要求学习重点了解“家天下”;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简述西周分封制度的内容和作用夏、商、西周的更替;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2课前学案课前预习,夯实基础夏、商、周奴隶制王朝建立时间:约公元前(1)________年建立者:(2)______地位:我国历史上(3)________王朝,“公天下”变成了“(4)_________”灭亡:(5)_______的残暴统治...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核心目标..课堂导学..1课前预习..23课后巩固..4培优学案..51核心目标掌握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课前预习1.将方程中的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并逐一解决的思想叫__________思想.2.在二元一次方程2x+y=5中,用含x的式子表示y,则y=__________.5-2x3.已知二元一次方程2y-x=3中,用含y的式子表示x为__________.消元x=2y-33课堂导学知识点: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例题】...
5.3.1平行线的性质(一)核心目标..课堂导学..1课前预习..23课后巩固..4培优学案..51核心目标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进行简单的推理.2课前预习1.如图1,已知直线a∥b,∠1=40°,则∠2______.40°图12.在图2中,直线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若∠1=46°,则∠2=________°.46图23课前预习3.如图3,已知AB∥CD,则∠A=_______度.100图34课堂导学知识点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例1】如图,直线a、b被直...
13.3.1等腰三角形(一)课堂导学..1课前预习..23课后巩固..4能力培优..5核心目标..1核心目标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2课前预习1.__________________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______(简写成______________).3.等腰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互相重合.4.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有两边相等顶角平分线相等底边上的高等边对等角底边上的高底边的中线...
课前学案..课堂导案..23随堂训练..4学习目标..1课后练案..5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学习目标课标要求学习重点了解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原始农业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2课前学案课前预习,夯实基础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时间:距今约(1)______年地点:(2)______流域,陕西西安半坡居民生产和生活状况农作物:主要种植(3)______工具:使用(4)______石器和弓箭等,处于新石器时代家畜:饲养猪和狗等生活用具:陶器,最具特...
课前学案..课堂导案..23随堂训练..4学习目标..1课后练案..5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学习目标课标要求学习重点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历史巨著《史记》;道教和佛教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华佗和张仲景的医学成就;《史记》的作者和体例特点2课前学案课前预习,夯实基础两汉科技和文化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3)________末年名医张仲景:写成《(4)________________》一书,是中医(5)________________的开创者,“医圣...
9.2一元一次不等式(三)核心目标..课堂导学..1课前预习..23课后巩固..4培优学案..51核心目标会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不等式解决问题,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课前预习1.不等式x-1<2的非负整数解是_________.2.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题,每一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都扣5分,小明得分要超过90分,他至少答对________道.130,1,23课堂导学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例题】某工厂计划生产A,B两种产...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1)核心目标..21课前预习..3课堂导学..45课后巩固..能力培优..1核心目标掌握去括号解方程的方法.2课前预习1.去括号:(1)a+(b-c)=_____________________;(2)a-(b-c)=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方程3x+1=x-2(x-1)去括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程1-(x+1)=2的解为_______________.a+b-cx=-2a-b+c3x+1=x-2x+23课堂导学知识点:...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三)核心目标..课堂导学..1课前预习..23课后巩固..4培优学案..51核心目标掌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课前预习1.已知方程组可用①+②消去未知数________,得到一元一次方程________.2.已知方程组可用①-②消去未知数________,得到一元一次方程________.y32220xyxy36233xyxy②①3x=9①②y2x=23课堂导学知识点: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例题】解方程组:【解...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二)核心目标..21课前预习..3课堂导学..45课后巩固..能力培优..1核心目标理解商品销售中所涉及进价、原价、售价、利润、打折、利润率这些基本量之间的关系.2课前预习1.一件衣服标价是100元,打8折后的售价是_______元.2.一件商品进价是50元,售价是80元,则利润是_____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_______.3.一件商品的进价是100元,利润率是30%,则该商品的利润是__________元.308060%303课堂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