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微生物学”的相关文档,共102条
  • (22)--6.4基因突变微生物学

    (22)--6.4基因突变微生物学

    6.46.4基因突变基因突变1/29一、基因突变的定义一、基因突变的定义基因突变基因突变(genemutation)(genemutation)简称突变,是变异的一种,指生物简称突变,是变异的一种,指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突然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化。体内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突然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化。突变几率一般在突变几率一般在1010-6-6~10~10-9-9范围内。范围内。2/29野生型:野生型:人们通常把从自然界人们通常把从自然界中分离的菌株称...

    2024-05-2201.1 MB0
  • (21)--2.1.7 细菌的糖被微生物学

    (21)--2.1.7 细菌的糖被微生物学

    1.概念糖被(glycocalyx):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荚膜粘液层菌胶团2.糖被的形态经特殊的荚膜染色,特别是负染色(又称背景染色)后可在光学显微镜清楚地观察到它的存在。荚膜负染色糖被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多肽或蛋白质,尤以多糖居多。3.糖被的主要成分糖被的主要成分:4.糖被的功能①保护作用4.糖被的功能②贮藏养料4.糖被的功能③表面附着作用唾液链球菌、表兄链球菌4.糖被的功能①保护作用②贮藏...

    2024-05-2204.53 MB0
  • (16)--2.1.2 细菌的形态微生物学

    (16)--2.1.2 细菌的形态微生物学

    螺旋菌球菌杆菌细菌的形态细胞个体呈球形或椭球形,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裂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1.球菌细菌的形态球菌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根据球菌在细胞分裂时形成的不同空间排列方式可分为:细胞沿一个平面进行分裂,分裂后的子细胞分开单独存在。单球菌藤黄微球菌双球菌细胞沿一个平面进行分裂,分裂后的子细胞成双成对排列。脑膜炎奈瑟氏球菌链球菌细胞沿一个平面进行分...

    2024-05-2209.97 MB0
  • (15)--2.1.1 什么是细菌微生物学

    (15)--2.1.1 什么是细菌微生物学

    破伤风引起的“角弓反张”(病原菌: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tetani)什么是细菌?广义的细菌:狭义的细菌什么是细菌?广义的细菌:即原核生物,指一大类细胞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狭义的细菌无核膜包裹有核膜包裹什么是细菌?广义的细菌:即原核生物,指一大类细胞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狭义的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

    2024-05-2203.53 MB0
  • (10)--3.3亚病毒微生物学

    (10)--3.3亚病毒微生物学

    生命科学学院亚病毒(subvirus)导入非细胞生物(真)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是一类只含有核酸或蛋白质的单一成分的分子病原体。亚病毒:至少含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分一、类病毒(viroid)类病毒的概念及特点类病毒是一种只含有RNA一种化学组分、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分子病原体。特点具有单独侵染性,完全依靠宿主的复制合成酶类进行复制。类病毒是当今所知道的最小的、可单独传染的致病因子,目前发现只存在于植物体中...

    2024-05-2203.55 MB0
  • (10)--3.3病毒的复制微生物学

    (10)--3.3病毒的复制微生物学

    一、病毒的复制周期1、一步生长曲线(onestepgrowthcurve)一、病毒的复制周期2、隐蔽期(eclipseperiod)在潜伏期的前一段,受染细胞内检测不到感染性病毒,后一阶段,感染性病毒在受染细胞内的数量急剧增加。自病毒在受染细胞内消失到细胞内出现新的感染性病毒的时间为为隐蔽期。不同病毒的隐蔽期长短不同,例如,DNA动物病毒的隐蔽期为5~20小时,RNA动物病毒为2~10小时。第三节病毒的复制二、病毒感染的起始1、吸附:毒粒...

    2024-05-22011.75 MB0
  • (9)--3.2毒粒的性质微生物学

    (9)--3.2毒粒的性质微生物学

    第二节毒粒的性质一、毒粒的形态结构1、病毒的大小和形状个体小,必需在电镜下观察;不同病毒的毒粒大小差别很大;毒粒的形状大致可分球形颗粒(或称拟球形颗粒)、杆状颗粒和复杂形状颗粒(如蝌蚪状,卵形)等少数几类。采用各种电镜技术观察毒粒的形态结构Orfvirus:口疮病毒(接触性脓疱皮炎病毒(负染技术)Ebolavirus:埃博拉病毒(正染技术)Vacciniavirus痘苗病毒(投影技术)各种毒粒的大小、形态差异很大烟草花叶病毒二十...

    2024-05-22111.55 MB0
  • (9)--2.6 衣原体微生物学

    (9)--2.6 衣原体微生物学

    沙眼1.概念衣原体(Chlamydia):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2.生活史1)细胞结构与细菌类似,G-;2)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2-0.3μm,能通过细菌滤器;3)缺产能酶系,专性活细胞内寄生3.特点4)以二分裂方式繁殖5)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具有独特的生活周期,即存在原体和始体两种形态。6)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少数致病;7)不耐热,60度10分钟即...

    2024-05-2203.06 MB0
  • (8)--3.1病毒概论微生物学

    (8)--3.1病毒概论微生物学

    第第四章四章病毒第一节概述一、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1886年,A.Mayer发现具有传染性的烟草花叶病;1892年,D.Ivanovsky烟草花叶病病原体能通过细菌滤器:一种能通过细菌滤器的”细菌毒素”或极小的细菌1898年,MWBeijerinck对烟草花叶病病原体的研究结果:能通过细菌滤器;可被乙醇沉淀而不失去其感染性,能在琼脂凝胶中扩散;用培养细菌的方法不能被培养出来,推测只能在植物活细胞中生活;比细菌小的具有传染性的活...

    2024-05-2206.48 MB0
  • (8)--2.5 立克次氏体微生物学

    (8)--2.5 立克次氏体微生物学

    H.T.Ricketts1909年,首次发现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并因研究此病而牺牲,1916年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类病原体作为纪念。HowardTaylorRickettsRickettsRickettsia1.定义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是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在许多方面类似细菌,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2.形态构造一般个体:球状体,0.2-0.5μm;杆状体,0.3-0.6x0.8-2μm;或丝状。细胞壁细胞膜染色质间体3.生活史4.特点①细胞大小为0.3~0.6μm×0.8~2...

    2024-05-2202.97 MB0
  • (7)--2.4 枝原体微生物学

    (7)--2.4 枝原体微生物学

    1.定义枝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侵染植物的枝原体称为:类支原体或植原体2.形态构造1)细胞很小2)细胞壁含甾醇3)无细胞壁,G-,对渗透压敏感4)菌落小,呈“油煎蛋”状5)以二分裂和出芽方式繁殖6)能在含血清、酵母膏和甾醇等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生长7)多数能以糖类作能源8)基因组很小9)对抑制蛋白质合成和破坏甾醇的抗生素敏感3.特点谢谢!

    2024-05-2202.98 MB0
  • (7)--2.3霉菌微生物学

    (7)--2.3霉菌微生物学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三、霉菌(一)概念霉菌(mold)是一些“丝状真菌”的统称,不是分类学上霉菌菌体均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hypha)构成。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称为菌丝体(mycelium)。(参见P34)第三节真核微生物一、霉菌(二)分布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参见P34)霉菌同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早认识和利用的一类微生物。食物、工农业制品的霉变;全世界平均每年由于霉变而不能食(...

    2024-05-2206.53 MB0
  • (6)--2.3 蓝细菌微生物学

    (6)--2.3 蓝细菌微生物学

    1.概念蓝细菌(Cyanobacteria),旧称蓝藻,是一类革兰氏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2.形态构造色球蓝细菌群宽球蓝细菌群颤蓝细菌群念珠蓝细菌群分枝异形胞蓝细菌群蓝细菌的五个基本形态类群:黏杆蓝细菌皮果蓝细菌颤蓝细菌鱼腥蓝细菌飞氏蓝细菌特化结构1)异形胞:存在于丝状生长种类中的形大、壁厚、专司固氮功能的细胞。2)静息孢子:长在细胞链中间或末端的形大、壁厚、色深的休眠细胞。3....

    2024-05-2206.25 MB0
  • (6)--2.2酵母菌微生物学

    (6)--2.2酵母菌微生物学

    第二节、酵母菌(一)概念菌(yeast)是一群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这个术语也是类学意义的普通名称,通常用于以芽殖或裂殖来进行无性单细胞真菌,以与霉菌区分开。有些可产生子囊孢子进行繁殖。二、酵母菌(二)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1、多分布在含糖的偏酸性环境,也称为“糖菌”。如水果、蔬菜、叶子、树皮等处,及葡萄园和果园土壤中等。2、重要的微生物资源;3、重要的科研模式微生物;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ae)第一...

    2024-05-2204.03 MB0
  • (5)--1.5 微生物学及其学科

    (5)--1.5 微生物学及其学科

    微生物学及其分科微生物学: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学科,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服务。绪论•普通微生物学:微生物分类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应用微生物学:...

    2024-05-2202.85 MB0
  • (4)--1.4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4)--1.4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可划分为5个时期:•1.史前期•2.初创期•3.奠基期•4.发展期•5.成熟期微生物学发展简史(1)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2)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的有益活动(如酿酒、发面、制酱等)春秋战国时期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沤粪积肥。公元二世纪的《神农本草经》白僵蚕治病。公元6世纪后魏的贾思勰《齐民要术》谷物制曲、酿酒、制酱、造醋、腌菜。豆科植物与其它作物轮作。史前期(约8000年前–1676)初创期(1676–1861)特点:(1...

    2024-05-2203.08 MB0
  • (4)--1.3放线菌微生物学

    (4)--1.3放线菌微生物学

    放线菌•是具有菌丝、以孢子进行繁殖、革兰氏染色阳性的一类陆原核微生物,属于真细菌范畴。“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之间又接近细菌的一类丝状原核生物”。(一)形态与结构•大多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菌丝直径与杆菌类似,约1μm;•细胞壁组成与细菌类似,革兰氏染色阳性(少数阴性);•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放线菌的菌丝(1)放线菌的菌丝(2)放线菌的菌丝(3...

    2024-05-2201.29 MB0
  • (3)--0 绪论微生物学微生物学

    (3)--0 绪论微生物学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绪论一、什么是微生物二、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三、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四、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五、微生物学及其分科一、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二、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一)一个难以认识的微生物世界对数量无比庞大、分布极其广泛并始终包围在人体内外的微生物却长期缺乏认识,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的个体微小、外貌不显、杂...

    2024-05-2203.41 MB0
  • (2.24)--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微生物学

    (2.24)--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微生物学

    LY/T1239-1999前言本标准是对GB/T7859-1987《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的修订。在修订中,对不符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标准的单位、不符合全国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土壤学名词的名词子以修改;在编写上,按GB/T1.1-1993的要求执行。本次修订删去了原标准中的永久色阶比色法。用电位法测定土壤pH值,精密度较高,选用浸提的水或盐溶液(酸性土壤为1mol/L抓化钾,中性和碱性为0.01mol/L抓化钙)与土之比为2.5e1,盐土用5=1,枯枝落叶层及...

    2024-05-22098.64 KB0
  • (2.17)--微生物学实验中革兰氏染色两种方法的比较

    (2.17)--微生物学实验中革兰氏染色两种方法的比较

    第26卷第8期2007年8月实验室研究与探索RESEARCHANDEXPLORATIONINLABORATORYVo.l26No.8Aug.2007微生物学实验中革兰氏染色两种方法的比较王芳,叶宝兴,宋瑛琳,田明(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泰安271018)摘要:对革兰氏染色三步法和四步法进行了试验比较,发现三步法染色过程操作简单,脱色时间易于掌握,便于学生操作和控制,且染色效果较好,明显提高了实验效率,值得在教学中推广使用。关键词:革兰氏染色;三步法;四步法;微生物中图...

    2024-05-22091.16 KB0
确认删除?
关注送VIP
  • 抖音扫码 私发账号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