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题新授课: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1课型新授教学重点热力环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难点热力环流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分析问题的较弱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判读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各个环节并能阐释各个环节的作用和影响2、学生总结读图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能力目标:学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自然现象理由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题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1课型习题课教学重点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难点热力环流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分析问题的较弱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判读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各个环节并能阐释各个环节的作用和影响2、学生总结读图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能力目标:学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自然现象理由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共2课时第2课时)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洋环流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输送和交换B.有些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很大,有些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C.北大西洋暖流对东北欧气候影响很大,使沿岸变得炎热干燥D.秘鲁寒流使南美大陆西岸气候变得更温和湿润2.下列渔场的成因叙...
行星地球课题复习课:地球上的大气课时1课型复习教学重点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依据:课程标准教学难点热力环流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分析问题的较弱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判读基本热力环流图像得出结论和方法2、学生总结解题的方法并运用方法实际操作习题能力目标:学生利用原理解释自然现象理由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时间1.课前3分钟预习作...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共2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能说出气团、锋的概念并能掌握它们的分类和特点。2.能总结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状况。3.能结合锋面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感知教材:整体把握课本,将你理解的主干知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一幅知识结构图。2.识记教材:(1)认识并默写出气团的性质和分类。(2)识记锋的分类,并能用绘图的方式表...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共4课时第3课时)【学习目标】1.识记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名称,并能清晰表述它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2.能清晰表述并说出东亚季风冬、夏季的风向。【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感知教材:整体把握课本,将你理解的主干知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一幅知识结构图。2.识记教材:(1)阅读P37图2.13和图2.14,说出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在冬季和夏季的气压有怎样的变化,对近地面风向有什么影...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题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4课型习题教学重点1、等压线图的判读2、风向、风力大小的判断依据:课程标准,高考学考考纲教学难点等压线图的判读依据: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牢记气压的特点、影响风的三种力及特点能力目标:1、能在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向、风力大小2、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及等压线的特点判读等压线图理由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教学环节教学内...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共2课时第1课时)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有关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所有水资源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所有的淡水资源C.广义地说,水资源是指除海水外的水资源D.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利用,所以不属于水资源2.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的主要...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A组题】1.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影响的结果: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2.读图,A、B、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3.2006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读图回答4-6题。4.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于: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5....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单项选择题(40分)1.下列地理现象中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①长江②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③东南季风④塔里木河河水蒸发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塔里木河的补给主要是()A.降水B.地下水C.冰川融水D.湖泊水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是()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调节气候D.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4.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B.冰...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运用图示分析大气热力环流及风的形成过程。2.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能运用图表探究和总结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预习案】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如图所示)1.太阳暖大地: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一部分能量被大气__________、__________而削弱,大部分太阳...
如图1如图2第29课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一、基础知识过关1、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2、大气的受热过程:(1)穿过大气层。大气对有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大气吸收的能主要转化为能。(2)到达地表,其中部分被反射,部分被吸收。地表吸收的能部分转化为能,部分转化为能储藏于生物体内。(3)地面吸收增温的同时,再把热量传给。3、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被大气削弱的,地球表面吸收的太...
3.2.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理解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重点难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对渔场、对航海、对海洋污染的影响等;基础知识梳理:一.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全球大洋环流的意义:促进高、低纬度间和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2.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有作用;寒流有作用。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有显著影响:(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学习目标】1.运用你所搜集的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处于不断变化之中。2.能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能说出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人们面对气候变暖采取的应对措施。【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感知教材:整体把握课本,将你理解的主干知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一幅知识结构图。2.识记教材:(1)阅读P46图2.28,分析在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全球气温有怎样的变化趋势。(2)...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自然界的水循环》这节内容位于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地理必修Ⅰ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教材1.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同时给出了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水...
常见天气系统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如《常见的天气系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内容。这节课很多的知识学生在生活或者在电视上都能够经常接触到。天气的阴晴、冷暖学生司空见惯了,也切身感受到,但未必能掌握其变化规律。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运用了三个教学方法:第一,联系生活。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放一段学生天气预报视频,学生看...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与风带(共4课时第4课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3题城市①②③平均气温℃1月511217月292726平均降水量(mm)1月477517月15056101.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A.上海莫斯科孟买B.上海罗马孟买C.北京罗马雅加达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2.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A.大陆西岸B.大陆东岸C.大陆内部D.赤道地区3.城市①所处自然...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洋流的概念和分类,明确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2.运用地图用归纳法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3.熟练掌握洋流对渔场及海洋航行的影响,能够利用相关知识设计航行路线。4.用举例法总结洋流对气候的影响。第一课时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知识链接】回忆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将六个风带的名称填到右图中。【预习案】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的概念:海洋...
2.2气压带和风带课题2.2气压带和风带课时1课型新授教学重点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依据:课程标准教学难点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分析问题的较弱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找出气压中心并记忆其名称2、学生总结冬夏季节风向的不同能力目标:学生利用气压中心对气候的影响解释自然现象理由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