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呼吸系统(一)呼吸器官:蝌蚪和有尾类成体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鳃和皮肤;无尾类成体呼吸器官是肺和皮肤。(二)呼吸方式:肺呼吸,皮肤呼吸,鳃呼吸。六、呼吸系统
•1.呼吸器官水中生活适应•主要呼吸器官:鳃•辅助呼吸器官:•皮肤(鳗鲡)•肠管(泥鳅)•鳃上器(乌鳢)•气囊(肺鱼)•鳔五呼吸系统(Respiratorysystem)•1.1鳃•软骨鱼类:原始,鳃孔直接开口于体外。鳃间隔发达。咽每侧具四个全鳃,一个半鳃。•硬骨鱼类:鳃裂有鳃盖保护,鳃间隔退化,咽部每侧有四个全鳃。以总鳃孔通体外。鳃鳃耙鳃弓鳃丝半鳃2008.4•具5对鳃弓,前4对鳃弓内缘着生鳃耙,最后1对特化成咽下骨(或下...
第二节两栖纲分类全世界约5500种,我国279种(含亚种),现存种类分3个目.无足目,有尾目和无尾目.无足目有尾目无尾目四肢退化弱小发达尾有,短小有,发达无皮肤裸露;粘液腺裸露裸露;疣粒椎体双凹型双凹或后凹前凹或后凹肋骨有无或短无中耳--有眼睑无无或有有习性穴居水栖水陆两栖一、无足目(鱼螈目)•代表:鱼螈二、有尾目•1.隐鳃鲵科(大鲵科):犁骨齿成一长列与.•代表动物:大鲵,又名蛙蛙鱼二级保护动物)。我国3科11属24种.2.小鲵科...
个体发育中经历幼体水生和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的变温脊椎动物。第四章两栖纲•一、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1.空气含氧量比水中充足:水中含氧量只是空气的1/20.•2.水的密度比空气大:水的密度约比空气大1000倍、比粘液约大50倍.•3.水温的相对恒定性:•4.陆地环境的多样性:第一节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二、动物由水生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1.支撑身体并完成运动•2.呼吸空气中的氧气•3.防止体内水分蒸发•4.在陆地繁殖•5.维持体...
个体发育中经历幼体水生和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的变温脊椎动物。第四章两栖纲•一、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1.空气含氧量比水中充足:水中含氧量只是空气的1/20.•2.水的密度比空气大:水的密度约比空气大1000倍、比粘液约大50倍.•3.水温的相对恒定性:•4.陆地环境的多样性:第一节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二、动物由水生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1.支撑身体并完成运动•2.呼吸空气中的氧气•3.防止体内水分蒸发•4.在陆地繁殖•5.维持体...
个体发育中经历幼体水生和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的变温脊椎动物。第四章两栖纲•一、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1.空气含氧量比水中充足:水中含氧量只是空气的1/20.•2.水的密度比空气大:水的密度约比空气大1000倍、比粘液约大50倍.•3.水温的相对恒定性:•4.陆地环境的多样性:第一节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二、动物由水生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1.支撑身体并完成运动•2.呼吸空气中的氧气•3.防止体内水分蒸发•4.在陆地繁殖•5.维持体...
个体发育中经历幼体水生和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的变温脊椎动物。第四章两栖纲•一、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1.空气含氧量比水中充足:水中含氧量只是空气的1/20.•2.水的密度比空气大:水的密度约比空气大1000倍、比粘液约大50倍.•3.水温的相对恒定性:•4.陆地环境的多样性:第一节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二、动物由水生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1.支撑身体并完成运动•2.呼吸空气中的氧气•3.防止体内水分蒸发•4.在陆地繁殖•5.维持体...
九、生殖和发育九、生殖发育十、神经系统1.与鱼类相比,大脑顶部有神经细胞,分布零散,只与嗅觉有关,称原脑皮.2.小脑小,与运动方式简单相联系.3.由于出现四肢,脊神经形成臂神经丛和腰荐神经丛.十一、感官1.眼:晶体牵引肌眼睑瞬膜泪腺、睫状肌•2.耳:3.鼻:蛙具有犁鼻器(口腔顶壁嗅粘膜的一部分伸长形成的一种味觉感受器),四足动物特有的感觉器官。4.侧线器官:水生种类和蝌蚪具有。两栖类动物对陆地生活的初步适应及不完善性...
脊椎动物学第十六章圆口纲(Cyclostomata)第一节圆口纲的主要特征一、原始性特征1、无上、下颌2、无成对的附肢3、终生保留着脊索4、头骨不完整,还没有形成顶部5、无真正的齿,只有表皮形成的角质齿6、肌肉分化少,仍保持原始的肌节排列7、脑的发达程度较低。内耳中只有1个或2个半规管二、寄生及半寄生特征(特化特征)1、具有吸附型不能启闭的口漏斗,具角质齿2、鳃位于鳃囊(gillpouch)中,有的种类有呼吸管3、七鳃鳗有分泌抗凝...
脊椎动物学第十六章圆口纲(Cyclostomata)第一节圆口纲的主要特征一、原始性特征1、无上、下颌2、无成对的附肢3、终生保留着脊索4、头骨不完整,还没有形成顶部5、无真正的齿,只有表皮形成的角质齿6、肌肉分化少,仍保持原始的肌节排列7、脑的发达程度较低。内耳中只有1个或2个半规管二、寄生及半寄生特征(特化特征)1、具有吸附型不能启闭的口漏斗,具角质齿2、鳃位于鳃囊(gillpouch)中,有的种类有呼吸管3、七鳃鳗有分泌抗凝...
脊椎动物学原索动物之二┄头索动物亚门(SubphylumCephalochordata)代表动物--文昌鱼是原索动物中比较进步的一类。本亚门包括约30余种海栖的鱼形小动物,构造简单原始,但终生具有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其脊索纵贯身体的全长,且伸延到神经管的前面,故称头索动物,或全索动物。又因没有真正的头和脑,因此这一亚门动物又称无头类。种类虽不多,但在动物学上却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个典型脊索动物简化了的缩影。一、外部形态二...
脊椎动物学原索动物之二┄头索动物亚门(SubphylumCephalochordata)代表动物--文昌鱼是原索动物中比较进步的一类。本亚门包括约30余种海栖的鱼形小动物,构造简单原始,但终生具有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其脊索纵贯身体的全长,且伸延到神经管的前面,故称头索动物,或全索动物。又因没有真正的头和脑,因此这一亚门动物又称无头类。种类虽不多,但在动物学上却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个典型脊索动物简化了的缩影。一、外部形态二...
脊椎动物学(一)主要特征1.具有脊索notochord3.咽鳃裂pharyngealgillslits2.背神经管dorsaltubularnervecord(二)次要特征肛后尾post-analtail内骨骼(中胚层形成)闭管式循环系统心脏(腹面)二、脊索动物的分类脊索动物约有41,000多种,分为2大类群3个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原索动物SubphylumCephalochordataProtochordata尾索动物亚门:SubphylumUro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SubphylumVertebrata三大特征终生存在,脊索纵贯全身...
脊椎动物学(一)主要特征1.具有脊索notochord3.咽鳃裂pharyngealgillslits2.背神经管dorsaltubularnervecord(二)次要特征肛后尾post-analtail内骨骼(中胚层形成)闭管式循环系统心脏(腹面)二、脊索动物的分类脊索动物约有41,000多种,分为2大类群3个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原索动物SubphylumCephalochordataProtochordata尾索动物亚门:SubphylumUro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SubphylumVertebrata三大特征终生存在,脊索纵贯全身...
脊椎动物学(一)主要特征1.具有脊索notochord3.咽鳃裂pharyngealgillslits2.背神经管dorsaltubularnervecord(二)次要特征肛后尾post-analtail内骨骼(中胚层形成)闭管式循环系统心脏(腹面)二、脊索动物的分类脊索动物约有41,000多种,分为2大类群3个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原索动物SubphylumCephalochordataProtochordata尾索动物亚门:SubphylumUro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SubphylumVertebrata三大特征终生存在,脊索纵贯全身...
脊椎动物学第十五章脊索动物门ChordataChordata1、特征2、分类第一节脊索动物门特征•1、主要特征•2、次要特征•3、共同特征回顾1、体制2、胚层3、体腔4、体节/分部5、骨骼6、运动与附肢7、消化-呼吸-循环-神经感官-生殖与发育总结:演化无对称球形对称辐射对称两侧对称体制单细胞单细胞层两胚层三胚层胚层无体腔假体腔真体腔体腔同律分节异律分节体节和身体分部只有细胞膜有细胞外的壳皮肌囊外有纤毛体表有角质层体外有壳体外...
第十五章脊索动物门ChordataChordata1、特征2、分类第一节脊索动物门特征•1、主要特征•2、次要特征•3、共同特征回顾1、体制2、胚层3、体腔4、体节/分部5、骨骼6、运动与附肢7、消化-呼吸-循环-神经感官-生殖与发育总结:演化无对称球形对称辐射对称两侧对称体制单细胞单细胞层两胚层三胚层胚层无体腔假体腔真体腔体腔同律分节异律分节体节和身体分部只有细胞膜有细胞外的壳皮肌囊外有纤毛体表有角质层体外有壳体外的几丁质骨...
轮虫动物门PhylumRotifera轮虫概述体长50μm—2mm淡水中常见Synchaeta属的轮虫咸水也有浮游、固着、缓慢爬行生活方式01目录轮虫身体结构04轮虫在动物进化中的地位02轮虫的生活史03轮虫的分类01章节PART轮虫身体结构轮虫身体结构轮虫身体结构头冠口由口围区(里圈短纤毛),围顶区(外圈带状纤毛区)和盘顶区(无纤毛区)组成。头冠,基本形态为漏斗状口位于漏斗的底部,其边缘生有两圈纤毛,里面的一圈粗壮称纤毛环,外面的一圈...
1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11.4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1)神经系统发达,神经管前端分化为脑,进一步分化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后端分化为脊髓。眼、鼻、耳等重要的感觉器官集中在身体前端,并具有保护它们的头骨,形成了明显的头部,又称有头类。(2)脊柱代替了脊索,成为身体的有力支柱,同时保护脊髓。脊柱是由单个的脊椎骨连接组成,大大提高了运动的灵活性和支持、保护的强度。(3)水生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门之孢子虫纲——以间日疟原虫为例动物学导入原生动物眼虫——鞭毛纲草履虫——纤毛纲变形虫——肉足纲疟原虫——孢子虫纲寄生生活、生活史复杂,没有运动类器官动物界中最微小、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或单细胞动物群体01020304疟原虫,疟疾及危害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疟疾的症状抗疟疾药物目录01章节PART疟原虫,疟疾及危害疟原虫,疟疾及危害常见的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