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
课时6.5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能力拓展)序号知识目标学法建议标准要求1共点力平衡阅读课本联系生活实践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掌握12超重和失重阅读课本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生活体验失重和超重掌握3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阅读课本联系竖直上抛运动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掌握2重点难点:明白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思路和步骤,并能应用其解决两个联结体的动力学问题。教学建议:本节内容安排一个至一个半课时教学,采用先实例分析或检测反馈,再...
第17课时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题型研究课)[命题者说]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多过程问题、临界极值问题是高考中常考的三大类问题,通过本课时的复习,可以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解题时,要侧重对过程的分析,弄清楚解答问题的关键。1(一)整体法与隔离法求解动力学连接体问题连接体问题涉及多个物体的运动,各物体既相互独立,又通过内力相互联系。处理连接体问题时,整体法与隔离法往往交叉使用,一般思路是:(1)求内力时,...
4抓基础双基夯实2研考向考点探究3随堂练知能提升课后练知能提升目录CONTENTS1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考点内容要求高考命题统计201420152016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ⅡⅠ卷T176分Ⅰ卷T2412分Ⅱ卷T176分Ⅱ卷T2413分Ⅰ卷T206分Ⅰ卷T2520分Ⅱ卷T206分Ⅱ卷T2520分Ⅰ卷T186分Ⅱ卷T196分超重与失重Ⅰ单位制Ⅰ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Ⅰ卷T226分Ⅲ卷T2310分命题规律(1)对惯性、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2)应用牛顿...
第16课时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重点突破课)[基础点自主落实][必备知识]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1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以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图。加速度23.动力学中常见的图像vt图像、xt图像、Ft图像、Fa图像等。4.解决图像问题的关键(1)看清图像的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并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开始...
目录CONTENTS高考专项突破(三)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题教师备选题库1[真题1](多选)(2016高考全国卷Ⅱ)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解析:质点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所受合外力为0,当对其...
第四章第四章第1节第1节新知预习巧设计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名师课堂一点通创新演练大冲关创新演练大冲关读教材填要点读教材填要点要点一要点一要点二要点二随堂检测归纳小结随堂检测归纳小结课下作业综合提升课下作业综合提升试身手夯基础试身手夯基础关键语句归纳关键语句归纳要点三要点三123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观点。2.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及推理方法。3.明确惯性概念,知道惯性...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临界问题1临界状态:物体由某种物理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物理状态时,中间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通常称之为临界状态。临界问题:涉及临界状态的问题叫做临界问题。2例题分析例1.在水平向右运动的小车上,有一倾角θ=370的光滑斜面,质量为m的小球被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系住而静止于斜面上,如图所示。当小车以(1)a1=g,(2)a2=2g的加速度水平向右运动时,绳对小球的拉力及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各为多大?...
一、单项选择题1.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一个...
1.(多选)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为零C.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D.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为零1解析:选CD.物体的速度大小与加速度大小及所受合外力大小无关,故C、D正确,A、B错误.22.(多选)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
第18课时动力学中的两类典型模型(题型研究课)[命题者说]传送带问题和滑块滑板问题是高考中常考的两类题型,相对于其他题型而言,这两类问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且有时和能量相结合,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学习本课时,要侧重对过程的分析和理解。1一、传送带模型传送带模型的特征是以摩擦力为纽带关联传送带和物块的运动。这类问题涉及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转换、对地位移和二者间相对位移的区别,综合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
第三节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一、超重和失重1.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________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________的加速度.大于向上22.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________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________的加速度.3.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_____...
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学习目标1.明确牛顿第二定律的两类问题.2.掌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3.会用牛第二定律和运学公式解决的力学问题.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加速度所起的桥梁作用.2.掌握两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难点: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求解具体问题.2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二一一、牛顿运动定律揭示的是宏观世界中,物体受力后做机械运动的客观规律,它为解决实际力学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方...
1考试内容要求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Ⅱ超重和失重Ⅰ单位制Ⅰ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2真题统计命题规律2016卷甲T252016卷乙T182016卷丙T242015卷ⅠT202015卷ⅠT252015卷ⅡT202015卷ⅡT252014卷ⅠT172014卷ⅠT222014卷ⅠT242014卷ⅡT162014卷ⅡT17本章是高考的重点,单独考查多为选择题,与直、曲线运动、电磁学等知识点结合考查多为计算题.本章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多元化.综合考查的几率大.牛顿运动定律与...
123456789101.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他的这种观点与我们平时的直观感觉相吻合,你觉得这种观点对吗?尝试分析这种认识产生的原因.11提示:不对.平时我们在推物体时,有推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运动,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静止.我们用的推力实质上要克服物体和地面间的摩擦力,平常我们直观感觉物体运动时,忽视了摩擦力的作用,从而觉得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22.有人认为伽利略理想实...
本学案栏目开关学案8章末总结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本学案栏目开关网络构建区2本学案栏目开关网络构建区3本学案栏目开关网络构建区4本学案栏目开关网络构建区5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掌握解决动力学两类问题的思路方法其中受力分析是基础,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是工具,加速度是连接力和运动的桥梁.本学案栏目开关专题整合区62.力的处理方法(1)平行四边形定则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F是研究对象m受到的外力的合力;...
第4节微专题1“板—块”+“传送带”问题1考点一“板—块”模型1.模型特点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2.两种位移关系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23.解题方法整体法、隔离法.4.解题思路(1)分析滑块和滑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滑板的加速度.(2)对滑块和滑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
研考向热点探究23随堂练知能提升课后练知能提升目录CONTENTS1第四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二)热点一题组突破传送带模型(师生共研)1.模型特征(1)水平传送带模型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热点一题组突破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2(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2)v0<v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情景3(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达到左端(2)传...
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学习目标1.理解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知道得出这个关系的实验.2.理解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知道得出这个关系的实验.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怎样定义的.4.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确切含义.5.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计算.重点难点重点: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掌握及简单应用.难点:对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和矢量性的理解.2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二一3目标导航预习导...
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知识梳理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①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②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③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意义: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不是④维持运动的原因,力是⑤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表明了一切物体都具有⑥惯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3.惯性: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即物体的惯性仅与⑧质量有关。2二、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①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②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