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2课内容。本课是继前一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深入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观察豆子和沙子的混合和分离、给白糖加热的变化,以及加热过程中蜡烛的变化,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物质之间相互作用,...
1物质的变化(课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视频素材)物质的变化浙教版九年级上新知导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物理变化分子本身的结构不变化学变化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蒸发水电解水新知讲解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及联系宏观微观没有产生新物质(如:状态变化)产生新物质(如:光合作用、燃烧)分子种类没有改变(实质: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能量来源二、地表形态的影响因素:(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3、火山地震与地表形态(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三)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1外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褶皱地质构造断层流水作用风力作用背斜向斜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变化2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哪几类?其主要表现形式分别有哪些?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
02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李仕才1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2在高考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的辨析,涉及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以具体物质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其相关概念以及强弱规律的应用等。预计今后高考试题中会推出新的设问方式、新的题型,特别是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等紧密结合的试题。3考点一氧化还原反...
02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讲物质的分类考点三分散系胶体李仕才1知识梳理21.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得到的________叫分散系,分散系由分散质和________构成。(2)分类: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标准是:分散质________。可用如下方式直观地表示:3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可分为________种分散系。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______,这是...
02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二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李仕才1知识梳理21.离子反应(1)概念:有________参加或有________生成的反应。(2)实质是使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浓度________。(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①复分解反应类型3②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强氧化性物质+强还原性物质―→弱氧化性物质+弱还原性物质。如FeCl3溶液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③发生络合反应:如FeCl3与KSCN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1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2.掌握人口增模式的型、特点及其程。(重点)3.结合资料,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特点、人口及策。(重难点)2[自主预习探新知]一、人口的自然增长图1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图2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31.决定因素:由________和死亡率共同决定。2.世界人口的增长(1)总趋势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依据:图中...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本章知识整合2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易错误区1.有单质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红磷——白磷”等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2.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如Cl-→Cl2中氯元素被氧化。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大部分非金属单质往往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只是以氧化性为主,但F2只有氧化性。3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化剂和还原剂,但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不...
第三章变化率与导数1§1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第三章变化率与导数2学习导航第三章变化率与导数学习目标1.了解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2.理解具体问题的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重点)3.体会函数变化率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学法指导1.通过实例体会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对刻画物体运动变化状态的作用;2.认识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初步理解“无限逼近”思想.31.平均变化率对于一般的函数y=...
恩格斯晚年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论述《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以下简称《序言》)是恩格斯在其晚年为了再版《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马克思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所写的两篇重要著作。在这两篇著作中,恩格斯根据唯物史观为指导,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发展及其表现出来的新的时代特征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揭示。本...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记住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2.说出世界和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意义。3.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4.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2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人口的迁移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①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1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理解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和区别。(重难点)3.掌握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重点)2[自主预习探新知]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概念:指_____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指标:__________2.环境人口容量(1)环境人口容量:指某区域所能_________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数量持续供...
02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李仕才1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电解质及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4.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2高考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主要题型为选择题,在实验题中也时有出现;考查角度主要为反应“量”的关系是否正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是否正确...
02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四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李仕才1知识梳理2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从反应原理角度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方法(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铁与稀硫酸反应是生成Fe2+而不是生成Fe3+。(2)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3)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4)看溶液的酸碱性是否影响反应,酸性环境中不能出现OH-,碱性环境中不能出现H+。(5)看“===”“”“↓”“↑”及必要条件是否正...
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学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学会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物理图像的方法。能分析图线的物理意义。2、认识汽化是吸热过程,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3、理解升华是吸热过程。4、能利用熔化、汽化、升华吸热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5、能用分子动理论初步解释熔化、汽化、升华的吸热过程。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掌握熔化、汽化、升华...
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目标定位1.了解熔化热、汽化热,并能从微观角度解释相关过程.2.会计算与熔化热、汽化热相关的问题.3.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熔化、凝固、汽化、液化的物理问题.学案4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知识探究自我检测3一、熔化热固体熔化时为什么会吸热?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什么差别?答案固体熔化时要克服分子间引力做功,吸热能增加分子势能;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会发生变化...
第15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地理图形信息获取七人口金字塔图考点一人口增长模式课时作业考点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内容索引考点三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2人口增长模式3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数占总人数的比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4公元前公元1830193019601974198719992011(年)010203040506070人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