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重力作用化学作用11、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22、侵蚀作用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波浪侵蚀33、搬运作用风的搬运流水搬运冰川搬运44、沉积作用风力沉积流水沉积冰川沉积5外力侵蚀地形沉积地形主要分布地区风力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沙丘、沙漠、黄土沉积干旱、半干旱地区流水黄土沟壑河床加宽加深喀斯特地形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石钟乳、石笋、石柱湿润...
世界气候类型及判读邱旭1热带雨林2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3热带沙漠带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5温带落叶阔叶林带6温带草原带7温带荒漠带8亚寒带针叶林带9寒带苔原带10极地冰原气候11一、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气候某个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气温降水2气候特征3气候与天气的区别:12练习: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四季如春阴转多云全年高温多雨早冷午热夏热冬凉天气:是一个地方...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新课程标准合格考对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不作要求,略)1.了解水圈中水体的主要存在形式。2.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水资源的保护意识。(重点)3.了解河流主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自主预习探新知]教材整理1水圈的组成阅读教材P47全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概念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但的圈层。连续不规则2.组成(1)包括海洋...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附3土壤的形成1.观察、了解土壤的构成及特点。2.掌握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重点)3.理解土壤的功能及常见的养护措施。(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一、观察土壤1.土壤概念: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能够生长的疏松表层。2.物质组成:矿物质、、水分和。3.野外观察内容:(1)土壤颜色:如黑土、红壤等是以颜色来命名的。(2)土壤质地:肥力植物有机质空气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所占的相比比例,...
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1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1.地形图(1)概念: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规定符号,把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的一种地图。(2)表达方式:通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3)作用:①反映地面实际高度、起伏状况,并具有一定的立体感。②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2一二三2.等高线的特征3一二三符号部位等高线分布特征A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B山谷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海拔较两侧低C山脊由高处...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水文、和土壤等。气候生物[温馨提示]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因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12.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3.整体性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保持协调一致。(2)环境要素间,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不同区域之间的...
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014年6月广东学考)某火山源源不断地喷发出大量炽热的岩浆,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A.软流层B.地壳C.岩石圈D.地核解析:一般认为岩浆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部分。解析:A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包括纵波(P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S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2.内部圈层划分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分为地壳、地幔和...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1.了解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作用。2.理解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掌握地形图的判读方法。(重难点)3.掌握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方法,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教材整理1认识等高线地形图阅读教材P72~P73图344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地形图(1)概念: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和,把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一、水圈的组成1.概念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______的圈层。2.组成(1)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______。(2)陆地淡水仅占2.526%,绝大多数以____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不规则大气水冰川13.淡水资源危机目前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很有限,因此节约用水和保护_______已成为当务之急。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____、降水、________等环节连续运动的...
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1.概念标准:一定的投影方法、、规定符号过程:把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常用表达方式:2.作用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并具有一定的立体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比例关系等高线起伏状况13.等高线的特征2符号部位等高线分布特征A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B山谷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海拔较两侧低C山脊由高处向低处凸出,海拔较两侧高D陡崖若干条等高...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一、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包括________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________气候、________气候。热带雨林热带季风热带沙漠地中海1(4)寒带:包括寒带____气候、寒带____气候。(5)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太阳辐射——影响地表____的最基本因素。纬度越高→获得太阳辐射越少→气温越低。(2)下垫面性质——使同一纬度的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冰原苔原气温...
1张老师在宜兴善卷洞的照片2•张老师和同学在江西龙宫洞的照片3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走入研究性学习课堂体验新课标4新课标对本节的具体要求*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说明某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通过角色扮演(或讲故事、观看录像等)形式,说明某自然变化时,会导致其他要素发生变化。5桂林“山水”知多少?请你列举1、2、3、4、5、...
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区别与联系1二、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有无结冰期、流速(或水能蕴藏量)等五个方面,与流域的气候密切相关。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归纳,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对于不同的河流,其侧重点也有差异。1.如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包括黑龙江、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大部分位于中温带,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2.华...
栏目导引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一章行星地球1栏目导引学习目标定位一、课程标准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二、学习目标1.通过对地震波的分析,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重点)2.结合图表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2栏目导引基础梳理•自学导引一、地球的内部圈层3栏目导引1.地震波(1)分类:图中A表示_____,B表示_____。(2)特性A波:传播速度慢,只可以在_____中传播B波:传播速度快...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一、地质剖面图指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球内部结构剖面图、火山构造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判断内容: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垒和地堑的形态特征、火山的构造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12二、判读方法地质构造图可以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阅读时要注意分清是哪种类型,判读地质构造图方法通常如下。1.三方面了解...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提示[课程标准]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的内、外部圈层的划分。2.理解地球的内、外部圈层的特点。[思维导图]课前预习夯基础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地震波(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性①分类:A表示_____,B表示_____。②特征A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_____传播B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2)...
大气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地壳科拉超深井苏联于1970年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开始的一项科学钻探,其中最深的一个钻孔SG-3在1989年达到12,263米。观测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的情况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平均深度为17公里大陆地壳海洋地壳软流圈莫氏不连续面(8km/s)震波低俗带古登堡面:深度约2900公里大陆地壳:硅铝层+硅镁层大洋地壳:硅镁层地震波变慢熔融状态的液体地震波变慢熔融状态的液体4.2×10...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和表现。3.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气候、、生物和等。水文地貌土壤22.整体性33.整体性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保持。(2)环境要素间,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不同区域之间,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协调一...
1.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类型、特点及其分布特征。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理。3.掌握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为案例,分析说明圈层间的相互作用。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1一、认识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是指石灰岩地区的、现象和景观。地貌水文2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和作用。化学过程如下:(1)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2)淀积作用:Ca(HCO3)2===CaCO3↓+CO2↑+H2O二氧...
地球的外圈层3.生物圈地球的外圈层1.大气圈2.水圈地球圈层包裹在地球外围的有一定厚度的连续不断的气态物质构成的圈层。1.大气圈大气圈分为:01对流层02平流层03中间层04暖层04散逸层1.对流层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N2)、氧(O2)、氩气(Ar)、二氧化碳(CO2)、水蒸气、尘埃等。(1)对流层2.对流层大气的密度最大。对流层大气的质量大约占了整个大气圈质量的75%,并包含几乎所有的大气圈中的水及气溶胶(1)对流层3.对流层有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