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2节 密度(第1课时 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习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第1章第2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运动•某年4月10日9点多,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花旗银行要求兑现,遭到银行拒绝。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这时一位中年人对老太太说:“这张废票3000美元卖给我吧”。老太太心里想,这张废票反正无用处,也就同意了。中年人拿着废票马上乘飞机从马绍尔机场飞往檀香山,1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檀香山机场,这时当地时间是4月9日11...
地球的形状•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半径:6378km•两极半径:6357km•赤道周长:约4万km•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请你说出地球仪上各个部分的名称。地球仪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是地球自转运动的轴线。南极(S)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球地理的最南端北极(N)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球地理的最北端赤道0°纬线经线和经度展开EWWE东西变形就像切橙子皮一样把地球仪上的地图...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看图你想到什么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气温在不断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2不同地域的气温气候3气温的变化气象台站观测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气温的观测4气温的变化什么是气温?生活中人们比较关心的是什么气温?5气温的变化阅读材料P54“气温的观测”进行思考回答:(1)气象观测中的气温是离地面多高处的气温?(2)气象观测用到哪些工具?(3)百叶箱起...
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复习提问1、上节课我们学习那四位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什么?2、他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2响尾蛇是一种毒蛇。长约2米。身体呈绿黄色,具有菱形黑褐色斑。尾端有角质环,运动时能发出声音故称为响尾蛇。分布于北美洲。南美洲也有近似种。3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获和吞食猎物,请大...
七年级地理第2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1海陆的变迁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海陆变迁的证据:沧海桑田2海陆的变迁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考察队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4800米处的岩石中发现了“鱼龙”化石。这是一种人类过去未知的“鱼龙”,取名为“喜马拉雅鱼龙”。据考证,这种鱼龙生活在距今约1.9亿年前的海洋中。这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为什么会被掩埋在今天的“世界屋脊”上?3海陆的变迁我国东部海底发...
复习: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中需要注意什么?(1)常数k称为比例系数,k是≠0常数;一般地,形如y=—(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kx(2)xy=k,k≠0;(3)01kkxy复习提问下列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哪些是反比例函数?①②③④⑤⑥⑦⑧y=3x-1y=2x2y=2x3y=x1y=3xy=32xy=13xy=x1⑴在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B)+7(C)xy=5(D)⑵已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已知...
义务教育教科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希望与忧虑是分不开的,从来没有无希望的忧虑,也没有无忧虑的希望。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习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习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预习提示预习提示:1、神经系统主要由那几部分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分别由那几部分组成?2、什么是神经纤维?什么是神经末梢?什么是神经?讨论:1、阅读资料后,你产生了那些疑问?2、就上述资料提出的问题,与同学交流,并尝试通过讨论作出解释。问题: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那部分?周围神经系统指的是那部分?问题:脑包括那三部分?脑干里有那些生命中枢?问题:...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2节密度1名师导学新知1密度的物理意义(1)在物理学中,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①每种物质都有各自的特性,如颜色、气味、状态、软硬等通常利用物质的特性来辨认它们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②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可见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特性.在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