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新型材料的研制沪教版九年级下册1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青铜器(战国)错金犀牛尊青铜器(战国)司母戊方鼎情景导入情景导入2铁器时代•铁耙两汉时期西汉农具3人们对材料的认识、制造和利用,经历了从天然材料到人工合成材料、为特定需求设计材料的发展过程。4我家的厨房材料?自来水管:镀锡管水槽、水龙头:不锈钢灶台、橱窗:玻璃墙壁:瓷砖抽油烟机外壳:塑料橱门外层:涂料、漆厨房桌台面:人造大理石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
第2节欧姆定律一、选择题1.根据欧姆定律可推导出公式R=U/I,依此可测定导体的电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又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D.导体的电阻与本身的材料和属性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2.如果某人的身体电阻约在3000Ω到4000Ω之间,为了平安,要求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能大于5mA,那么此人身体接触的电压不能大于:〔〕A.5VB...
第2节电功率一、选择题1.电能表接在家庭电路中是为了直接测量A.电压B.电流C.电功D.电功率2.额定电压为U、额定功率为40W的两盏电灯,串联后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那么两灯的总功率是〔〕A.10WB.20WC.40WD.80W3.如图甲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V,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至表盘的同一位置〔如图乙〕,那么〔〕A.L1中的电流为0.2AB.L1、L2中电流之比为I1:I2=5:1C.电路的总电阻是10ΩD.L1和L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1:P2=4:14....
第2节电路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用一个带正电的物体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球b也带上正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B.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a→bC.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b→aD.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a→b2.如图所示电路图中,与实物电路对应的是()A.B.C.D.3.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
二氧化碳制备及性质的再探究一、使用教材本课题使用教材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相关主要章节是第2章?身边的重要物质?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二、实验用品实验仪器:固液常温型气体发生装置、枯燥管、玻璃导管、试管、井穴板等。实验药品:大理石、稀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变色硅胶、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饱和酒精溶液、紫色石蕊溶液等。三、实验创新要点1.固液常温型气体发生装置固液常温型气体发生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
第2节测量电阻一、选择题1.“在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只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做实验,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两端电压总不能到达3.8V,原因可能是〔〕A.小灯泡出现了短路B.小灯泡出现了断路C.选取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D.电源电压太低2.某同学指出:在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值的实验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你认为其中不必要的一条是〔〕A.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位于阻值最大处B.电路...
第2节中学生物实验的常用工具一、选择题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被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极薄或透明的,其原因是〔〕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B.能让光线通过C.不宜污染物镜D.易染色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应选择以下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中所看到细胞数目最多〔〕A.目镜10×,物镜10×B.目镜10×,物镜40×C.目镜12.5×,物镜10×D.目镜5×,物镜40×3.使用显微镜时,“观察〞操作步骤正确的选项是〔〕①转动粗准...
第2节光的反射定律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发生漫反射时,每条光线的反射角都等于入射角B.“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观察到厚玻璃板下面的字比实际位置高,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人走近平面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会变大2.如下图,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5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假设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那么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A.一定为60°B.一定为65°C.可能为25°D.可能为50...
第2节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一、选择题1.关于电压及电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有电压时也可能没有电流B.有电压就一定能形成电流C.电压表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D.电压表使用时要尽量选用大量程以免损坏2.学生实验用的电压表,“当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电压表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别是〔〕A.15V,0.5VB.15V,1VC.3V,0.1VD.3V,0.05V3.〔2019•泰州〕如图是安装在潜水器上的深度表的电路简图,其中,显示器由电流表改装,压...
第2节乐音的三个特征一、选择题1.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2.学校规定:同学们在课堂中组内讨论时要“轻声”,而老师讲课时要“高声”.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
第2节新型材料的研制沪教版九年级下册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与先导。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纵观人类利用材料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重要的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都把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材料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技术的革命,大大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第2节热量与热值A半杯热水B半杯冷水混合一杯温水讨论:①A、B物体温度的变化?内能的变化?②A、B物体分别失去或得到什么?这是通过哪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改变内能A.物体放热内能减少B.物体吸热温度降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讨论: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内能发生转移高温物体低温物体转移到A半杯热水B半杯冷水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能量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热传递过程中,物...
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临猗三中赵亚丽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DNA不朽的双螺旋DNA不朽的双螺旋课题引入—创设情境课题引入—创设情境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AATTCCGG脱氧核苷酸单链一、探究模型构建过程DNA的基本单位—脱酸苷核氧模型构建法就是搭建模型,也就是拼凑。就像小孩摆积木一样,在实验室里,用一些圆球木棍等来构建分子结构模型。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课题:4.2平面镜成像问题集课标要求:1、知识和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2、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
第一章第二节学习目标数轴知识回忆1.1正数和负数问题回忆1.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举例说明。2.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0属于正数还是负数?3.有理数的分类?自主学习1.陆地上最高处是珠穆朗玛峰的峰顶,高出海平面约8848m,记作+8848m,陆地上最低处是地处亚洲西部的死海,低于海平面约415m,记作〔〕A.+415mB.-415mC.±415mD.-8848m2.在数-2.4,,0,2019,-89,3.24中,非负数有〔〕A.3个B.4个C.5个D.6个3.在数-2,3.5,-0.3,0,-π,-,-...
第二章相互作用第一节力1一、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力能够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吗?(2)两个物体一定要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吗?引入:在怎样的情况下,我们会提到“力”?2一、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受力物体)3一、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受力物体)2、矢量3、单位:牛顿(N)4、作用效果: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形变。5、理解:物质性、...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1章第2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案【课标细化】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课前练习】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和等。2.应用——广泛〔1〕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高中必修Ⅱ第二章第2节?城市化?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比照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开展图,总结出城市化的三个标志;2.引导学生观察“城市化进程曲线〞,划分出我国的城市化三个阶段,并根据曲线走势总结阶段的特征。3.通过阅读“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图片,归纳总结不同国家不同阶段的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学习重点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特点和原因。学习难点分析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学习方法列...
阅读课本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故事,提到的三个问题涉及哪三个物理量?问题选哪条路线最佳?12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2确定位置的方法活动一什么是位置?问题1如果别人问你你在什么地方,你要如何描述你所在的位置?3阅读课本第6页观察思考,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对照课本第7页图1-2-5、1-2-6,怎样建立坐标系来研究物体的位置及其位置的变化?问题2问题34位移根据上面的学习,你能给出位移的概念以及如何表示位移呢?活动...
课题:3.2声音的特性问题集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